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祖父李成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崔朴

如果不是脑海中那清晰可见的、朴实无华的群聊对话框,李世忠绝对不敢相信刚才发生的真实存在过。

一个宿舍的兄弟竟然还活着!

就在楼下酒肆那名锦衣卫小旗被小贩的独轮车撞到的瞬间,李世忠居然感应到了熟悉的气息,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脑海中居然突然弹出了一个对话框。

崔朴:卧槽!老二,你还活着?

李世忠:老三,你他妈居然没死!

李世忠,宿舍排名第二,江湖人称:老二。

寝室四人关系很好,甚至曾经有过出生入死的经历。

因此看着对话框里熟悉的头像,李世忠差点激动的大叫出来。

而站在大街上,看着眼前的小贩跪地求饶的崔朴,也是抑制不住激动紧紧攥着拳头,吓得那小贩哭的更大声了。

原以为,自己也就借着锦衣卫小旗的身份,在这几条街混迹一辈子了。

没想到居然还能“他乡遇故知”!

刚刚他发呆就是因为突然在脑海里弹出了一个对话框,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老二居然还活着,自己并不是孤单一个人生活在这个陌生的时代。

有什么能比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在异世界,突然遇见曾经的同窗和兄弟还要更让人激动呢?

“你小子就是崔三爷?”李世忠强压心头的激动,用一副玩世不恭的口吻问道。

实际上,对话框里。

李世忠:老三,配合我演一出戏。

“没错,我就是!”崔朴反应过来把腰杆一挺直回应道,开始配合着李世忠拙劣的表演。

“你想杀他?”李世忠一指躺在地上的小贩。

“胡说什么,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崔朴自然是不会承认。

“有人说,你小子横行霸道惯了,这几条街没人敢得罪你,是真是假?”李世忠大义凛然的质问崔朴,眼角确实不动声色瞟了一眼人群。

崔朴也是老油条,满嘴官腔的说着场面话:

“天地良心,我乃天子亲军,管辖这几条街乃是职责所在,这些摊贩胡乱摆摊垃圾随处丢弃,我只是略施惩戒而已!”

“真的吗?我不信,除非你给他赔礼道歉。”李世忠耸了耸肩。

“凭什么?你让我赔我就赔?”崔朴按照对话框里的实时剧本,不卑不亢的回应着。

“就凭我三叔是你的顶头上司,记住了,本公子是辽东李家的嫡系,我祖父李成梁!”李世忠这话如同一颗深水炸弹,惊得在场众人下巴掉了一地。

要知道,这句话在大明朝可比后世那句“我爸是李刚”分量要重的多。

辽东李家!李成梁的大名谁人不知?

这可是与戚继光齐名的狠人,纵横辽东数十载,他的故事哪怕天下脚下的京城百姓也是如雷贯耳。

竟然是这老杀才的孙子?

人群之中,一位穿着深青色便服的中年人瞳孔陡然一缩,手中的毛笔在小册子上疯狂写字:

宁远伯李成梁嫡长孙世忠,性情顽劣,以势压人,干扰锦衣卫执法.....

“呃,这......”就连崔朴也懵逼了。

卧槽,光天化日的你就这么自报家门,真就代入纨绔子弟的作风呗?

“我不管你是哪位朝中大人家的公子,我只是秉公执法,这小贩撞了我虽是无意,但我打他也是一时气愤,我们两不相欠,道歉绝无可能!”崔朴还是按照说好的,维持着不卑不亢的人设。

“说得好!”人群中有人喝彩。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也纷纷点赞,甚至连以前见过崔三爷欺压百姓的街坊邻居们,也不禁怀疑自己的判断。

眼见的就是真实的吗?那些小贩难道就一点错都没有?不然锦衣卫为什么只抓他们?

“好啊,没想到一个锦衣卫小旗就有如此觉悟,不畏强权!这是我大明皇帝治下有方,陛下圣明啊!”

之前还拿着毛笔记录的便服中年突然高呼万岁,朝着紫禁城的方向行了大礼随后扬长而去,看都不看一眼李世忠和崔朴。

???

什么尿性?

这就是大明的御史言官?行为举止如此古怪。

崔朴一脸疑惑的看向李世忠,李世忠则一脸懵逼的看向李宁。

“公子,别看我,御史就这副德行。”李宁只能耸了耸肩,回以无可奈何的微笑。

对此四周看热闹的百姓却毫不在意,御史老爷们不都这样么?

“我看你小子有点慧根,以后就跟着本公子混吧!”

