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了写这个前言,我在网络上查找了“前言怎么写”这个问题,在看完回答之后,我决定随自己的心意去写本书的前言。如果你恰好看到了这篇前言——因为可能很多人不看前言,请不要因为前言写得不好,就没有心情读正文,还是要耐心地读一下正文,说不定会对本书有所改观呢。以下,言归正传。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选择一些有名或者不那么有名但是典型的案件作为案例分析,第二部分则主要涉及一些犯罪心理学领域高频问题的回答。这些案例分析与问题的回答少了很多演绎性,应该说整本书都是基于比较客观的立场去写的。
但是——没错,很多事情都会有“但是”,并不能肯定这些分析完全排除了主观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毕竟本书所有的案例分析基于一些现实的原因,采用的基础信息都是新闻媒体报道的公开信息,而非实际办案过程中的证据链条,从根本上并不能排除新闻媒体报道本身具有的特性和主观性。但笔者还是以犯罪心理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力求进行客观的分析。
个人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往后的发展,特别是首次经历。所以第一部分的第一个案例,我写了曾经一段从业经历中的第一个案子。作为个人从业首例,它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一定程度上让我对犯罪、死亡或者说亲密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个案子使我开始从一个犯罪学学生的角度思考犯罪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行为层面。所以在这里,我认为有足够的必要把第一个案例分析单独罗列出来,虽然它很短。
每一个案件的发生,都是一则可以引起轰动的新闻。刑事犯罪的新闻关注度是很高的,但是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往往会导致很多信息出现错漏,这是一直存在的一个悖论。基于这个原因,我的习惯或者说原则是不针对任何新发生或者是没有结论的案件做犯罪心理的分析,因为信息不全,并且舆论情况复杂,这个时候做的任何犯罪心理分析都是不负责任的。所以在本书中,所有的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案件本身的新闻时效性已经完全消失了。
首先让我们看看国内发生的案件。这本书中涉及的国内案件有“法院审判员枪击案”“大学情杀案”“甘肃白银案”“除夕杀人案”“留日学生被害案”和“故意杀害亲生幼女案”,还包括一起我亲身经历的案件,即正文分析的第一个案例。其中有讨论度非常高的“甘肃白银案”和“留日学生被害案”,当然也包括作为社会新闻很快被遗忘的另外几起案件,但是对我来说,每一起案件的分析都会引发我对不同犯罪行为人的犯罪心理的思考。
在“法院审判员枪击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遭受巨大的打击下犯罪行为人犯罪心理的转化及对打击目标的选择。在“大学情杀案”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交单一和感情纠葛造成的杀人这一特殊心理动机对犯罪行为的影响。“甘肃白银案”作为一起非常有名的案件,在几批刑事工作者的坚持努力下告破,让我们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有效打击犯罪行为是多么重要,当然最重要的是中国少有的变态型连环杀人犯的犯罪心理有什么样的特点及其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其中就包括犯罪者的学习进化与收集受害者身体部位的心理等。在“除夕杀人案”中,我们可以看到童年的创伤形成的负面情绪是如何影响一个人并在多年之后促使他实施报复行为的,以及如何在报复行为中宣泄自己的不满。“留日学生被害案”在案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虽说此案发生在日本,但是涉案人员均属中国,所以中国依旧有管辖权,只是迫于现实原因,此案在日本进行审理。此案件的庭审过程非常值得关注,当然也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的残酷,以及恐吓过程中转化激情犯罪并肆意发泄自己负面情绪的整个过程。在“故意杀害亲生幼女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替代的影响和救赎主心态的产生与成长环境的关系。
美国也有很多很有名的案例值得去分析,但是本书中出现的唯一一个美国的案例并不有名。我选择了一起横跨俄罗斯和美国两个国家,犯罪行为持续多年的案件进行分析,这个案子就是“跨国闺密杀人伤害案”,这名字起得好像很一般,因为我本身不太会起名字。将这个案件放在本书中进行分析,首先是这个案子中第一次出现了“虚荣心”作为犯罪动机的情况;其次是我认为更重要的,因为这个案件的犯罪者是一个典型的精神病态者,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类型。西方对于精神病态的研究已进行多年,确认精神病态是有别于各种精神类疾病及人格障碍的存在。而调查显示,在监狱中,精神病态者占有很高的比例,很多罪犯都能在精神病态量表中轻松拿到高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那么一两个与精神病态者类似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精神病态者,其判定需要一连串的过程,并且须严格满足评测表上的所有因素。
我们再把案件发生的地点拉到日本。本书案例分析部分涉及很多日本的案例,其中包括“大久保清连续强奸杀人案”“角田美代子连续杀人案”“绫濑水泥杀人案”“神奈川福利院大量杀人案”“秋叶原无差别杀人案”“津山杀人案”和“神户儿童连续被杀案”。从年代久远的案件到近几年发生的案件,一眼望去都是连续或者大量杀人案件。这些案件之所以引起轰动,是因为其犯罪手法无一例外都是不同寻常的,并且创造了很多犯罪领域的“第一”,每一个案件都代表着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而这些案件的发生又与日本这个国家的整体文化和环境密切相关。
