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辅从庶吉士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2章 心学之教 山雨欲来

中秋之后,徐正卿还要连上三天的文学课才能休沐,沐青筱在这段时间中,没有来打扰。

京城巍峨的城墙外头,京边的民众也重新恢复了忙碌的日子,处处可见农民忙碌于田地。

新一轮的冬麦播种在同步准备和进行。

大黑水牛已经被赶到田地里去犁地,来年夏天收成的希望,就藏在民丁孜孜不倦的劳作中,随着一格格种子被播入土壤里,安稳的日子就是个这个样子的。

而城墙的里头,士官仍是忙碌于祭孔礼仪和万寿圣节的准备中。

经过了半个月的“辛苦表现”严嵩的“勤勉”也逐渐在京城中广为流传,但名声却不见得有多大的好转。

与之相反的,夏言在这段时间中,却没有以往那般勤勉了,内外交困的他,现在心中就剩下曾铣那点念想。

倒是在翰林院中,一众学子终于迎来了“校长”徐阶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程。

徐阶在年少考中秀才进入华亭县学读书之后,就遇到了阳明先生的再传弟子,也是华亭的知县聂豹,也就是这位好官帮他打开了心学的大门。

这是他前半生都觉得受用的学问。

曾经帮助他在外放的,那段黑暗的日子之中,寻找到了光明的方向,否则今日也不会有站在这里与他们讲学的徐阶。

古代文人修学文化学说,尤为注重派系之分,加上这次重回京城之后,徐阶还认识了唐顺之(王畿的弟子),勾起当年在华亭随师修学的经历,自觉得有将师门学说传承下去的责任。

所以在这节课中,他也希望将这门学问传授给学舍中的学子。

课题独立于四书五经之外,是他自己设定的课程内容,主要谈说致良知。

王学这门学问,在嘉靖朝的前期曾与程朱理学形成了对抗的局面,王阳明也为此受到首辅杨廷和的排挤,不被嘉靖信任,导致没有办法在朝堂之上立足。

但在他平定宁王叛乱,声动朝野之时,其学问已经遍布天下,就连在京城的官场之中,都有他的崇拜者。

由于自身的文化底蕴、所生长的文化土壤、所处的地域等因素的不同,王学又衍生出诸多的门派。

聂豹、徐阶等人继承的是正统的江右学派,推崇的是阳明先生到的“致良知”学说,又衍生出“动静无心,内外两忘”的说法。

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则属于左派王学,作为“叛逆者”,他打断了在华夏这片土地上读书人对学问的垄断。

这种将学问带到了所有人的手中的观点,成为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非宗教化的平民学习组织,江南地区形成的商业社会和资本主义萌芽就有他一份功劳。

但也正是泰州学派激进反叛的性格,导致他不仅发挥了王学所长,还结合的佛道两门学说,将心学改造成了实用主义、民本主义的典范。

令得明朝这个极端压抑的社会环境中,竟然产生了现代政治理论的萌芽。还铸造了他这种前无古人的,后无来者的地位,让其继承者大都能拥有“以赤手搏龙蛇”的能力,自然也就再不受所谓的名家束缚了。

可惜,按照正常的历史走向,这派的门人深受时代的局限,缺乏斗争的经验、本领,以离经叛道的态度,将“皇帝的新衣”戳破之后,最终会以自杀的方式草草了结自己的一生。

反观京中的王门学子。

则是开始与政权合流,他们大多都成为了达官贵人,谈论心学的同时,还享受着权柄提供的一切优厚待遇,导致他们所学的王学,逐渐成为一种享乐主义、犬儒主义和自私主义的代名词。

最后在东林党人的崛起中,陷入享乐主义与派系的斗争中,将明太祖制定的好似铁板一块的政治根基逐步腐蚀,降低行政效率、军事效率,失去反抗的能力,从而落得个在内忧外患中被取而代之的结局。

而导致后世有一种,将王学作为明朝后期犬儒主义发端的说法,这个观点徐正卿是不认同的。

你东施看人家西施长得美,所以选择去效仿人家,到了最后惹出了笑话,就又反过来责备西施的过错,这算什么道理?