御史走了,李世忠也没必要再演戏了,甩下一句话赶紧叫上崔朴和李宁跟着自己走人,只留下那撞了人的小贩暗自庆幸。

躲过众人的目光,三人又寻了一家酒楼。

包间里李世忠和崔朴四目相对,李宁则在门口站岗防止有人打扰到自家公子的谈话,虽然他也不知道公子和这锦衣卫小旗能有什么好聊的。

“刚才幸亏李宁认出了那名监察御史,要不然有你好果子吃的。”李世忠笑着对崔朴说道。

御史言官,那可是大明朝独特而又靓丽的一套风景线。

这些御史虽然只是正七品的小官,却有着极大的特权,他们监察文武百官风闻奏报,上可劝诫皇帝、弹劾亲王、阁老,下可巡查州县监督各地军头。

如果崔朴刚才被他们盯上,随便一句话就可能被免职,甚至还有牢狱之灾。

“我哪知道有什么监察御史,再说我也没打算真拿那小贩怎么样。”崔朴摇了摇头苦笑道。

虽然他贪财好色喜欢占点儿小便宜,但他毕竟是21世纪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阳光下长大的青年,不可能把别人的生命当成儿戏肆意剥夺。

好在这崔朴的原身虽然也是脾气粗暴,但也并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没有太多的把柄留下。

“命运还真是有趣,没想到咱穿越都能遇见!”抿了一口酒水,李世忠由衷感叹道。

“谁说不是呢?命运这东西真说不准,就比如说都是穿越,但你是李成梁的孙子,而我只是个锦衣卫的小旗。”

崔朴往嘴里塞了一片牛肉,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仿佛有说不尽的忧愁。

“家里有困难?”不是谁都有自己这么好的命,李世忠能够猜测到老三的难处。

何止是困难?他比李世忠早穿越三天,但仅仅是这三天都让他压力山大。

崔朴一杯酒下肚,也打开了话匣子,讲述起了今生的身世。

“我这具身体是锦衣卫的军户,老爹是锦衣卫的总旗,前年因公殉职了,便由我补了个小旗的缺。”

“家中没有父母,只有一个十四岁的妹妹和一个十岁的弟弟,三张嘴吃饭也花不了几个钱。”

“但那死鬼老爹生前欠了上千两银子的外债,我这点俸禄每个月还点,剩下的也就够个吃喝,想让弟弟上私塾都没钱。”

“近些日子又催得急了,这些催债的背后有大人物撑腰,我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小旗也得罪不起。”

在一个陌生的时代,陡然身处底层背负巨债,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虽然老三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确实是个很有责任心的男人。

都说长兄如父,这个家庭和他上辈子的经济条件非常类似,这两个白得来的弟弟妹妹很听话,所以他也愿意肩负起一个当哥哥的责任,而不是放任他们自生自灭,尽管他可以选择不管。

兄弟受苦,自己不能不管。

“放心吧,钱能解决的事都不是事,那些欠款我帮你还。”李世忠说着,掏出了一张一千两的银票。

这是出门之前让李宁找账房拿的,一共拿了三千两。

“这哪能行,我哪能要你的钱?”崔朴眼神复杂的看着李世忠推辞道。

这钱不能拿,拿了两人就不再是之前单纯的兄弟情谊。

“我们当初结拜时就说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李世忠不容置疑的将银票塞进崔朴手里。

他们虽然是大学室友,但更是结拜兄弟,大学室友或许算不得,毕业后就会各奔东西,但有过命交情的兄弟不同。

大二那年四人组队到野外爬山,遇上暴雨引发山洪被困在山洞里,如果不是互相扶持不离不弃,恐怕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回学校。

从此以后,他们的关系便不再仅仅是大学室友那么简单。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甚至连吃蘑菇中毒都是四个人一起进了医院、一起见了阎王。

只是不知道另外两人是否还活着,在这个世界过得怎样?

“那就当是你借我的,我以后一定还你!”崔朴犹豫再三,还是将银票揣进了兜里。

“这就对了嘛,不要对眼前的困难屈服,咱们兄弟得互相扶持在这个时代走下去,开创一片属于我们的未来。”李世忠欣慰的拍了拍老三的肩膀。

“你小子成了官二代,说话格局都不一样了啊!”没有了后顾之忧,崔朴也有了开玩笑的心情。

他本就不是一个沉默寡言的性格,只是被生活硬生生逼成了这样。

“说话放尊重点哈,什么官二代,你二哥我可是官三代!”

“瞧你那嘴脸,快收收味!”

两人嬉笑互损了一阵,又聊起来正事。

“去战场厮杀,才能提升自己的实力?”对于李世忠的想法,崔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也有系统,但他认为军事实力固然重要,但想要在这个时代立足却还远远不够。

首先,军队打仗并不只是靠兵多将广,也不只是靠军队的素质,还要有强大的情报系统和军事研判能力,达到料敌于先的效果。

其次,便是经济上的短板需要补齐,没有钱有再多军队也养不活,军队不发饷就会哗变造反,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最好的例子。

然后,就是科技水平上大明已经在部分领域落后西方,这是不争的事实,想要走得更远就必须掌握更强大的科技和工业,比如必须在冶金和造船技术上提升,否则大航海时代之下,怕是连汤都喝不上一口。

而且军队的强大也离不开火器的支撑,发展更强大的军事工业也是重点!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是有道理的。

更何况两个接受过现代理论的大学生,在发展眼光上必定会比这个时代的土著们强上不少。

经过讨论李世忠和崔朴一致认为,目前最要紧的就是整合手上的一切资源,拓展已有的发展渠道,更迭传统的官场打法,补齐自身的短板劣势,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利益最大化。

简而言之,就是李世忠利用家族优势深耕军队,并推动崔朴在锦衣卫内部的升迁,而崔朴则利用锦衣卫的身份发展眼线组建情报机构,反哺李家在朝堂官场的运作。

这一套组合拳下去,只要经营的好哪怕是万历也无法彻底拿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