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刘景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7章 动向二

袁绍梦到了自己被过继给故去的叔伯,梦到了在墓边结草庐而居的清贫六年,梦到了结交党人清流,并为除宦奔走的岁月。

他梦到了自己辛苦谋划的袁家天下,却被横插一脚的董卓撕的支离破碎。

“皆往矣。”

袁绍的眼神恢复了清明。

他所谋划的袁家天下,其实更是他的本初天下。

拥有清流党人支持,隐隐有党人领袖地位的袁绍,绝对能在诛宦之后由清流掌权的局面中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须知,袁家本身并非对抗宦官的急先锋,甚至与宦官有私下的往来。

而有袁氏故吏和清流士人支持的袁绍,可谓既有里子又有面子。

在清流党人的支援下他可以架空袁术袁基,让袁家的门生故吏资源向自己集中,到时他不仅会是袁家的话事人,也是整个大汉朝廷的幕后推手。

可惜……

袁绍想到此,望了望长安的方向。

仿佛能望见那个令他恨得咬牙切齿的男人。

他的视线最终落在帐中的一根长矛上。

这是一柄制作精致的双头矛,矛头呈现柳叶型,一头大一头小。

此乃公孙瓒所擅长使用的武器,他曾经依靠此矛与乌桓作战,杀敌数十。

只不过界桥之战,公孙瓒跑得太快,把自己心爱的武器也给落下了。

袁绍当即抽出这双头矛,拿在手中挥舞了几下。

不过多久便大汗淋漓。

随后,他用矛头轻轻挑开开军帐的一角,让凉风透进来,顿觉舒爽。

走出帐外。

夜色凉如水,而地上,则绵延着数不尽的军帐,宛如海中的波涛,一直连接到视线的尽头。

想到此刻兵精将多,袁绍心中那想到董卓而升起的烦闷稍解。

因在军中,他袁绍即便作为一州之主,也要穿着铠甲。

这是一件在胸前的部分甲片上又覆了黄金薄片的襦铠。

袁绍没有配上披膊,毕竟不是界桥之战的时候,他不用真的上阵。

远处,一名传信的士卒,在侍卫的阻拦过后,掏出了携带的信件,由袁绍信重的侍卫转手传来。

袁绍接过后返回帐中,举起豆灯,借着火光看起了信上的内容。

一目几行的看下来,袁绍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这个阿瞒,怎的还是如此任性冲动!”

曹操评价袁绍好谋无断,而袁绍也认为曹操任性冲动。

两人是多年的好友,相互对对方的性格评价确实比较中肯。

曹操当初就在雒阳北部尉的位置上,直接打死了蹇硕的叔父。

重点是,北部尉没有直接执行死刑之权,需要向上级请示才行。

曹操如此做,就是擅杀之罪。

然而,别的士人对抗宦官,即便计划再周密,做的再完善,也依旧要被宦官以莫须有的罪名污蔑,轻的自己死亡,重的被夷灭三族。

按理说,曹操犯下这么明显的罪,肯定要被宦官他们咬着不放了,应该会有危险吧?

可惜,蹇硕他们在曹腾(曹操爷爷)面前就是小卡拉米。

人曹腾侍奉过四任皇帝,桓帝时就封侯了,还对灵帝有拥立之功。

什么叫大宦官啊?

蹇硕死了个叔父,其他宦官也都不敢动曹操,还得举荐曹操,把他升官外送,惹不起但躲得起。

宦官不法,而年轻的曹操更加轻视法度,毕竟后台太硬。

袁绍他们吸收曹操也有部分原因是为了借助曹家的背景。

曹操在袁绍的小团体中几乎起到一个保护伞的作用。

反观袁绍,赵忠只是说袁绍“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袁隗当即就为此斥责袁绍。

养名望和收死士是士人和豪强常做的,这都能被赵忠针对,甚至连袁隗面对赵忠的一句敲打都显得虚。

可以看到,说到门第和士族中的舆论地位,袁家确实高,但论政治实力,其实曹家更硬。

曹操在付出了充当保护伞的代价后,也作为家族转型的负责人,参与诛宦。

曹家转型,其实早就开始了的,曹腾先前就早早结好和提拔了一些名士。

后来曹操就经常被某些名士看好和结交,其实人家那就是为了还曹腾的恩情。

只不过,在政治漩涡中成长的袁绍和曹操,却难得成了真正的朋友。

袁绍出于朋友的真心,早就劝过曹操不要妄自尊大,任性冲动。

之前去冲董卓,把鲍信的弟弟送了,这次打黄巾,直接把鲍信本人给送了。

鲍信对曹操是很看好和亲近的,结果曹操两次兵败把这对信任他的兄弟给搭上,确实令袁绍难免感慨这位好友的任性冲动。

摇摇头,袁绍又想起一名,他和孟德共同的好友,许攸。

目前许攸就在袁绍帐下效力,当初在袁绍任命曹操为东郡太守时许攸就表示过担忧,曹操强大之后是否会失去控制。

袁绍当时的回答是,“孟德必不负我,正如子远不负我也。”

许攸,字子远,年少就与袁绍曹操交好,是袁绍的奔走之友。

他为袁绍的诛宦事业四处奔波和联系,当时宦官势力雄厚,即便有曹操做保护伞,但是万一来不及知会,也是会丢掉小命的。

可就算是这样的艰难时刻,许攸也没有背弃袁绍,而现在袁绍占据了冀州,情况稳定向好,许攸他们这些袁绍的元从,正是可以凭着功劳,开始享乐的阶段了,风里火里都挺过来了,难道要在这个时候背叛袁绍吗?

袁绍认为许攸不会。

而曹操,是由袁绍上表而成为东郡太守的,袁绍是曹操的恩主,而此时二重君主论是士人和高官们的普遍潜规则。

面对袁绍,曹操就必须呈现臣下的姿态。

除非,曹操突然就成了那位小皇帝的直属,只有皇帝这位明面上最大的规矩,才能让官场的潜规则失效。

可是,现在皇帝被董卓控制,曹操又是反董急先锋,又怎么会去投西面呢。

在袁绍的设想里,大汉的未来就只有这样:自己彻底解决掉公孙瓒,而此期间曹操作为自己的门户之犬,在东郡看住冀州的南面,等自己掌握冀州,吞并幽州并州后,再与曹操合流,统合关东诸地,并力西向,击败董卓。

袁绍一直清楚曹操的志向。

“或许,那时候,孟德也能完成他‘汉征西将军’的梦想吧,在我的麾下。”

那时候,袁绍会是当代的伊尹,大权在握,而曹操也可以攀鳞附翼实现他的理想。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

感觉到前路一片坦途的袁绍,心情舒畅地呼出了一口气。

可他永远想不到,天会变得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