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4章 马屁精海瑞
海瑞大声道:“臣以为,我大明朝的俸禄本来就很低,以臣为例,臣的老母现在已经回了海南,只有臣一人在京师之中,臣身边连一个奴仆也没有,买柴做饭都是臣亲手操办,可即便如此,臣也快揭不开锅了!更何况那些拖家带口的同僚!”
“厉害!果然是海刚峰,什么话都敢说!”其余的大臣们心里嘀咕着。
虽说海瑞之前一个劲地说要恢复剥皮实草之法让人心烦,可海瑞这一番话却是天公地道,说出了大家心里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大家心里顿时都感觉一震。
“臣以为,这些京官,都是我大明朝的栋梁,皇上要治国,朝廷要做事,都离不开文武百官,若是他们都拿不到俸禄,却指望他们清正廉洁,臣以为根本就不可能!”
海瑞说的大义凛然,到了这里,忍不住提高声音道:“臣以为,要提振百官的士气,必须在过年前将拖欠的俸禄一律补齐!”
海瑞一句话说完,凡是被欠了薪的文武们纷纷在心里点头,可是严嵩和徐阶却是皱起了眉头。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你海瑞一句话轻飘飘,收买了文武百官的人心,可是户部的银库已经见底,皇上说了半天只拿出三十万两内帑,若是按照你海瑞所说,这三十万两不用干别的了,光发放京官们的欠俸也不过刚刚够而已。
那河南河北的灾民呢?
“这厮志大才疏,迂阔难用!”严嵩心里,已经给海瑞下了定语。
“另外,臣以为,天下的百姓俱是赤子,眼望君父,平时,这些百姓们按时完粮纳税,供养朝廷百官,可到了他们遭灾的时候,朝廷怎么能不管?这不是要陷皇上于不仁不义吗!”海瑞梗梗着脖子说道。
“哎!虚名害死人啊!”嘉靖皇帝忍不住暗暗摇头。
海瑞这厮,先扔出一顶君父的大帽子来扣住自己,让自己无核可说,更堵住了百官的嘴。
若是百官有谁反对他的意见,那就是和皇上作对!
不得不说,海瑞这厮,真是牙尖嘴利啊!
嘉靖觉得有些绝望,这一顶大帽子扣过来,只怕自己的内库里又要少几十万两银子了!
心疼啊,肉疼啊!
内帑可是嘉靖自己的小金库,是嘉靖皇帝这么多年绞尽脑汁,辛辛苦苦攒下的私房钱。
“所以,臣觉得,河南河北的百姓一定要赈济,不但要赈济,而且朝廷应该帮助安置流民,给他们安排耕地,耕牛和种子,不然的话,这两省几十万的灾民,一旦闹起灾变来,可是要出大事的!以臣估算,这赈济灾民,差不多也要三十万两银子差不多了!”
嘉靖皇帝只觉胸口一阵剧痛,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
三十万两!
朕不但要赈济这些灾民,还要给他们地,给他们牛,给他们种子粮食!
所有的大臣也都瞪着眼睛看着海瑞,觉得海瑞是彻彻底底的疯了。
没错,海瑞说的每一句话都没错,官员的俸禄要给,受灾的百姓需要赈济,这都是应当应分的。
可是银子在哪呢?
虽说你海瑞说的都是大道理,可眼前最要命的小道理是,户部没钱,皇上挤了又挤,也不过拿出了三十万两的内帑来!
补发欠俸,救济灾民,这都是台面上光明正大的虚话。
只有三十万两银子,才是大家讨论的基础!
若是户部银库里的银子多的花不完,这话还轮得到你海瑞来说?
徐阶却是不说话,眯起了眼睛,按徐阶的想法,最重要的就是停了朝天观的工程,便可以省出七八十万两的银子,如此一来,虽然还不很够,勉强便可以应付过去了。
可是这话,自己实在不敢说,有海瑞说,那是最好不过了!
嘉靖皇帝心里叹了口气,不说话!
反正要钱没有,要命也没有!
老子是皇上,朕不说话,不出钱,看你有啥招?
而且嘉靖皇帝很怀疑,包大农包小友吹的牛到底做不做数?
那天包大农在自己面前说的天花乱坠,自己差点就信了,而且包大农拍着胸脯打包票说自己会去说服海瑞,保证海瑞在朝堂之上不找茬不骂人。
可今天,海瑞倒是不骂人了,可是居然直接盯上了朕银库里的银子。
算了,海瑞,你还是骂朕一通算了!
嘉靖皇帝心里这个郁闷。
不过在海瑞这厮面前装聋作哑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以前但凡海瑞一提到什么剥皮实草,嘉靖皇帝就直接起身逃走了,今天大不了再来个故技重施!
嘉靖皇帝刚要起身,就听到海瑞继续道:“臣以为,今年蒙古必然要入寇,所以加紧修筑修补北方边城要塞是刻不容缓,南方的倭寇也要加紧剿灭,江浙两省自来便是朝廷重要的财源以及粮食产地,只有尽快扫除倭寇,这富庶之地才能成为我大明抵抗北方蒙古的底气。这两项军费加起来,大概一百万两银子也差不多了!”
“一百万两……”兵部尚书脑海里脑补了那无数的银子,虽说心知觉得不可能,可是光是听一听也觉得很欣慰。
“哎!”
海瑞说到这里,徐阶也忍不住皱眉了,你海瑞到底在想啥,你脑袋里有屎吗?如今即便皇上肯停了朝天观的工程,加上皇上拿出来的内帑,也不过一百万两,可是你海瑞居然直接算出了一百六十万两的账目来?
讨价还价也要有个底线是不是?
你这样往死里抬价,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文钱也拿不到。
而嘉靖皇帝的鼻子都气歪了。
一百六十万两银子?这是要将朕的老底全部掏光啊!
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海瑞你这厮居然敢杀朕的父母,朕要诛你十八辈祖宗!
嘉靖皇帝已经在咬牙了。
可文武百官没想到,徐阶没想到,严嵩也没想到,甚至连嘉靖皇帝也没想到,他们到底都是小瞧了海瑞。
“臣以为,一年一度的花灯灯会,乃是难得的皇上与民同乐的机会,而且,每年这灯会,都会吸引无数小商小贩来做生意,这几天他们可以赚不少钱,若是停办了,这些人的生计可就断了!因此,臣以为,灯会不必撤办,这一项,也就是三十万两银子!”
“臣以为,皇上一心为民,便是要修长生,虽是臣不能苟同,然而咱们做臣子的,也要体谅君父的难处!所以臣觉得,皇上朝天观的工程,不能停!皇上的内帑是用于后宫的,这是惯例,咱们做臣子的,岂能打君父的主意?”
海瑞越往后说,声音越小,到了后来,脸也红了。
所有朝堂之上的人都忍不住抬起头来望着海瑞。
这个海瑞,还是前几天上书痛骂皇上的那个海瑞吗?
这马屁简直拍的太不要脸了,便是朝廷里那些有名的马屁精都自愧不如。
只不过大家都很奇怪,海瑞到底如何收场?
朝天观的工程不停,皇上的内帑不要,而且还要补发百官欠俸,灯会照办,赈济河南河北的灾民,拨款修筑边城要塞,支援抗倭将士,这杂七杂八加起来就是两百万两银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