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还真有敢反对的人啊?
自己这个孙子,死而复生,千古罕见。
如今又胡乱给自己妹子吃了个什么药,治好一众太医都束手无策的病。
嘶......真是令人费解啊......
“你们下去吧,我在这,陪陪咱妹子!咱怕她醒了发现身边没咱,会害怕!”
“您也要注意休息,左右还有宫女照料呢。”
“好了,标儿,好生回去歇着吧,今天你也够累了,明天的政事,不要误了!”
“儿臣知晓,儿臣告退!”
偌大的房间内,只有一位帝王不解的叹着气,喜悦与疑惑并存在心底。
......
一个月后。
朝堂之上,龙椅空缺,无人坐着,一众大小官员齐全,小声议论。
“陛下驾到!”
一道声音落下,大殿之上,瞬间鸦雀无声。
朱元璋快步上朝,端坐在龙椅之上,带着欢快的神情,俯视朝下众臣。
“今日早朝,只译一事!”
“那便是册封皇长孙朱雄英为太孙一事。”
“诸位有何异议,尽管直言,咱这个皇帝才好做出决断嘛!”
朱元璋的语气轻松异常,笑呵呵的,看起来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但朝堂众臣,无一不胆寒。
有何异议?
谁敢有异议?
尽管直言?
谁又敢直言?
他们可记得清楚,在当初封王与取消丞相制一事的时候,朱元璋也是这样说。
语气神情,几乎与现在一致。
当时,还真有不少人信了,纷纷劝谏,说其利害。
结果,罢官的罢官,贬黜的贬黜,掉脑袋的掉脑袋,无一人幸免。
自那以后,留下来的众臣,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自己的这位主子,向来是说一不二。
到如今,估摸着也只有太子与马皇后,能劝说一二了。
好在这次的事情,倒也合情合理。
朱雄英身为陛下的嫡长孙,按照以往的传统,前者册封为太孙,那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还需要议论个什么?
“陛下之见,臣深以为同,并有五点阐述。”
瞧着台下那垂垂老矣但又坚定维护自己的李善长,朱元璋眼眸子里,都透着满意。
这文臣百官之中,有他发话,其他人,定然不敢有任何意见。
看来当时咱杀那胡惟庸的时候,没有波及到李善长是对的!
有他在,倒也省了咱不少事。
免得有些个说话不中听的家伙,惹得咱又大开杀戒。
“噢?善长呐,你跟咱几乎就是一家人,是哪五点不妨说来听听?”
“早些日子,皇长孙殿下性命垂危之际,死而复生过来,这等千古罕见之事,乃是大吉之兆。并且此等机缘,有德之人,方可得之!此一点!”
“皇长孙殿下得上天保佑,身体康健恢复如初。况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臣以为,上天之意已然明了。此一事可谓是顺天意,此二点!”
“皇长孙殿下不仅聪慧无比,仁厚爱民之风与其父太子殿下颇为相似,先前为其驱邪的能人们曾言,太子殿下父子二人仁名远扬,深受大明子民爱戴。此一事可谓是应民心,此三点!”
“皇长孙殿下复生之后,虽言行举止颇为异常,但却治好了诸位太医都束手无策的病,使得皇后娘娘身体痊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维护了后宫的安定。此乃大孝之举,大能之举,此四点!”
“皇长孙殿下乃是陛下的嫡长孙,按照礼法,本就理应被册封为皇太孙。此一事可谓是合礼制,此五点!”
“五点齐出,皇长孙殿下可谓大福大德大孝大能之人,兼得天意民心礼制,若不册封为皇太孙,岂非荒谬?”
好家伙,这五点,都快要把皇长孙吹上天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后者是哪位千古一帝呢。
夸他就算了,顺带着,还把太子殿下也给夸了。
不愧是当今陛下的心腹啊!
就连拍起马屁来,都这么牛逼。
能得陛下如此信赖,真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此番言论一出,朝堂之上诸位大臣,无不侧目。
哪怕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此刻也是眉开眼笑,找不出半点不满。
瞬间,整个朝堂之上,皆是一片附和之声,无一点不合之音。
享受着群臣敬佩的目光,朱元璋认可的神情,李善长一脸的骄傲,鼻子都快要冲天了。
“好你的李善长啊,一张嘴当真是利害,死的能说成活的,一件寻常的事能说出花来。这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个什么阿谀奉承的奸臣,咱是个只会听好话的昏君呢!”
难道.....不是嘛?
昏君倒也不昏,可是这听好话......
确实如此啊!
说话不好听的,不早就被你杀了好多个嘛?
听着朱元璋那玩笑的话语,诸位臣子,心里不由如此吐槽一番。
“臣是中庸之臣,陛下可绝非是昏君,臣所言,句句属实,之所以能说的这么好听,权且沾了皇长孙殿下的光罢了。”
高!
他娘的,实在是高!
都这个时候了,还特么的往死了夸赞。
不愧是你啊!
望着那脸不红心不跳的李善长,众人只觉一阵钦佩,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也是一种本事啊!
至少换成他们,无论如何都说不出来这番话。
果然,这拿捏了人情世故,哪怕是在朝廷,照样吃得开啊!
“好了!善长说的话,朝上大臣,可有异议?”
一言落下,朝堂寂静无声。
“若有异议,便大胆提出来嘛,册封太孙一事,为国之重事,诸位大臣定要思虑再三啊!”
特么的,已经思虑再千了。
这事谁敢有异议啊?
更何况,就算有异议,也完全没有半点理由啊!
想着,诸位大臣齐声道:
“陛下,臣等无异议!”
“好!既然如此,那这事,便定了!”
看着这齐呼呼一片的赞同声,朱元璋心情,好到了极点,脸上的褶子,都笑得挤在了一团。
随即大手一挥,目光坚定,一脸庄严肃穆,口吻冷静异常:
“从即刻起,册封朱雄英为大明朝皇太孙,全国上下,狱中罪大恶极者,免其一死!”
“退朝!”
“慢!我有异议!”
嗯?
还真有敢反对的人啊?
好家伙,这特么是谁?
直接撞刀口上找死是吧?
本来都打算下班回家的众人,听着这忽然蹦出来的不合之声,大惊失色,不由乱了阵脚,全然镇定不下来。
他们尚且如此,更别说本就性子暴躁的朱元璋了。
方才还笑得不知多开心的他,此刻脸色骤变,面部青筋,偶尔暴露,看起来极为可怕。
尤其是那双眼睛,就跟要吃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