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发行
次日,在印刷厂工人的努力下,《西安的荔枝》从印刷厂被印了出来。
书本从燕京城发出,然后经过几天终于到了松州县,大队里面的知青又抢先购买,这一期的很快就传到了大队人的手里。
知青在小队队长的授意下极为少见的没有去挣工分,而是来到大队队长那里去领取报刊。
小队最低级中间的就是大队,再上一级的就是公社,差不多算是乡级的了。
所有知青拿的报刊都是《燕京文艺》,公社打算借着这个机会好好宣传一下顾清,所以每一份燕京文艺的报刊都有格外补贴,价格降了不少。
人群中不乏有曾经嘲讽过顾清的,他们也想看看顾清的稿子到底写的怎么样,要是还不如他们的话,倒是可以试着投稿一下。
不过当他们接过报刊的时候,看了几页却都进入了沉浸式阅读,对于他们来说,阅读这本书最直观的感受是让他们有了一种穿越到唐朝的感觉。
大队队长的手里面也捧着一份报纸,几乎是拿到报纸的那一刻,略过了前面的信息直接翻到了关于顾清的文章,逐字逐句的开始读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大队队长才抬起头,发现所有的知青都埋头看着报纸,自打他们来下乡干活以后,还是第一次这么沉浸式的看报刊。
大队队长手里面的报刊早就被汗水所浸湿。
“不管收到什么文件都要仔细核对,这不就是把半个我写进去了吗,还是顾清这小子懂我!”
“只可惜这内容实在太少了,这段的内容看得我心痒痒!”
“这根本不够看,实体书也抢不到,只有报刊根本不够看,得以大队队长的身份去写一封信,看看能不能再要点稿子来!”
…
海盐县,余烨的故居,后面闻名华国的大作家余烨现在才只是一个牙医的学徒。
经历多次高考落榜以后,他在父母的安排下来到牙医院工作,但是经过多年文学作品的熏陶,他现在只想进文化馆。
“余烨看什么稿子看这么入迷,我看你今天都没有去牙医馆里面给病人拔牙了,说是生病请假了。”
“余烨?”
此时才二十岁的余烨捧着刚发行的书籍,忍不住说道:“哦哦,这本刚发行的《西安的荔枝》写的太精彩了,在现在这个年代,很少有这么特殊的作品呢。”
“真想见一见这个作家,在人人手中一本《伤痕》《班主任》的时候,他却另辟蹊径,文笔也是特别的好!”
……
与此同时,几天之后的燕京。
陆元新手里面拎着一袋鸡蛋敲响了顾清房间的门,眼神里也充满了激动。
“谁呀?来了。”
“顾清!你的稿子火了,《西安的荔枝》卖爆了你知不知道?这才仅仅第一期销售量就已经上十万了,几乎是卖断货了。”
“照这个路子下来一整套书更是要被卖爆的存在,甚至有可能上百万上,百万销售量!很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李自成》。”
陆元新大声开口道,不过看到顾清的时候有点懵了,现在的顾清完全和之前那个阳光青年变了一副样子。
顾清一副蓬头垢面的样子,眼神里面极其的憔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被榨干了,之前顾清的面貌最起码的干净清爽。
“进来吧,写了几天几夜新稿子终于把这一章写完了,我去打理一下这身衣服。”
“顾清你写稿子写的也太入迷了吧,怪不得年纪轻轻就能把稿子写得这么好。”
顾清无奈的笑了笑,当年码字的坏习惯现在还改不了,一钻进屋子里面就宅了这么久。
片刻后,顾清从洗漱间里面走出,现在的精神面貌看上去才好了许多,而且衣服有就换了一件刚洗过的。
顾清坐在沙发上面,给陆元新倒了一杯茶,“我能把稿子写好,实际上纯属侥幸而已罢了。”
顾清还是非常清楚的,如果没有后世那些大作家的作品,凭他自己的文笔能达到这么好的效果。
重生这件事情说是纯属侥幸完全不过分,毕竟他重生这么久还没见过第二个重生者。
不然这些优质作品早就被内卷的华国人文抄完了。
陆元新举起茶杯细细的品了一口热茶,就能从中喝出一股浓郁的茶香味,身上的寒意也被驱散了不少。
“虽然有运气成分,但是你写的也很努力,要是我在你这个年纪,一口气赚了五百块钱,说什么也也得去外面挥霍挥霍。”
“你居然能忍住不用!在招待所里面写稿子,想不成功都难,你们家乡的茶叶也很不错,我能买一点走吗。”
顾清从包裹里面拿出一盒罐子,放在了桌上,开口道:“你看着给钱吧,对了燕京文艺不是有旅游活动吗。”
“写了这么久稿子,我想放松放松,然后再顺路置办一件新衣物。”
陆元新感到有点尴尬笑了笑,拿了一张一块钱放在桌上,“我今天要处理点事情,朱琳今天倒是有空待会就过来了。”
“她家里条件好,去逛过的地方多,让她带你去闲游燕京再合适不过了。”
看这意思接下来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和朱琳独处的时光了,本来能够公费游玩旅游景点就不错了,而且还是跟朱琳一起。
真没想到还有这一等美事。
一阵敲门声响起,陆元新过去开了门,来者正是朱琳,不过这时候的她面带一种歉意。
“顾清非常抱歉,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忙影视的事情,接下来作为赔礼,带你好好逛逛燕京城吧。”
“没事,现在就走,至于去的地方,我就带你去看看昆明湖吧。”
顾清松了口气,还好没有去南锣鼓巷,这地方他可不想去,他可不想偶遇傻柱他们!
顾清没有继续闲聊,把《南明史》的稿子交给了陆元新以后,取了一些钱就跟着朱琳离开了。
燕京城的交通还是挺方便的,到昆阳湖的这段距离除了有一些拥挤以外,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阻碍,公交车刚好可以直达。
不过车上的人实在太多,顾清和朱琳二人没有排在相郊的位置。
直到了下车,顾清从人堆里面找了半天才找到了朱琳的身影,忍不住吐槽一声,“这车挤的!真让人有些难受!”
“燕京的公交汽车就这样习惯了,又有一辆私家车就好了,那玩意方便。”
顾清想都不敢想汽车,自行车他现在都还没有买呢,汽车这个时候更是天价,想都不用想,他这点钱还不够买车的皮毛呢。
最起码得万元户这种级别的人才可以试着去买车,而且就算是他们买车,也不免得要肉疼一下。
朱琳对着眼前昆明湖介绍道:“昆明湖的前身是西山泉水的自然流聚,就是一个小泉水,不大。”
“两边相依的山体也没有今日这般的宏伟,大概只有现在的一半大,从明清时期就有了现在的规模。”
朱琳突然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你那个《南明史》的稿子写的怎么样了?自打那天看完以后,我就还想接着看。”
“你给我看那个内容分成好几小节的样子似乎才写到第一小节,听路遥的意思,你打算写到五十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