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辅从庶吉士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6章 甘肃重镇 黑夜遇袭

合黎山。

月黑风高夜。

奔袭而至的蒙军,枪戟森立如林,车马络绎如川,有条不紊的进入了阵地。

他们尽量不去点火把,自然自己藏身于黑暗之中,从旗号可以看得出来,这次带兵的正是鄂尔多斯济农吉能。

他最终还是听从了手下建议,没有抵挡住诸多的诱惑,亲率了五千骑兵,经阿拉善右旗往西,潜入了合黎山山系,想要探一探明军的虚实。

“根据探马回报,城外的墩兵和夜不收都已经会被射下,明军城头上一切如常。”

中军位置,停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兵队伍,拥簇在一名年轻的将领身后,有人接探马的消息,奔马回报。

“再探!”吉能脸上无甚神色变化,只是冷冷的再说了一声。

“是!”兵士应声翻身上马,没有作声,只是策马而去。

看着探马远去,吉能的旁侧,亲信问道:“我们的探子已经跟着他们的商队进关,这么久都没见有什么响动,应该不会有事吧?”

“那些汉奴,给他们进关的机会,指不定都跑了,还能指望他们能给我们传消息?”

他们原先是有完整的计划部署的,派几名汉奴混入黄石的商队之中。

名义上是想要跟他们进关看今后交易的商货,实则上则是让他们如果发现城中有异样,能够洞察出这是个陷阱,便让他们在城中制作混乱,点火以狼烟给他们传递消息。

这时候没有消息传出来,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们原本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另一种是城中根本就没有什么陷阱,一切都是他们的可汗想多了。

旁侧另一名随从又问道:“那济农以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打还是不打?”

“当然要打,这么好的机会,那图纸上,就连甘州城中粮仓、器械仓库的位置都标得明明白白,不进去掠一通,怎么对得住他们的良苦用心?”

看着现在的情况越来越明朗,吉能也会心一笑,转身向亲兵发布作战命令。

“和硕齐乌刺听令。”

“待下一拨探马回来后,带一千重骑,一千轻骑,前去太平堡冲关,记住我们出战的目的是掳掠,并非与他们死战。

若是发现跟以往冲关之时的情况有什么不对,立即带人退回来,不与他们纠缠。”

“另外,若还能轻易破关,那便以重骑冲散他们的援军,轻骑快速完成堡城中的掳掠,城头引火领我们入城。”

“遵命!”乌刺握拳斜贴在胸前,领命而去。

不多时,甘肃镇西边的门户太平堡上,便可听如同闷雷忽然响起,堡城西北角接连发出震天的响声。

“鞑子又来了!”

不知是什么人忽然叫了一声,城头上的士兵顿时乱作一团,叫嚷喊喝,纷纷扑倒、奔跑,只为寻找躲避的地方。

乱糟糟的一片中,也就只听得了几声炮响,也不见城下有战马奔袭过来的动静,显然前面这几炮都只是为了调整距离,压根就没有射到城墙。

紧接着等巡城的把总将头轻轻抬起,稍稍扶正一些方才因为过于恐慌而狼狈扑倒,导致歪到了一边的头盔,想要从垛口处瞧一瞧外面的情况。

就此一瞬间,一颗石弹便从他们的头上呼啸而过,狠狠砸入后方的十几米开外的一处房屋上,木梁碎石横飞,尘烟为之大作。

地震一般的响动,吓得绑在马厩中的马儿嘶鸣不绝,拼命挣扎,试图挣脱缰绳的束缚。

接连着又是三四颗石弹接连砸落,城中屋舍又倒塌一片,依稀可听到安睡中的兵丁惨叫声混杂在剧烈的轰鸣声中,尘烟也夹带了一股血腥的味道。

“备战!备战!”

那把总已经学聪明了。

索性不再把头抬起来,匍匐在地下,一边叫喊着,一边爬进城楼,撞入人群之中,顺着阶梯迅速进入瓮城的内墙的站位。

一个堡城的兵力,按理有足足三千余人,但除去被编在后方营田的,和一些总兵报上去的空额,实额也就二千人上下。

如此换算下来,一名把总手上按理应该拥有的四五百兵力,也就变成了三百左右,人数算不上多。

进入瓮城中,将弓箭、三眼铳等一概远程武器拿上后,重新落位城墙的垛口和瓮城的暗垛中,迅速派人落位于城头的“将军”火炮发射位。

却见乌蒙蒙的夜色中,看不清鞑子究竟来了多少人,听得他们嗷嗷叫着,又不知道他们叫些什么。

后方瓮城之中,连绵不绝有被震天动静惊醒的明军步卒,拎着刀枪,匆忙整理着衣衫,牵着马,进入翁中,以骑兵在前,步卒在后列出歪歪扭扭的方阵。

一边还有守备喝喊着:“火铳手、弓箭手,迅速上城头布防!快,快!”

