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宁远伯,李成梁
经过一阵旁敲侧击,李世忠总算明白了自己的处境。
原来,自己的身份是辽东将门李家的大公子,父亲乃是威震辽东的大明猛将李如松,祖父更是一位重量级人物——大明宁远伯,李成梁。
李成梁,号称大明万历朝军界的一朵奇葩,与名将戚继光合称为“南戚北李”,经营辽东数十年,九边将领之中很多高级将领,都是他麾下的家丁出身。
可以说,李世忠作为他的嫡长孙,在辽东横着走都没人敢拦着。
而正是因为这样,导致李世忠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格,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半年前,内阁首辅申时行告老还乡,次辅王锡爵上位,李成梁也失去了朝中最为倚重的靠山。
王锡爵作为文坛领袖,本身就是清流一派的顶梁柱,而清流言官们早就看老丘八李成梁不爽,于是御史纷纷弹劾,导致李成梁只能向万历皇帝乞骸骨。
如今,李成梁一身官职全免,只留下一个宁远伯的爵位,在京城宅子里闲住养老。
而年近二十的嫡长孙李世忠,也随他一起来到京城,打算在五军都督府谋个差事。
李世忠武举人出身,照理说承袭一个官职轻而易举,再不济去锦衣卫挂职也行,但想要有个实权且品级过得去的高级官职却不太容易。
而且,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李世忠随祖父李成梁来京不久后,宁夏就发生了哱拜之乱。
原宁夏副总兵哱拜之子哱承恩起兵造反,辽东总兵李如松奉旨火速赶赴宁夏平叛,李世忠就这样错失了一个跟着亲爹蹭军功的好机会。
本就心情不好的李世忠,在面对祖父为自己找的相亲对象时,态度十分的不友好。
不是嫌弃人家长得瘦、没胸没屁股,就是抱怨人家太古板,总是一副书卷气。
一顿恶语相向,搞得那千金小姐哭哭啼啼的回了家。
照理说,若是普通的官员或者勋贵家的小姐也就罢了。
毕竟,李家在军中地位稳固,一般人也不敢轻易得罪。但偏巧这位,乃是李世忠他爹的顶头上司,当朝兵部尚书石星家的千金。
石尚书倒是没说什么,说到底这也只是私下的过节,不至于和李家闹翻脸。
但这位石小姐的亲哥哥可就坐不住了,石茂仑作为兵部尚书正二品高官石星的长子,自然也有荫封官职的权力,去年便进入五军都督府当差,挂了个从三品的武职。
虽说三品武官比起文官差远了,但毕竟是当朝大佬的儿子,又长年在京城混迹,人脉自然是要比辽东来的李世忠强得多。
这不,这位石公子昨日便叫上几个狐朋狗友,给李世忠来了个请君入瓮。
打算灌醉李世忠,并在他的酒里下了春药,想让他在教坊司纵欲过度丢一回脸,也是给李成梁和风头正盛的李如松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大明军队的话事人。
“跪下!”
宁远伯府,深宅大院之中一名身形健硕、苍髯白须的老者站立着,不怒自威的对李世忠喝道。
扑通一声,李世忠跪了。
没办法,这老头威压太强了,一身杀气仿佛从千军万马中走出的杀神一般,仅仅是一个眼神就让人如芒在背。
更何况,他刚刚从李宁那小子口中得知,这就是自己那便宜爷爷——李成梁。
梁子!这是后世人对李成梁的蔑称,以表达对其杀良冒功和养虎为患等行为的鄙夷。
但李世忠却知道,自己重活一世,这人就是自己在大明朝生存下去的依仗,叫他一声爷爷不吃亏。
“祖父,世忠知错了!”跪在地上的李世忠扭扭捏捏的挤出这么一句话。
低头认怂,才是好孙子的正确打开方式,尽管心中不情愿,但还是这么干了。
关键是他怕呀,这老头要是家法伺候自己可遭不住啊!
“哦?你错哪了?”李成梁有些惊讶,这龟孙之前可没认过错,今天怎么就怂了。
扭扭捏捏,软趴趴的,哪里有半点辽东将门的样子?
李成梁有五个儿子,唯独长子李如松最为勇猛果敢,有自己年轻时候的风范。
这嫡长孙李世忠之前也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怎么会主动低头认错。
莫非,自己把他带到京城的半年,非但没让他成材,反而把他培养成了怂包软蛋?
这可不行,老李家就没有认怂的货,李如松的儿子更是如此。
“孙儿不该......不该去教坊司丢人。”李世忠悄悄抬起头观察李成梁的表情,小心翼翼的说道。
丢人那是真丢人,失身了啊!
