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糖尿病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糖尿病(DM)是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致使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使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最后引起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以至衰竭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模式的改变,人寿的延长,糖尿病患病人数急剧攀升,糖尿病所引发的并发症对人类的危害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而成为第三号杀手。鉴于对本病知晓率低,约40%的患者未能及时被诊断,潜在健康人群中,已确诊的患者中60%没有得到控制。2019年国家糖尿病联盟(IDF)估计20~79岁人群有3.739亿人存在糖耐量受损(IGT),2030~2045年增长到5.784亿,IGT的患病率为6.9%。IGT人群中70%将转化为2型糖尿病。慢性高血糖可致严重的心、脑、肾、视网膜、下肢血管等病变,构成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21世纪糖尿病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行。我国拥有糖尿病患者超过1.14亿,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印度和美国分别列居第二、第三位。

WHO预计2005~2015年中国用于防治糖尿病及相关心脑血管疾病的经费高达5577亿美元,美国每年用于糖尿病的医疗费用为2500亿美元,可见,糖尿病给国家、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解决2型糖尿病流行的关键在于预防:美国糖尿病预防研究(DPP)27个中心临床试验证实加强运动、饮食控制可以减少50% 2型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是预防葡萄糖耐量异常者转化为2型糖尿病的关键;防治代谢综合征是降低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长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本书是在原著《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的基础上,删除了糖尿病的实验室诊断、抗生素的选用等非特异性章节,全面更新了体例、内容,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糖尿病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最新成果;临床部分增附病案。全书共38章,第1章至第5章主要介绍中西医糖尿病发展史、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研究思路和方法;第6章至第16章系统介绍中西医糖尿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诊断、分型、综合治疗、预防措施、教育及护理;第17章至第37章阐述糖尿病急性、慢性并发症的综合防治;第38章介绍本人从事糖尿病临床与科研的心得,汇集为“糖尿病中医辨证理论探索心得”,旨在启迪临床,拓宽科研思路,作为引玉之砖。

随着国内外对糖尿病基础研究不断深入与迅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为了适应临床、科研需求,拟在原著《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的基础上,纳入近代中医、西医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对部分章节进行调整、修改、补充和完善。

全书贯穿本人临床经验、科研思维,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促进中西医两套不同医学模式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以注重中西医病症范畴的统一,提高知识层面和掌握实用技能为主要目的。力求突出系统性、全面性、实用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新颖性。

由衷地感谢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曹洪欣院长的大力支持,在百忙中为本书作序。感谢苏诚炼主任医师全力以赴协助撰写。撰写过程中得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领导、内分泌科倪青主任、魏军平处长、胡东鹏处长及张润云、陈思兰、李鸣镝、陈世波等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龚燕冰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王洪武院长,广西中医药大学庞健丽教授及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的支持、关照、协助,使本书顺利竣稿,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感谢!

本书由本人凭借计算机为工具而撰写完稿,由于学识所限,计算机技能粗浅,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学者、同仁与广大读者不吝赐教,感激之至!

林 兰

2022年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