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祖父李成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八百里加急文书

与此同时,文渊阁内。

大学士赵志皋正翻阅着累累案牍,其中有各地督抚送来的奏折,也有六部衙门汇报的公文,还有一些御史弹劾官员的奏章。

这些奏折有的是万历皇帝已经亲自批阅的,有的是司礼监还没有批红的,还有些是要让翰林院拟旨、通政司发文的,都要经过当值得内阁大学士亲自审阅。

应天府今年的贡生名单、监军御史梅国桢对宁夏平叛军情的汇报、贵州巡按御史弹劾黔国公沐昌祚僭越穿蟒袍玉带的奏疏、南京刑部尚书王用汲乞骸骨的辞呈等。

一一过目之后,忙碌在案牍之间的赵阁老放下奏折,站起身来揉了揉酸痛的老腰。

老咯!年近古稀的赵志皋不禁感叹。

自从老成持重的申时行走后,这内阁大学士如同走马灯似的换了一茬。

许国、王锡爵等人接连辞职,老好人首辅王家屏也在上个月请辞回乡了,说什么要感化皇帝早立太子。

人人都说要争国本,可争了这么多年皇帝他肯听吗?还不是继续摆烂。

当今陛下性子凉薄,从小便在一代名臣张居正和李太后的教育下长大,成年后却是极其叛逆,不仅是睚眦必报还喜欢玩弄权术。

就为了争国本这件事,不少朝廷的股肱之臣都心灰意冷辞官了。

如今,内阁只剩下自己和新入阁的张位两名阁臣,张位刚入阁不到一个月根基不稳,这两京十三省的重担又落在了自己这个代理首辅的肩膀上。

心累啊!自己辛辛苦苦是为了哪般?

不久前,万历皇帝下旨召回乡省亲的王锡爵进京,这首辅之位迟早是他的。

“阁老,歇一会吧,您得保重身体!”一旁当值的中书舍人递来一杯茶,小心翼翼的劝慰道。

“嗯,你将这御批的回件拟一份文书,”赵志皋接过茶盏,顺手将皇帝的御批回帖递了过去。

可怜的赵阁老,好不容易想要喝口茶水闭目养神一会儿,却听见殿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报!辽东八百里加急!”

一名身披甲胄的大汉将军,手里拿着火漆密封的密折竹筒快步跑了进来跪在地上。

啪的一声,赵志皋手一抖,杯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快,快拿过来!”顾不得溅在身上的茶水,赵志皋赶紧让中书舍人接过密折递到自己手中。

“蹊跷,真是蹊跷!”赵志皋接过密折火速的扫了一眼其中内容,然后紧皱着眉头说不出话来。

原本以为是辽东出了什么变故,没想到却是朝鲜传来的消息,赵志皋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不过奇怪的是朝鲜半个月前才报称,倭贼来势汹汹进犯釜山,但已经被朝鲜军队击退。怎么过了短短半个月的事件,就已经拿下了朝鲜首都王京,甚至打到平壤城下了!

朝鲜十几万军队,都他娘的吃干饭的吗?

昨日朝鲜使臣柳梦鼎也去拜会过他,言辞凿凿的称朝鲜危在旦夕,恳求他向陛下美言,允许朝鲜王李昖等君臣内附大明。

但赵阁老对他的话将信将疑只是应付了事,现在看来朝鲜莫非真的要完蛋了?

思忖片刻,赵志皋喊道:“来人,快去请张阁老和我一起面圣,叫上兵部的石大人和户部的杨大人!”

...

紫禁城,养心殿内。

一名身穿明黄圆领袍,留着八字胡的中年肥胖男子,斜躺在卧榻之上凝视着跪在地上的四人。

此人虽然身形肥胖,但一双眼睛却闪着睿智的光芒,长期作为上位者的气质也增添了不少威严。

这便是当今的大明天子——万历皇帝朱翊钧!