“哼,你这杀才,着了别人到道还不知道怎么死的。”
“那石茂仑用一个小伎俩就把你耍的团团转,你这个样子上了战场独自领兵,可能活不过一个月。”
李成梁这回是真的怒了!
男人去教坊司那能叫犯错?礼义廉耻对武夫粗汉算不得什么约束。
别说是娼妓,就算是强抢民女又怎样?
当兵的去找娘们不丢人,被人耍了还不自知那才叫丢人!
原来,这老头不是生气我逛窑子,而是生气我被人耍了。
“是,孙儿错了,不该着了那石茂仑的道,孙儿以后一定多动脑子。”李世忠赶紧反应过来立刻保证到。
“哼,罚你一个月不许出门,呆在家里好好反思!”李成梁吹胡子瞪眼的,被这孙子气的不轻。
不过,就在这时有人来报,门外有外国使臣求见,李成梁只撂下一句话就走了。
“公子,伯爷走了,您快起来吧!”李宁见李成梁走远,赶紧从角落里钻了出来扶起跪在地上的李世忠。
“算你小子还有点良心!”李世忠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说道。
这算哪门子事?
一觉醒来着了别人的道,然后还被人当成孙子一顿训斥,自己这穿越者也太倒霉了吧?
不过还好是穿越成了富贵人家的公子,这要是成了哪个佃户的儿子,或者进宫当了太监,那自己可哭都没地方哭。
“外国使臣,老爷子去见哪个国家的使臣了?”李世忠扭头问李宁。
外国人他前世见过不少,尤其是学校的那些黑皮肤的留学生,但明朝的外国人那可不多见,黑奴应该没几个,大概是金发碧眼的葡萄牙人?
反正自己被禁足了,闲着也是闲着,去看看这个时代的洋人,瞧个稀奇也好啊。
“公子,应该是朝鲜国的使者,别国使臣不大可能来拜访咱伯爷。”李宁傻笑着说道。
看都不用看,就猜出个大概。
辽东那地方除了朝鲜,就是些女真、蒙古的部落了,他们也配称为国?
而且李成梁乃至朝鲜归化而来的汉民,相传李家先祖是在唐朝时期躲避战乱去的朝鲜,本就与朝鲜有着很深的渊源。
“哦,棒子啊,那算了。”一听对方是棒子使臣,李世忠提不起丝毫兴趣。
后世的他最厌恶的是倭人,然后就是棒子,哪怕是浑身牛尿味道的三哥,也没有这两个国家让人讨厌。
一个喜欢偷,一个喜欢抢,这俩邻居就没一个好东西。
一想到自己身上可能还有棒子民族的基因,李世忠就忍不住的犯嘀咕。
沐浴更衣在书房里呆坐了一上午,吃过午饭后的李世忠又躺在床上睡了一个时辰,实在闲的无聊准备喊李宁那小子偷偷带自己出府去转转。
虽说李成梁下了一个月的禁足令,但还能真打死自己这个亲孙子不成?
而且他从李宁口中得知,自己以前违反禁足令已经不少于十次了,简直就是形同虚设嘛!
李宁虽然怕李成梁怪罪,但也禁不住李世忠的软磨硬泡就同意了。
李宁的爹当年是李成梁的亲兵,在与蒙古部落的一场战斗中为救李成梁而死,李成梁为了照顾其家人,这才让他七八岁就跟了李世忠做亲随。
两人名为主仆,实则说是兄弟也无不可,李成梁也将他当做自家晚辈看待,这点小事自然不会有什么严厉的处罚。
李世忠初到大明朝,见着什么都稀奇,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两人就这么漫无目的的在街上闲逛,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时辰。
“好了,我也走累了,前面有个酒肆,咱们去那歇歇脚吧!”
喝着清冽甘甜的米酒,吃着软糯酥香的糕点,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
同一时代,丰臣秀吉已经平定倭岛,德川家康俯首称臣,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这些欧洲早期的海上强国纷纷崛起,而后世那个辉煌了数百年的大英也在酝酿着自己的力量。
然而,大航海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在大明朝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公子哥,无所事事的也挺好的,李世忠不禁憧憬起来今后混吃等死的生活。
不对,现在是万历二十年,离萨尔浒之战也就二十年左右的时间,从那之后李家就一蹶不振了,自己的好日子岂不是就要到头了?
而且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自己的老爹李如松再过几年就要领盒饭了!
想到这里,李世忠不禁心中一凛,一股难以言喻的危机感涌上心头。
随即,心脏猛然一抽,脑子一片空白。
刹那间,一股神奇的电波在脑海中闪现,只是一秒钟李世忠仿佛度过了数个小时般漫长,巨大的信息流涌入脑海,差点将他的脑袋撑炸了。
艹!什么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