在“大久保清连续强奸杀人案”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人格障碍造成的扭曲心理对行为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影响,其犯罪前后心理状态的不同,对自己与现实的厌恶,以及为了发泄性欲的不择手段。这也是亚洲最早记录在案的以邀请搭便车的手段去选择受害者的刑事案件。“角田美代子连续杀人案”在当时的日本引起的轰动可以说是惊天动地的,犯罪人的犯罪手法之特殊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从该案中可以看到人在异常高压状态下的变化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对犯罪行为人的影响。“绫濑水泥杀人案”是改变日本司法历史的案件之一,该案件是日本有记录以来的第一起恶性多人虐待致死案件,也是第一起用水泥桶作为工具抛尸的案件。从这起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群体化对个体的影响及群体暴力不可小觑的破坏力和残忍程度。接下来的几个案子,“神奈川福利院大量杀人案”“秋叶原无差别杀人案”“津山杀人案”“神户儿童连续被杀案”有一定的相似性。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报复社会,在报复社会这个特点上,无差别杀人表现得最显著,在其他案件中对社会的报复都存在着目标的转化或者泛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社会”要做扩大解释,如“津山杀人案”中的社会就是以村庄的概念出现的。另外“神奈川福利院大量杀人案”中表现出犯罪者的自我认知神化,“神户儿童连续被杀案”中有明显的对公权力的挑战。
本书第二部分不会再涉及案例分析,而是用一个一个的问题去尝试更好地解释犯罪心理学。我觉得问题是直接的、易懂的,可以引起即时反馈的东西。这个部分涉及几十个问题,这些问题涵盖了犯罪心理学的各个方面,我在这里把这些问题分为成长、群体、性、暴力与文学作品几个小的板块去写。
“成长”的部分会涉及青少年犯罪、童年环境和天生犯罪人的问题。谈到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为什么往往呈现出不符合评价标准的残忍和无情,紧接着又谈到了很多人关心的童年环境对一个人是否会成为犯罪者所产生的影响,然后是这一部分的最后一个问题——天生犯罪人的问题。天生犯罪人的问题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带有争议,其基于颅相学与统计学的理论基础在欧洲颅相学研究热消退之后变得薄弱起来,后期该理论的创始人龙勃罗梭自己也否定了天生犯罪人的存在,但是无论是学界还是非学界,针对天生犯罪人的讨论好像才刚刚开始。
在“群体”部分,我们将会看到传销的套路,以及邪教类型犯罪的犯罪心理,其中还会体现群体犯罪过程中的群体作为一个容器对参与其中的人的影响,以及群体的煽动性是如何展现的。
“性”一直是一个活跃度很高的话题,有关于性的一切似乎都是可以引起讨论的。这一部分,主要涉及的问题有儿童性犯罪、偷窥及熟人强奸(约会强奸)。除了偷窥,剩下的两种都是非常严重的犯罪,其犯罪心理的表现形式也是比较复杂的。至于偷窥,实际上这种行为的发生正逐渐增多,因为其具有隐蔽性,所以偷窥者都会有一种对自己行为的天生自信。这两年的社会新闻中屡屡出现针对儿童的性犯罪,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是,从中世纪以来,在很多国家的刑罚中,最残忍的刑罚都是留给杀婴以及对儿童实施性犯罪的罪犯的,足以看出在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阶段,对于此行为的深恶痛绝都是一致的。而熟人强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则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了,有很多违背女性性意志和性自由的行为都是在模糊的半推半就中实施的。而更令人难以相信的是,数据显示有一多半的强奸行为是在相互认识的情况下发生的,足以看出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暴力”这个小部分涉及的是家暴、医闹及校园暴力问题。医闹在前几年可以说发生得非常频繁,而医闹本身也从针对医院的索赔转变为针对医务工作者的人身攻击。家暴则是一个隐秘的犯罪行为,而在旧观念里,家暴可能并不被认为是犯罪,而是家庭纠纷,以至于在处理上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取证难、执行难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家暴给受害者带来的影响是非常负面且深远的,无论男女,很多家暴受害者同时伴有心理和生理的伤痛。至于“校园暴力”这个话题,现实情况让我们越来越关注孩子在学校有可能遭遇的不友善——霸凌、冷暴力(孤立)、体罚虐待等。其中,霸凌与校园暴力给孩子的成长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而体罚和虐待对教师这一职业造成的伤害也是巨大的。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校园暴力,其危害都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全社会讨论校园暴力的同时,我想聊一聊深层次的成因。
“文学相关人物分析”这一部分是我个人对于文学作品相关的人物心理的一点拙见,被我“荼毒”的对象有三个,有虚构的也有现实的作者,分别是三岛由纪夫先生,加缪《局外人》(有版本译为《异乡人》)中的莫尔索,以及很悲伤和现实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人物,包括施暴者和受害者。关于三岛由纪夫先生的内容,是与一位编剧朋友聊天聊出来的产物。编剧朋友表示三岛由纪夫先生的作品很值得一看,于是我们对三岛由纪夫的结局展开了讨论,虽然彼此展开了讨论,但彼时我并没有多了解三岛由纪夫,反而是在讨论后才去参观了位于日本京都的金阁寺。莫尔索是加缪的经典作品《局外人》中的主人公,很多人,包括我在看莫尔索时都会疑惑为什么他会有那样的行为。刚好有一天网络知识分享平台的后台有这样一个问题,且没有人回答,于是就有了这篇针对虚构出来的主人公莫尔索的心理分析。而最后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则是一篇约稿,始于一位媒体工作者朋友发送的关于这本书已故作者的故事,朋友觉得太残忍了,并不能称之为人的行为,于是在当时没途径买到这本书来看的前提下,看了网络流传的版本,写出了这篇约稿,后期刊登在一个小众媒体上。这部分大致如此,对文学作品的任何评判都各有深意,所以如果觉得不看也罢,那索性就随它去吧。
十几万字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对于犯罪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本书并不能完全讲完,所以仅仅期待可以表达一点不同的认识。虽然本人对于学科的认知也不尽完善,还有很多需要更新和学习的,但还是期望可以与各位读者一起体会没有太多渲染的犯罪心理学可能是什么样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开始这十几万字的旅程吧。
* * *
本书所分析案例全部基于现有公开信息,与实际办案所用分析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并带有一定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