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5:从馒头店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9章 一点点水的威力

父子二人不再扯闲篇儿,工作进程推进的很快。

馒头胚揉完后,刘向前点了点数。

今天早上这笼馒头一共有446个,比昨天早上那笼的441个,多揉出了5个馒头。

刘氏父子正在玩儿冷战,各自安好。不能和老刘斗嘴,刘向前闲着也是闲着,开始对试验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多出五个馒头,这个数量很特殊。

刘向前沉吟起来。

本次试验,三块面总计多加了一碗半水,比昨天早上那一笼多了一碗水。一碗水约有500毫升,水的密度是一千克每升。换算下来,一碗水的重量刚好是一斤。

每个馒头重二两一,五个馒头的重量刚好是一斤出头。不多不少,两者正好给对上了。

这应该不是巧合!

面团软硬那么小的差别,老刘随手一摸便心中有数,手上功夫够硬。日常每天揉七百个馒头,三年下来,老刘亲手揉出了七十多万个馒头,剁面剂子的功夫应已早入化境。

刘向前在店里干活十余日,之前每笼馒头的数量一直维持在350个左右,上下相差从未超过两个。

这样一算的话,刘国强剁面剂子,误差仅有百分之零点五几。

卧槽,老刘这双手的准确度,堪比机器。之前从未细究,现在有了数据,恐怖如斯!

昨天加水试验后,因为多了三屉,刘向前仅仅点了点数,并未多想。

现在想来,按老刘的水平,昨天那笼馒头其实可以推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数量,应该在438个馒头左右。

可昨天出了441个!

这么说来,昨天多加半碗水的试验,其实已经见效了!

今天这笼馒头多出五个,应该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综合以上情况分析,刘向前认为自己之前的猜测没错。

揉面时多加水,确实能多产馒头,而且置换比例是出乎意料的一比一。

这…这……这特么简直是水变馒头的魔术啊!

刘向前心里喜悦,可暂时还不能庆祝。

世上哪有那么多好事儿等着自己?稳一手,得看看馒头蒸出来后卖相如何!

万一卖相不佳,高兴的早了。以老刘现在的精神状态,自己指不定得挨顿冤枉打。

刘向前心里跟猫挠似的,恨不得马上看到答案。

等待期间,刘向前没人说话,又没有手机,忒无聊!为了不焦心,刘向前迫使自己脑子里想些别的,缓解一下。

看着老刘不时往蒸房跑一趟,查看馒头的醒发程度,想起了他那双堪比机器的手。

有些感叹。

唉,老刘这双手是有天赋的,整天揉馒头可惜了啊!

他如果穿进四合院,不说成为道德天尊那样的八级工,混上高级工应该没问题。

即使不穿进四合院,生在城里,能进工厂,凭借手上的天赋,也能吃香喝辣。那样我重生过来,也不亏,能过很多年国营厂子弟的幸福日子。

不过,想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有啥用?

刘国强毕竟生在了农村,再有天赋,没有机会也白搭!什么富人靠科技,穷人靠变异。穷人真变异了,很大概率下都会被埋没!

嗯?……

做挤酱瓶时,自己一次功成,当时也觉着手比前世巧一些。

难道这巧手天赋在刘家是能遗传的?这是我作为重生者的隐藏金手指?

本次重生,不再从馒头店开始,而是从做手工开始?

主线任务是让我刘向前跑去跟着五叔“扶扫帚”,把扫帚摊儿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那这开局好像比馒头店还糊啊!

要不再打听打听,看老刘家有没有什么在机械厂上班的亲戚?跟着混一混,今生走个什么大国机修、大国工匠的路子,为祖国发展贡献贡献力量?

机械厂就在馒头店对面,离得也不远。嗯……何静姐好像对我印象不错,还关心我的上学情况来着,难不成她才是系统主线任务NPC?

刘向前坐椅子上无聊,漫无目的地瞎琢磨。

……

一个多小时后,馒头出锅。

好饭不怕晚,刘向前压下心中焦躁。先看一看,馒头汉堡专用“扁馒头”蒸出来的效果。

老刘手艺很不错,自己提出的要求基本实现。

扁馒头顶部被“削”平,与正常馒头相比看着矮胖了许多,模样与正牌汉堡用的面包胚有八九成相似。比起正常馒头也没粗壮太多,煎蛋夹里面应该能露出来。

给老刘的巧手点赞!

收获一个好消息后,刘向前张罗着对三种不同加水量的馒头进行观察。把三种不同加水量的馒头从笼屉里各拿两三个出来,往案板上摆放。

跑来跑去间,刘向前趁机嚷嚷起来,活跃气氛。

刚才的一段时间,店里气压太低,小刘很不适应。只能一个人坐着,在心中放飞自我。

都这么辛苦的劳动了,还把氛围搞得这么凝重,心情不美丽,简直是自己给自己的生活凭空增添难度!

刘国强封火回来,心头的郁结仍未消除。今天馒头出锅早,时间才到五点半,一时半会儿倒不急着催儿子去摆摊儿。一个人坐在那儿,假装闭目养神。

刘老二嚷嚷起来后,老刘烦的不行。抬起眼皮,只见儿子跟个猴儿似的。跑来跑去,一副上窜下跳的样子,碍眼。

看不惯归看不惯,老二干的却是正经事儿,刘国强拿他没有办法。无奈之余,只能来到案板前,对着儿子刚拿出来的三种馒头观察起来。

刘向前空手拿热馒头,烫的不行,这会儿又是甩手又是吹气的。

看活跃气氛的效果不错,老刘好歹给了反应,胆子壮了几分,也把头凑了过去。

父子二人脑袋凑一块,把案板上的馒头细细观察了一番,不约而同的转头,来了个大眼瞪小眼,随即同时撇过头去。

整的有点尴尬,刘向前开口:“我怎么看着,多加一碗水的那几个馒头,个头儿反而大点儿?”

刘国强也有此感,可心中余气未消,不想让老二得意,嘴硬道:“大个屁!你那是心理原因!”

得,自己早上吐槽老刘的话,被他原封不动地还回来了。

不搭理老刘的睁眼说瞎话,刘向前说:“不管大没大,看着不显小就是胜利!”

这一下,刘向前彻底安下心来,神情振奋。

多加水的馒头卖相没问题,甚至显得大一些,简直神奇。无论如何,这意味着加水试验取得初步成功。

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把水当馒头卖的好事儿,哪儿找去?!

而且加水试验仍可继续深入进行,说不定加水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钞票大大的。

平复心情,刘向前对试验结果能产生的收益,心算一番。

即使加水量不能进一步提高,按照目前每块面多加一斤水的量,一笼馒头可以多加三斤水。

一个馒头二两一,三斤能出14.28个馒头。大方点儿,那零点二八个馒头咱小刘不要了,多出14个馒头来。

一天两笼,多出28个,一个月30天,能多出840个馒头。

一块钱五个,这840个馒头能卖168块钱!

雾草,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这168块可不少啊!

要知道这168块几乎是纯利润,往常馒头店每月的利润才400块。这一下,直接提高42%,通胀都没这么快!

真没想到一点点水的威力这么大!

每次揉面多加一点水,就能多出一两个馒头。这一点点水,一两个馒头看着不起眼,可放大次数,拉长时间,汇聚起来便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迟早有一天,一点点会变成亿点点!

有道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我们这小小的馒头店是要招风聚雨,腾出蛟龙啊!

哇…哈哈哈哈……

刘向前此时畅快,心头有个小人儿,双手叉腰,张狂大笑!

ps:改了四五遍了,仍旧对这章有些不满意。再改的话感觉自己能纠结到天明……先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