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千秋易经六十四卦传奇演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86章 不永所事小有言 或锡鞶带三褫之(十一)

莘骐道:“三爻姐姐与上九哥哥来得好快,现在贤鸺正为周渤抢了他的风头吃醋呢。三爻姐姐、上九哥哥快给他搞点阴谋,好让他平了心中这口恶气。”六三爻道:“此事好办,汝只需依‘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之计去做就行。”贤鸺道:“‘食旧德’?这‘食’乃食用,吾能理解。但‘旧德’就不知具体所指了。”六三爻道:“‘旧德’者,旧有之顽疾也。汝与人争讼,双方必积有旧短,以此打击对手,令其‘食旧德’,就可一击而中其要害。”

莘骐道:“如此阴谋,实是过于歹毒。”六三爻道:“是故用此谋时方有‘贞厉’之告诫。虽不可多用,但偶尔用之,往往能收奇效。”贤鸺道:“也就是姐姐所云‘终吉’之意是吧?虽有‘贞厉’之诫,但能收奇效,偶尔用之,终可得‘吉’。”莘骐道:“但为什么又有‘或从王事,无成’之说呢?”六三爻道:“‘或从王事’的‘王事’是君王之事。‘无成’的‘成’是成功、成就。‘无成’即是无有成功,难有成功。此乃告诫,用‘食旧德’这种阴损手段,万莫用于去揭君王之短,因为那样是不可能收获人生之成功的。”莘骐道:“幸好这周渤不是什么君王,不然还真收拾不了他了。上九爻哥哥也有告诫贤鸺之良计吧?”

上九爻道:“吾之告诫是:‘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贤鸺道:“‘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怎么一个字也听不懂,哥哥快给我解解。”上九爻道:“这‘锡之鞶带’的‘锡’通裼,就是皮衣上面再加上一件罩衣。‘鞶带’是大带,用来束衣的素丝带子。‘或锡之鞶带’是说纵然你在皮衣之上加上罩衣,并且束上宽大的素丝带子。‘终朝三褫之’的‘终朝’是一日之内。‘褫’是夺衣。‘终朝三褫之’就是说在一日之内也会多次被人撕扯开来。”贤鸺道:“还是不明具体所指。”

上九爻道:“这还不明白啊?你天天使用阴谋手段与人争讼,可知天长日久所积累下来的危害否?看看那些前去争讼之人吧,他们往往会在皮衣上面再加上罩衣,并且还会束上宽大的素丝带子。就是这样,一日之中还是会被他人多次撕扯开来。”莘骐道:“这是你入这‘讼’卦的必然结局,是故需要常常考虑,若是事事都用争讼手段去对付,值得还是不值得了。”

贤鸺道:“哥哥所说极是,人生本来简单,几十年弹指而过,但本质却又偏爱复杂,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明枪暗箭,幸吾在这‘讼’卦之中,只是勿勿过客,不然,虽然我之用计,都是为高祖帝去争天下,堪称汉室朝廷的保护神。但很多计谋还是有伤天理与人和的。若吾不离开这里,家道必会因之中落,后人爵位更会因之削除,封侯之事恐也再难为继。”上九爻道:“能有如此清晰的自知之明,南宫君实不虚‘讼’卦之行也。”四人相视会心一笑,六三爻与上九爻告辞,鹤鸣离去。

文宗帝即位后可称贤君,留心政务,勤求治道。先废沿用秦法中的收孥相坐之律,其法一人有罪,坐及家族。又命有司赈恤鳏寡孤独穷困之人,凡民年届八十以上,每年赐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又加赐帛二匹,絮三斤,定为常例。各地官吏将此布告于外,一国之民人心感动,四方归仰。年老抱病之人扶杖听诏,庆幸得见太平盛世。这文宗帝还是知恩图报之人,虽重赏周渤,见其不能为百官之首,尚觉过意不去。此时审食基仍为左相,平日既无功劳,又无才干,且是吕氏之党,不治其罪,已算宽大,如何还任他居此高位?于是便将审食基免职,以周渤为左丞相。

贤鸺深知周渤只可为将,用其为相,正是用其所短。便思不如连右丞相一并让他,将其所积之短充分放大,才可让‘食旧德’之计大建其功。周渤既为左丞相,朝会之时,意气扬扬,极其自得,文宗帝待之也甚是恭敬。每见其走出,常以目送之。一日文宗帝正要上朝,内侍前来禀道:“右丞相贤鸺告病,欲请假休息。”

文宗帝当即一愣,知这贤鸺无故告病,必有缘故。罢朝后便亲至其府探问。见文宗帝前来,正中贤鸺下怀,其便趁势说道:“当日高祖帝在时,周渤功不如臣,使臣为右相。此次诛灭诸吕,臣功亦不及渤,愿以右相之位让之。”文宗帝见贤鸺主动让贤,恰合自己心意。也就就坡下驴,谦恭几句后摆驾回宫,次日早朝即下诏以太尉周渤为右丞相,位居第一,以少安贤鸺为左丞相,位居第二,又任灌缨为太尉,审食基免官回家。文宗帝喜贤鸺能让,加封三千户,赐金千斤。

然周渤终一介武夫,对政事可谓一窍不通。且性格十分张扬,做事刚愎自用。高祖帝在世时,管控将领能力极强,可以轻易压制周渤。到这文宗帝刘恒就不一样了,作为后生晚辈,他对老臣既敬重又畏惧。而周渤身为右丞相后,官居文武百官之首。便盲目以元老自居,又自认于刘恒有大恩,更不把年轻的文宗帝放在眼里。渐渐连朝会时,言行举止也十分放肆起来。不想这文宗帝,实也是一内心极其强硬的帝王。虽对周渤表面上相当敬重,内心却已处于爆发边缘。

文宗帝近臣袁盎时为中郎,性格刚直且有才干。一日见文宗帝目送周渤下朝的目光不似平常,迷离之中若有所思,故随文宗帝行至后殿。文宗帝见其随来,知必有隐情,因而问道:“爱卿有何密事相奏?”袁盎见问,便说道:“陛下心目中,右丞相周渤乃是何种样人。”文宗帝即以双目注视袁盎,不想袁盎竟毫不退缩。文宗帝这才说道:“右丞相乃匡扶社稷之臣。”不想袁盎却反驳道:“陛下,微臣认为右丞相可称功臣,却不可称社稷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