徐正卿依然还是坐在学舍的最后一排。

因为上课上得格外的认真,被徐阶认为是装模作样,故而被罚站听讲足足两个多时辰。

-----------------

另外一边。

却说杨博闻连带担架一起装上马车后,一行人从甘州出发,不过十来天的时间,就已经离开了甘肃镇辖区。

萧汉也够意思,看到他来找自己求助,行李繁重,家眷也不少,特意派了自己的裨将,领五百人马沿途护他们周全。

一路送到了兰州,裨将还给他留了一名小校领五十名兵丁,命令他们一路将杨博闻护送到湖广老家。

紧赶慢赶,终于离开了甘肃辖区进入临洮府区域,杨博闻也稍稍松一口气,让随行人员沿途找个小县城,先把屁股上的伤养一养再启程。

当天的天气不好,尚未到太阳西下的时辰,天空就已经是乌云密布,一副山雨欲来的模样。

得知杨博闻要进城歇息后,小县城的县令亲自出城来迎接,并安排杨博闻等人住进城中的驿站。

明朝的驿站功能与官家的旅店相仿,专门为接待升官复任公行办差过路官员。

只要住进去,吃喝拉撒睡一应开销,甚至各种应酬的费用都会由驿站包下,临走之时,驿站还会奉送一笔与身份相当的礼金。

这也是驿站制度繁育多年自发形成的“成熟”流程。

不过通常来说,要想住入驿站需要提供兵部发给的勘合,杨博闻既被罢官,勘合自然也被没收。

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县令还能够如此待他,心中也是感激不尽。

离职归乡的愁苦心情也得到了稍稍的缓解,但令他想不到的是,还有一件事情会接踵而来。

正好有一支从山西来的,在横穿陕西之后,想要再往甘肃镇方向北上,趁着北边战事未起,偷偷再做一笔生意的商队,毕竟风浪越大鱼越贵嘛,正好也在同一天住进了合县。

稍稍打听,就得知了杨博闻的这件事情,相互沟通过后,决定找上门去。

甘肃那边的路线,正是他们几家商贾合资“打通”的路线,光是水田就送出了二千多亩,没理由什么声气都没有,说断了就断了的。

加上以往他们已经走过多次,货物已经运到了这里,就算想要临时换路也来不及了,总不能就这么运回去。

“小黄掌柜,这件事情真不是老夫不想要帮忙,你看看老夫这屁股,就是被那曾铣打成这个样子,现在的甘州已经不是老夫能说话的地方了啊。”

心情刚有些好转的杨博闻,又被这些人勾起伤心事,一激动起来,想要从床上翻个身子,痛得眼泪水都流了出来。

“可我们的货物都已经运到这里了,总归要有个解决问题的法子不是?那萧大人那边呢,现在他还能不能说得上话?”

商队为首的小掌柜名为黄石,长得一表人才,见他年近花甲的年纪,落得这般下场,算不上有多么怜悯,但总归有些恻隐之心。

“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啊!”

“为什么?”

“你看老夫这个样子还不明白吗?现在新上任的甘肃巡抚是他曾铣的人。”杨博闻叹息一声,“曾铣这人你们应该也了解的吧,出了名的油盐不进的。”

“这曾铣究竟是什么牛人?我听说你们仇大人不是调回京城任职了吗,就能把他也弄走?”

黄石一听他这么说话,心中也是着急。

“我们当初跟你们仇大人的那边合作,可从来没有发生过似今日这种事情。”

“仇大人他......”

杨博闻刚想要埋汰仇鸾几句,却又听到外面管家将门板拍得“砰砰”响。

停下话头,让人打开门,杨管家面见喜色,冲进来在杨博闻的耳边低语道:“大人,天大的好事,仇大人在京中来信了。”

“真的?!”

杨博闻激动得猛然将头抬起,然后朝众人吩咐几声。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仇大人让人来信了,你们且出去等一下,让我先行接见他,指不定你们的生意就能有着落了!”

众人一听果然脸上愁意褪去不少,很快就退到了门口外边等候,传信之人遂被请进了屋子。

“几个月不见,杨大人怎么落得这般田地?”

为避免让锦衣卫知晓仇鸾的人往西边来,信件经过通政司审理之后,是走常规的方式送到了驿站的,到了转运的驿站之后,才由仇鸾的家丁仇七亲自传送,杨博闻他自然是认得的。

仇七就是一进屋子,就闻到了汗臭味、血腥味、还有一股恶臭味道混杂在一起,差点当场就要作呕。

“唉,”杨博闻叹气一声,看他伸手掩住鼻子,心中自是怒火中烧,但表面上还是一副满是期待的表情,“仇大人让你带了书信过来?快拿出来,让我看看。”

就这样,由仇鸾指派送出,经赵文华手中耽搁一日,先被送往了甘州,又折返回来的信件,终于传到了杨博闻的手上。

“这种信件你怎么这个时候才来,我都要卷铺盖回到家了。”

杨博闻看完信件上的内容后,方知道仇鸾原来是想要他策划煽动甘肃卫所兵丁反抗曾铣在边的所作所为,上面甚至还提到了嘉靖初年的甲申大同兵变,越发觉得一肚子怨气没处发泄。

“我家老爷让我过来之前,也不知道杨大人会遇到这种事情啊?!”

仇七并不知道信件中写的什么,只知道是对曾铣不利的事情,但从杨博闻现场的反应来判断,应该不是什么简单能做到的事情,赶紧帮着解释。

“再说了,杨大人被他曾铣害成这样,难道就不想让他的身上也痒起来?真就认了命,让他一直那么舒服?”

杨博闻一听到曾铣这个名字就恨得牙痒痒的,但眼下信上交代的事情,他已经没有职权在手,再也难以做到,但他忽然间想到了一个更狠的法子,当即对仇七说道:

“你回去告诉仇鸾,他让杨某办的事情,杨某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去办了,但杨某可以保证能让曾铣栽个大跟头,还请仇大人待杨某的伤势好了后,能拜托严阁老,帮助杨某起复。”

“当杨大人带话自然不成问题,可大人说的条件,小人……”

“你就将我的话原封不动带到就行了。”

仇七当即应是。

杨博闻挥手将仇七赶出去后,又让叫了管家进来,帮他准备好笔墨、信封和装封信件用的浆糊。

咬牙切齿的写下两封书信后,这才把黄石一人单独叫了进来。

“我现在写了两封书信,这一封你将货物北运之后,找人混进城中,想办法交给萧汉,他自然有办法再帮你们最后一回,记住是最后一回了。

也就是趁现在新上任的巡抚还没有办法完全掌握关口的情况,我已经做了所有能做的,日后你们若想要再从这边的关口走商,就只能另寻他法了。

另外,这一封交给与你们做买卖的蒙古官员。”

“交给蒙古官员?!”黄石刚想想要伸手去接信,忽然听到他的这句话,也被吓了一跳。

这种事情,就算用屁股去想,都能知道,不是什么好事。

“怎么?害怕了?”杨博闻把两封信件都抽了回来,冷声问道。

“送就送,有什么好害怕的?”

黄石转念一想,反正他们只是出货,即便是他杨博闻想要干什么坏事,也与他们无关,心中顿时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