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章 文王承天拘羑里 推易演卦赋文字(三)
周公旦继续跪地奏道:“父王怀保小民,惠鲜鳏寡,亲躬开通道路、耕种田地之劳役,皆天子之行也。故父王宜行大典,向天下宣告受大命于天,可为天下共主,天下无不咸服。”姬昌道:“似此说来,倒也有理。不知众爱卿如何看待?”太颠说道:“天命实天降造物之大命,是上天赋予君王教化百姓与治理国家之使命。王者承天意为人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大王宜速速顺天承命,举行大典受命于天。”经众人一番劝说,姬昌渐将心思转向搞一场天降大命的造势运动上了。
一日,忽然想到还没有拜天场地,便对散宜生、太颠、闳夭等人说道:“孤思为上承天命,应在正南造一灵台拜天,但恐土木工繁,劳伤百姓。不知如何是好?”散宜生道:“大王建造灵台,非为游观享乐,何谓劳民哉?”闳夭道:“大王不肯轻用民力,可日给工银二钱,既养民又富民,何乐而不为也?”姬昌这才转忧为喜,说道:“二卿所言正合孤意。”于是命散宜生出示文告,张挂于西岐各门,命闳夭招选匠人,督工建造。
军民人等见是西伯侯欲造灵台拜天,且出工者日有工银二钱可进。皆云肝脑涂地,手胼足胝,亦所甘心。姬昌见民心可用,便命闳夭择好吉日,破土兴工。灵台开工后,军民人等搬泥运土,伐木雕凿,处处用心。次年不待年末,闳夭既来报说,灵台大功告成,请西伯侯查看验收。姬昌即与文武百官前往观睹,远远即见台阁雕梁画栋,前後配君臣之义,左右立乾坤之象;四柱含风云,五户调吉祥;八卦合阴阳,九宫显龙虎。两班文武齐声称赞,惟西伯侯默言不语。
闳夭近前问道:“莫非灵台之工尚有差池?为何主公面有不悦?”姬昌道:“灵台之造正合孤意,只是台下无池沼对应水火既济,尚不周全。若再开池沼,又需劳民,故有此郁闷耳。”闳夭道:“灵台工程浩大,不满旬年既成,何差台下一池沼乎?”遂传命军民,即刻开凿池沼,以合水火既济。众军民闻言,皆说道:“小小池沼,手到即成,有何难哉?”言毕即用锹锄奋力开挖。不想挖不过半尺,即遇一付枯骨。因赶工时,枯骨便无人眷顾,被随意四下抛掷。
姬昌见状,便说道:“不可暴露此骸骨,应用奁匣盛之,埋於高阜之地。”闳夭道:“大王勿忧,此无主之骨也。”姬昌道:“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寡人即其主,又安求主?”闳夭闻言,知西伯侯不悦,遂令手下备以衣棺,更地葬之。台下军民闻之,纷纷说道:“圣德之君矣,泽及枯骨,又况于人乎,我等岂能不沾雨露之恩?西岐众民,今有父母矣。”一时呼声大起,池沼即时而成。
转瞬到了拜天吉日。清晨卯时,三声礼鼓擂响,灵台四周立刻沉寂下来。随着祭天鼓乐响起,姬昌步上灵台。身后百官、将军、谋士、子嗣相随。仪式由太颠主祭,闳夭控乐并掌礼。姬昌在拜天之位站定,太颠发令三拜天地,进奉牺牲后,就听散宜生高声颂道:“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他说的大意是:天帝伟大而又辉煌,洞察人间慧目明亮。监察观照天地四方,发现民间疾苦灾殃。现今殷商天子无道,残暴政令不符民望。想到天下四方之国,于是认真体察思量。天帝经过一番考察,憎恶殷商统治状况。怀着宠爱向西张望,便将天命赐予周王。
“作之屏之,其菑其翳。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他说的大意是:砍伐山林清理杂树,去掉直立横卧枯木。将它修齐将它剪平,灌木丛丛枝杈簇簇。将它挖去将它芟去,柽木棵棵椐木株株。将它排除将它剔除,山桑黄桑杂生四处。天帝降福明德之主,彻底打败犬戎部族。皇天给他选择佳偶,受命于天国家稳固。
通过受命于天的造势活动,民众皆愿为真命大君效力,四方诸候渐渐开始心向西歧。但姬昌的野心,也引起了商王朝的关注。商纣王安置于西部,专事监督周国的崇侯虎,立即上报朝廷,奏道:“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纣王得到这一情报,大怒道:“竖子焉得如此!”立即派宣诏使前往西岐,宣西伯侯赴朝歌见驾。
那宣诏使迳往岐邑而来。一路风尘漫卷,穿村过店。不一日入了西岐之地,但见耕者皆让畔,民人皆让长,民丰物阜,市井安然。不由感叹道:“早已闻知这西伯侯贤,今见周地风景雍和,果然尧舜转世。”姬昌探知将有使者前来宣诏,明确其到达之日期后,即将文武百官召于大殿候旨。宣诏使至殿前下马,命端门官入殿报道:“旨意到。西伯侯接旨。”姬昌下殿,率众文武官员跪接天子旨,就听那宣诏使开旨读道:“商王帝辛诏曰:北海猖獗,生民涂炭。朕内无辅弼,外欠协和。故特诏西伯侯姬昌,至朝堂共襄国政,戡定祸乱。诏书到日即速赴都城,毋得羁迟,致朕伫望。特诏。”姬昌叩拜接诏毕,至侧殿设筵款待宣诏使官。
次日,姬昌整备好金银表礼,坐于端明殿,召上大夫散宜生,大将军南宫,以及辛甲、辛免、太颠、闳夭与世子伯邑考、姬发、姬旦等前来安排国事。姬昌对散宜生道:“孤去朝歌,路途迢迢,见天子后难免为君事所羁,故邦国内事托于散大夫,外事托于南宫将军与辛甲将军。”三人领诺。接着又让长子伯邑考近前,说道:“天使宣诏,父不得不往。汝主国政,务须一循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