科举制的确立
隋唐之际,一种分科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逐渐取代九品中正制而形成并确立。
朝廷的选官制度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社会,统治阶级往往出于某种政治目的的考量,采取各种不同的选拔人才方式,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选拔制度,任用符合其政治需求的人才,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不断的革新中发展变化着。在奴隶制社会时期,为世袭制,爵位和官职的任命,领地的分封等,主要按血缘关系的远近进行,世代相传,不能随意任免。战国时期,这种情况得到改善,出现了一些新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和途径,如“养士”“军功”“客卿”等。两汉时期,主要存在两种考量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制是指由下而上推选人才,经过各种考核以录用。征辟制,亦称辟举制,是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皇帝征聘或公府、州郡辟除的直接方式进行指名征聘。然而,察举制发展至东汉末年,由于官僚们的徇私舞弊,竟然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荒谬现象。到了魏晋时期,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由中央选派各地“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大、小中正,将辖区内的人物分为九等,中央政府依等第授予官职。九品中正制客观上改善了东汉以来州郡名士左右荐举和征辟的局面,自然是一大进步。但随着豪门世族力量的发展,大、小中正都被世家大族所把控,九品中正制完全变质而转化成了巩固门阀势力的工具。然而,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士族门阀的日益腐朽,势力得到了很大的削弱,各方寒族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显然,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符合当时的发展需要,衰亡在所难免。直到隋代建立起了科举制,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才得以正式确立。
隋朝建立初期,在朝廷选官制度方面,也曾一度承继了魏晋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由魏文帝制定的,它承继的是两汉的察举制,以德行、家世、才能等标准进行考核。如此一来,在实际的选拔过程中,这种品评人物的办法就被上层的世家大族所控制和左右,以致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政局情况,并不是寒门庶族子弟德劣能少,而是因为其家庭出身不在豪门贵族。几乎完全以家世背景来测定一个人的品级,使得“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家世、门第成为评定官品的最主要标准。中小地主以及平民百姓,即使能力品行都十分卓著,也并不能进入到政治的核心范围,只能徒有一身才华而白白埋没。
但是,隋朝时期,世家大族日趋衰落,庶族势力日趋崛起,那么,无论是为了加强政治上的集权,把选拔人才的权力收归中央,还是为了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显然,九品中正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了。于是,开皇七年,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改为诸州岁贡三人,且明禁商人入仕。开皇十八年秋七月,文帝“诏京官五品已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以“志行修谨”“清平干举”二科选士。隋炀帝大业二年,始置进士科,实行试策取士,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其考试内容一般为儒家经义和对时事的看法等。大业三年,炀帝正式颁布科举之诏,以十科举人。大业五年六月,又下诏诸郡以四科举人,“诏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
科举制不同于九品中正制的地方,主要是国家主导,设立科目,通过考试的方法为国家选拔人才和官吏,不再循由地方察举的途径,不是唯以家世背景来定阶品。科举考试,有不同科目,也即分科取士,每个人都能自由报名,平等竞争,而且,最终的结果会以考试成绩来定,公开张榜。
唐承隋制,其中包括科举制这一选官制度。唐初,历经高祖、太宗、高宗、武后各朝,科举制日益发展和完善。唐制取士分制科和常科两种。制科是由皇帝自诏举行,以待非常之才,多临时不定期举行。制科的科目繁多,主要有博学宏词、直言极谏、贤良方正、才堪经邦、茂材异等、武足安边等科。常科主要包括明经、进士二科。玄宗朝后,进士科地位更加突出,此科一旦登第,就可飞黄腾达、闻名士林。至唐中期,进士科更成为衡量官僚臣子的必要尺度,即使官职很高,若不是进士科出身,亦“终不为美”。
科举制作为我国帝制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创立于隋朝,发展完善于唐代,一直到清末废除,共历经了六个朝代。科举制的确立,客观上为出身寒门庶族的有才华人士,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和报效国家的机会,总体上是进步的和积极的,是符合历史前进需要的。隋朝一代,科举制虽然并没有形成特别完善的制度,但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把一个人的政治前途与读书、文化涵养等个人品行联系起来的做法,对后代学者重视读书的学风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唐朝更加完善了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论出身,只要有才能,就可以入朝为官,成为国家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