朱翊钧放下辽东送来的八百里加急文书,以及刚刚由锦衣卫呈送过来的情报,缓缓开口:

“都起来吧!说说各自的看法,赵阁老你先说。”

身为代理首辅,赵志皋自然要第一个表态,站起身后他思忖片刻便说道:“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倭国侵略朝鲜照理说大明应该出兵。但辽东等地的边军主力都在宁夏平叛,如今辽东军力空虚根本抽

不出多少人帮助朝鲜抵御倭寇。”

“而且臣认为,朝鲜此次抵御倭寇未尽全力,导致朝鲜王京开城沦陷、平壤被围,难免不让人怀疑有所阴谋。”

“依臣之间这或许是朝鲜与倭奴狼狈为奸,想要引诱我天朝大军主力入朝,然后一网打尽。”

赵志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是不想打仗的。

“陛下,臣以为我大明出兵朝鲜亦无不可,但若是倭贼之后再次进犯又当如何?”

“一次两次也许还行,长此以往我大明军队将疲于奔命被彻底拖垮,依臣之见若赶走倭奴,朝廷可在朝鲜八道分设官员理政,且派驻部分军队驻扎建立卫所,这才是长久之计!”

新入阁的大学士张位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趁机吞并朝鲜将其纳入大明版图。

听到这里万历皇帝眼前一亮,不过并没有接过话茬,宗主国吞并藩属毕竟有违道义,但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轮到兵部尚书石星表态时,只见他两眼微睁似乎在思考什么。

“石爱卿,你有何看法?”万历扫了一眼石星问道。

石星是兵部尚书,主官大明军政要务,他的意见很重要。

“陛下,臣以为朝鲜乃我大明藩篱,朝鲜若亡我大明也将腹背受敌。此前东南沿海一带就深受倭患之苦,若倭酋拿下朝鲜半岛,则我大明南北两面都将直面倭军的袭扰,臣的意思是出兵。”石星的意见还是偏向于主战。

三人接连表态,唯独户部尚书杨俊民欲言又止。

“杨爱卿,你的意见呢?”打仗就得花钱,而且要是真的远赴朝鲜与倭国开展,那将是一笔极大的国库开支,恐怕会掏空大明朝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一点家底。

“陛下,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慎!如今宁夏哱拜叛乱未平,若再起战端恐怕国库难以支撑,且不说出征将士的饷银,就只是兵马调度的粮草和攻城器械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杨俊民作为户部尚书,掌管着大明的钱袋子,知道大明的家底究竟有多少。

都说大明是天朝上国底蕴深厚,但其实国库里只剩下几百万两银子了,还是托了张居正改革的福才攒下这些钱。

打起仗来花钱如流水,前阵子中原数省不下雨闹旱灾,眼看已经五月中旬就快到六月了,正是粮食需要灌溉的时候,眼瞅着今年的赋税至少又要少三分之一。

而且上个月工部总理河道尚书潘季驯奏请拨款治理黄河,如果这事要办又是一大笔开销。

大明真的经不起折腾了!

“嗯。”

万历皇帝没有说什么,只是回应了一声,似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陛下,朝鲜使臣柳梦鼎突然跪在宫门高呼,称朝鲜八道沦陷七道亡国在即,大明若不肯发兵援朝,他便一头撞死在紫禁城下!”此时门外传来了司礼监秉笔太监陈矩的声音。

“哼,不必管他!”万历冷哼一声。

“你们也都退下吧!”万历又挥了挥手,让四人出去。

“陈矩,召锦衣卫许茂橓!”

“奴婢遵旨!”

四人出了养心殿,户部尚书杨俊民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张位张阁老则是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兵部尚书石星一脸懵逼的看向赵志皋:“赵阁老,这......”

到底是个什么意思?皇帝也不表个态。

还有那朝鲜使臣柳梦鼎是抽什么风,自己昨天还劝他不要急,怎么今天就要寻死觅活的?

还撞死在宫门外,这不是威胁皇上吗?

“石大人莫急,陛下自有圣断!”赵志皋打断了石星的话,竟然头也不回的朝着太和殿的方向走去。

半个时辰之后,宫内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数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居然下令,京城所有四品以上文武大小官员以及御史言官前往太和殿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