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武池之盟11
武池,卫国的第三城市,繁华程度仅次于卫国的国都和第二大城市。武池位于卫国东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卫国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还是卫国的重要交通枢纽,连接着卫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商业繁荣,人来人往。
武池城中,街道纵横交错,商铺林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城中居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刘烨和烛之应漫步在武池的街道上,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繁华。街道上人来人往,商人们大声叫卖着各种商品,小贩们兜售着各种小吃,好不热闹。
两人在街道上闲逛,无意中发现了一座茶楼。茶楼生意兴隆,宾客满座。刘烨和烛之应对视一眼,决定进去坐坐,顺便打探一下消息。
两人找了个空位坐下,叫来小二,点了两杯茶和一些点心。一边喝茶,一边听着茶客们的闲聊。
茶楼里人来人往,十分嘈杂。刘烨和烛之应仔细聆听,试图从中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你们听说了吗?这次武池之会,鄀国和䢵国可能会达成联盟,共同对抗其他国家。”一个茶客神秘兮兮地说道。
“哦?竟有此事?那卫国岂不是危险了?”另一个茶客惊讶地问道。
“卫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况且卫国和䢵国向来交好,就算鄀国和䢵国联盟,卫国也不见得会吃亏。”第三名茶客分析道。
刘烨和烛之应闻言,不禁对视一眼,心中暗暗吃惊。
“唉,这乱世之中,各国纷争不断,百姓受苦啊!”一个茶客感慨道。
“是啊,希望这场纷争早日结束,让天下苍生得以安居乐业。”另一名茶客附和道。
突然,隔壁桌两名茶客的对话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其中一人说道:“你们听说了吗?最近卫䢵两国的关系有些紧张,据说䢵国正在调兵遣将,似乎准备对卫国用兵。”
另一人答道:“我也听说了,看来卫䢵两国之间少不了一场大战。唉,老百姓总是希望和平,可这些统治者们,却总是热衷于战争,真是可悲啊!”
刘烨和烛之应默默听着茶客们的谈论,心中各有所思。二人在茶楼坐了许久,直到天色渐暗,才离开茶楼,返回营地。武池被确定为会盟的地点,是由白返,石狐两个人共同确定的,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这里曾经是当年晋威圣王召集天下诸侯征讨蛮夷的会盟地点,第二个原因,这里两个国家都比较近,而且卫国与两个国家的关系都比较友好。
鄀君,䢵君分别坐在自己的车驾里,随着马车的不断前进,鄀君,䢵君也将马上见面。
鄀君和䢵君在各自的车驾里,心情各异。鄀君踌躇满志,他希望能在这次武池之会上大显身手,让䢵国折服于自己的智慧与权谋。而䢵君则忧心忡忡,他深知鄀国的实力,也清楚自己此行的目的,他必须想方设法,让鄀国在会盟中妥协,以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
鄀君与䢵君的会面受到了武池城民的热烈欢迎。
鄀君和䢵君的车队缓缓驶入武池,两国君主在武池的边缘地带设置了各自的营地,双方之间的距离恰到好处,既显示出对对方的尊重,又保持着一定的戒备。
两驾马车在武池边缓缓停下,两国君主先后从马车中走出。两人相互寒暄一番,然后在卫兵的护送下,走向了武池中央的会盟台。
会盟台上,早已布置妥当。两国君主分别坐在会盟台的两端,身旁站着各自的大臣和侍从。会盟台四周,旌旗飘扬,护卫森严,确保会盟的安全。
随着两国君主的会盟之礼结束后,两国并没有开始进行深一步交流,反而各回营地,与自己的谋臣谈论自己对对方国君印象。
曹务满脸忧愁:“鄀君果然有雄主之风,此人面露凶光,心藏刀锋,与此人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但随之曹务换了副表情:“但是此人不足为惧,毕竟他老了。”
最终还是时间决定一切,也许魏确确实厉害,但是他曹务现在才二十多岁,年轻,这才是他真正的优势。
石狐听了曹务的话,点了点头,说道:“君上所言极是,鄀君确实不可小觑。但他已年事已高,体力和精力大不如前。”
石狐对曹务也是信心十足,有曹务这位雄主在,他相信有朝一日䢵国也会和鄀国一样。
曹务冷笑一声,说道:“鄀君虽然厉害,但我们也不差。这次武池之会,我们要让鄀国见识一下我们䢵国的实力。”
石狐眼神坚定,他说道:“这次武池之会,是展示我们䢵国实力的良机,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威慑鄀国。”
曹务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说道:“不管怎样,我们都要谨慎行事,不可大意。鄀君老谋深算,一不小心,就可能被他算计。”
石狐叹了口气,说道:“我已经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密切关注鄀国的一举一动。如果鄀君有任何异动,我们都会第一时间知道。”
曹务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按照原计划进行。希望这次武池之会,我们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这鄀君虽然老了,但不是白痴,而且此人麾下不缺悍将谋臣,此人如果和我是同一年纪,一定是我䢵国最大的忧患。”
石狐点头表示明白:“忧虑是昌盛的起点,喜悦是灭亡的起点,获得胜利并非困难的事情,守住胜利的事情才是最困难的,君上担心鄀君的野心自然是好事,但是达成和鄀国联盟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虽然两个国家相互针对是平常事,但是关键时刻还是要合作的,毕竟利益至上。
曹务:“先生所言不错,联盟必须尽快达成,但是该出的条件还是要出来的。”魏确坐在椅子上,思考的今天发生的事情:“言辞很多似是而非,很多似非而是的,正确和错误的界限不能赋分清楚啊。”
魏确沉默了一会,继续:“我在鄀国然后常听说䢵君懦弱乃是昏君,小看他,但是今日一见本君发现我被小人蒙骗,䢵君也许是懦弱,但绝不昏庸,幸亏今日见面,不然我鄀国危险!”
魏确站起来在房间内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他在心中暗想:“䢵君此人,表面看似懦弱,但实则阴险狡诈,绝非等闲之辈。今日会面,他的每一句话似乎都别有深意,看来我鄀国需多加提防。”
突然,魏确脑中灵光一闪,他想起一个人,或许能够为他提供一些建议。于是,他立刻命人将刘烨召来。
刘烨来到魏确的房间,见他面色凝重,知道一定有要事相商。魏确将今日与䢵君会面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刘烨,并询问他的看法。
刘烨听完,沉思片刻,说道:“君上,依我之见,这䢵君确实不容小觑。他虽表面懦弱,但内心却深藏不露。此次武池之会,我们必须谨慎行事,以防有变。”
魏确点了点头,说道:“刘烨,我想知道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䢵君?”
刘烨笑了笑,说道:“君上,臣认为我们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自身实力,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对抗䢵国,避免孤立无援。但是现在说这些有些太早了,但是二手准备我们还是需要的。”
魏确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他说道:“刘烨,你的建议很明智。我会好好考虑。”
魏确让刘烨离开以后,刘烨感叹万分对烛之应笑着说:“有些事情是可以失误,有些是不可以失误,对于身死国亡的大事,怎么可以失误呢!这件事情是贤君所重视的,昏庸之人所轻视的,轻视他国家怎么不危险?幸亏君上乃是贤明之君。”
烛之应点点头,感慨道:“确实如此,国家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鄀君必定能够带领鄀国走向繁荣昌盛。”
刘烨微微一笑,说道:“希望如此,你师兄我一定会助他成就一番伟业。”刘烨举起茶杯,说道:“让我们一起举杯,祝愿武池之盟能够顺利进行。”
烛之应举起茶杯,与刘烨轻轻一碰,一饮而尽。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