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风云三国
仲尼与老黄在历经诸多波折后,终于踏入了这充满英雄豪杰与权谋纷争的“三国演义”世界。
仲尼慕名前往隆中,求见诸葛亮。在那清幽宁静的茅庐之中,仲尼与诸葛亮相对而坐,中间摆着一张古朴的几案,几上茶水袅袅生烟。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温和而睿智,率先开口道:“先生远道而来,想必对这天下大势有所见解。如今汉室倾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最为雄厚;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刘备欲兴复汉室,却力单势薄,不知先生如何看待?”
仲尼微微颔首,说道:“亮公所言甚是。曹操虽势大,但其为人多疑,且麾下谋士将领多为利益而聚,人心不齐。孙权承父兄之业,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刘备仁德布于四海,天下人心向之,若能善用谋略,广纳贤才,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诸葛亮目光一闪,问道:“那以先生之见,当如何谋取天下?”
仲尼沉思片刻,答道:“曹操势强,不可与之正面交锋。当以联吴抗曹之策,使孙刘联盟,共拒曹操。再者,当谋取益州、荆州之地,以为根基。益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荆州乃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占据此二地,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待时机成熟,便可北伐中原。”
诸葛亮微微皱眉,说道:“先生之策虽佳,但实施起来恐非易事。且曹操、孙权皆非等闲之辈,岂会坐视刘备发展壮大?”
仲尼微微一笑,说道:“亮公多虑了。曹操虽强,但北方未定,马腾、韩遂等皆为其患。孙权欲保江东,亦需借助刘备之力抵御曹操。只要策略得当,运作巧妙,必能成功。”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从天下大势到具体策略,从内政外交到军事谋略,仲尼凭借着其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逐渐在这场辩论中占据上风。最终,诸葛亮长叹一声:“先生高见,亮自愧不如。”
告别诸葛亮后,仲尼又前往拜访武圣关云长。关云长威风凛凛,手握青龙偃月刀,见到仲尼,抱拳道:“先生前来,所为何事?”仲尼恭敬地说道:“久闻将军义薄云天,威震华夏,在下特来与将军共论《春秋》。”关云长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说道:“甚好!吾对《春秋》亦有所悟。”
仲尼与关云长就《春秋》中的义理、仁德展开讨论。仲尼的见解独到而深刻,关云长不时点头,深感获益匪浅。最后,关云长感慨道:“与先生一谈,胜读十年之书。”
此后,仲尼决定全力辅助刘备匡扶汉室。他为刘备出谋划策,整军经武。在军事上,仲尼协助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精妙的战略战术。他主张以奇制胜,避实就虚,多次在战役中取得关键胜利。
内政方面,仲尼推行仁政,轻徭薄赋,鼓励农桑,使百姓安居乐业,为刘备的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积极招揽人才,为刘备的阵营增添了许多得力干将。
在仲尼的辅佐下,刘备的势力日益壮大。刘关张也在仲尼的帮助下,实力不断提升,不仅武艺精进,更在谋略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终于,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刘备成功占据了大片领土,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后,刘备兴兵北伐,在仲尼的精妙指挥下,一路势如破竹,直逼许昌。
最终,汉室得以复兴,天下重归太平。刘关张皆长命百岁,共享盛世繁华。诸葛亮也得以实现其一生的抱负,再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