三眼铳的准度可控射程其实较弓箭要来的更短,需要等到敌人拉近了距离,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却见城门之外,遍地都是鞑子,寥寥几面旌旗,尘烟弥漫。

当先是一队近千人的骑兵,手持刀盾,身着厚重皮铁制甲的骑兵在前,善骑射的藏在其后,随着军官的号令发出,密密麻麻的箭矢铺天盖地而出。

与此同时,瓮城之上的明军弓箭手、火铳手也还以颜色,布置在城头上的几门火炮亦是闷声连连,火弹滚冲飞出,砸入鞑子散乱的骑军冲阵之中。

轰——

连片火炮震响,城门两侧延绵开去,十多门“将军”火炮声响彻云霄,火弹流星般炸落,效果却是寥寥。

反观蒙军,却是大多将箭矢往城头上有明火映出的人影处射去,思路和动作都十分熟稔。

箭矢入体,血肉横飞。

一时间,惨叫声、喊杀声、弓弦震动声、马蹄飞驰,种种声音汇合在一起,冲散了作战士卒心中的恐惧,让他们热血沸腾。

接连有弓箭手从垛口处惨叫倒下,一边挣扎,一边被人拖拽下去,又有新人顶替上来。

不多时,城头过道之上,便已经哀嚎一片。

“叫援,快叫援!”

驻城把总背靠着回首看了一眼,朝旁侧的手下踹了一脚,歇斯底里的叫喊。

“点火箭!”

“火铳手还把火铳抬那么高作甚?放烟火么?都给我往近处射……”

“近了,他们近了。”

一名兵丁急匆匆的从翁城内侧门中扑到游击将官面前,慌张问道:“守备,我们要不要开瓮城出去冲阵?”

“他奶奶的,怎么来得这么快,鞑子今趟来了多少人?”

“天色太暗了,看不清楚,按守城把总说话,难计其数。”

“这么多人,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收不到?城外的夜不收和墩兵都死了么?干什么吃的?”

守备怒喷一句,回看手下的这群兵丁,心中也似有千百只蚂蚁在爬,究竟是在出城作战,还是应该依城死守,一时拿不定主意。

心中又忍不住大骂:“都怪大同宣府的那帮蠢货,好端端的交易,杀人家使者作甚?”

兵丁顿时被问住,不知如何回答。

驻防守备想起自己前任因为英勇抗击,最终战死沙场的下场,咬了咬牙,当即定了心思,下令道:

“既然蒙军难计其数,以我们这些人如何冲阵?传令,迅速将城门加固,只要我们死守不出,他们久攻不下自然就会离去。”

“还有,往甘州方面,和南北卫所求援了没有?”

“求援的传令官早已经派出!”

守备转身吩咐道:“点火把,从城头上扔下去,将城外的环境映得亮堂一些,将所有弓箭手都派到城头上去,给老子狠狠的射他娘的。”

“轰!”

话音刚落,便听得城门处一声巨响传来,在那些轻骑的身后,三架撞车已经被推了上来。

“没得打了。”

话未说完,迎面遇上一颗划破夜空飞驰而下的,正正砸中瓮城中央的明军集结处。

落地滚动之时,躲避不及的兵丁被压死、砸死大片。

“撤!”

崩天裂地的一声巨响,几乎整个战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城门在撞车的几轮冲击下,应声崩开。

短暂的巨响之后,蒙军欢呼潮水般响起:“破城了!破城了!”

————

求援的传讯兵策马奔得飞快。

来到甘州城外,远远就挥动着令旗,向城头上的守卒示意,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径直入内。

不多时,便到了总兵府邸,几名侍卫当即领着翻身下马的传讯兵跑进府厅中,气喘吁吁的军报呈上。

“是你将蒙古军队引过来的?”萧汉听罢下意识就看向了黄石。

黄石在回程之中,因为想要对萧汉的通融表示一番感谢,顺带着再商议一下,日后还有没有别的法子可以大家一起发财。

突然被扣了一顶如此大的帽子在头上,吓得脸色大变,赶紧解释道:“萧总兵,这话可不敢乱说啊,你和我爹这么多年的关系,你还信不过我黄某?我引他们过来,可对我有一点好处?”

表面上这么说,心中却是在狠毒的咒骂:

“这蒙古鞑子也太不讲究了,老子这边刚进城,你他娘的紧跟着就来攻城,用得着这么着急?不就是多收了你们两成的价银......”

萧汉听得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黄石非常识趣的说道:“既然萧总兵有要事需要处理,那黄某就先行告退了。”

见得萧汉挥了挥手,他自起身行礼恭敬退下。

出到门外马车处,黄石一边上车,一边朝车夫吩咐道:“快走,即刻出城,去找商队汇合,我们今晚就回山西。”

“出了什么事?”

“鞑子打过来了,一会儿赶车别赶的太急,免得让人看出什么端倪。”

总兵府邸中。

萧汉满脸愁容的问道:“现在那边是什么情况,蒙古来了多少人?可守得住?”

“这个......”什么情况其实传讯兵压根就不知道,因为他在刚知晓鞑子来袭的时候就已经被派了出来。

“温温吞吞做什么?赶紧说!”萧汉刚坐下去,又从椅子上站起来,大声呵斥道。

“天色太暗了,我们难以看清鞑子的数目,估摸着......估摸着......有数千人。”

“又有数千人?怎么来则就有数千人?”萧汉心中十分郁闷,同时还有一种彷徨。

以往鞑子没少从他们甘肃镇的穿过,去往青海地区过去,按经验来说,守是守不住的,要不放他们过去算了?

若是杨博闻当这个巡抚,想来这个选择是毋庸置疑的,但眼下巡抚已经换成了张镐,此事他会如何处理?

萧汉沉思了一阵,当即朝侍卫吩咐道:“快备马,我们去找张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