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20:阿姐,肥水不可留外人田
皇城大街。
韵贵人褪去高贵端庄的打扮,取而代之的是一身二八年华的少女装。
她的眸子清澈明亮,再加上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少女颜值,看的叶无疆目不转睛。
“阿无,你觉得阿姐我长得好看吗?”徐晓韵满怀希望的问。
“好看,阿姐长得比皇后还要好看。”叶无疆一脸真诚。
不过他也确实没有说谎,徐晓韵的美不是那种魅惑天成,而是清新淡雅,气质出尘。
“那...你说皇上什么时候能宠幸我呢?”徐晓韵心里有点小紧张。
问自己弟弟这种问题,当姐姐的压力是很大的。
哦,你想被我睡.....叶无疆一本正经的抓起徐晓韵的手:
“阿姐放心,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就放心等消息吧。”
徐晓韵嫣然一笑,脸上涌起一抹绯红,转身朝着街上的几家高档丝绸店和首饰店走去。
叶无疆心里美滋滋,白嫖使我快乐。
……
夜幕降临。
叶无疆拿着布匹和首饰来到了婶婶家。
婶婶准备好了两个大肉包。
月光轻洒,为静谧的夜晚披上了一层柔和的银纱。
婶婶身着一袭简约而不失风情的吊带长裙,裙摆轻盈地拂过地面,仿佛夜空中最温柔的涟漪。
她的发丝随意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不经意地垂落在颊边,为她平添了几分妩媚与不经意的风情。
叶无疆忍住了想要一把推倒的冲动,矜持正经的坐在了桌边。
餐桌上,两盏精致的烛台散发出温暖而朦胧的光芒,将小小的用餐空间渲染得既浪漫又私密。
李茹坐在了叶无疆的身边,眼神中不自觉地流露出几分欣赏与温柔。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空气中已弥漫着微妙的情愫。
随着晚餐的进行,婶婶偶尔低头浅笑,或是轻启朱唇,分享着日常的趣事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思念以及寂寞。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婶婶,我觉得身子有点热。”
“我也觉得好热。”
“不如我们把衣服脱了吧。”
“好啊。”
“婶婶,我突然又饿又渴。”
“那你想吃什么?喝什么?”
“馒头和牛奶。”
李茹俏脸一红,贝齿轻咬,鼓足勇气欺身上前。
“来吧,温柔点。”
……
翌日清晨。
皇城郊外,碧波亭!
几架奢华的马车停在亭边,郊外惠风和畅,山峦起伏。
太阳高空挂,让人感觉有一丝炙热。稷下学宫的青阳居士就要出仕了。
儒家在大武朝的地位很高,每一个学有所成的儒生都会在日后成为大武朝的核心,分派到全国的各个地方。
青阳居士学识渊博,能够被皇上重用,成为地方的领袖,也是他平生的夙愿。
学宫先生们击节而歌,学子欢欣鼓舞,心中纷纷以青阳居士为榜样,都想以后成为像他一样有用的人。
亭子里,有三位老者对坐饮茶。
青阳居士身穿一身白袍,意气风发。
他名叫杨清,为了跟自己的名字相呼应,自己给自己取了一个号为青阳居士。
他本在先帝年间就已经高中状元了,但是其学问很高,为了培养更多的接班人,他选择了致仕,回到稷下学宫认真教书,二十二年的时间,桃李满天下。
如今的他,早已经是天下闻名的大儒。
二十二年后,他终于得偿所愿,门生遍地,自己也终于出仕,去追寻心中的那一抹平静。
真正的治世之能臣。
而另外两位也是有着旗鼓相当的身份,先不说在稷下学宫的身份,光是对外的名声,就已经一点不输给青阳居士。
一身灰袍,白面书生气的叫李太白,是大武朝数一数二的大国手,自称棋道天下第一。
可在五年前,他主动向当朝丞相长孙无忌手谈三局,输得一塌糊涂。
从此发誓不再下棋。
穿青衫的叫张良,是兵法的集大成者,早年所著兵书《兵法奇谋》至今都是武朝将领的手中读物。
据说张良的兵法造诣堪比丞相。
亭外站着一群送行的学子,都是稷下学宫颇具潜力的学子。
昌平公主就在其中。
“一会儿我们要给杨清先生赠诗,要是写得好,给他留一个好印象,以后我们也可以官运亨通。”其中一个儒生压低声音道:“公主,你可是代表了皇室,准备好了吗?”
我的下人们已经帮我搜罗好了,其中还有一篇堪称绝世之作....公主望着亭内,声音淡漠道:“随便写了一首,郭嘉,你也太功利了点。”
“公主,此言差矣,你是皇室宗亲,不像我,需要靠自己才能争取一个功名,你不需要功名。我这是为自己经营,为自己铺路,只想更好的为我大武朝奉献自己的力量。”
不过他似乎是知道公主平日里不怎么钻研学问,知道她诗词不好,所以也就没多说什么了。
“郭嘉说得对,今时不同往日,若是想在今后的局势中站的一席之地,就要变通。”另一位学子插嘴进来。
被人认同的郭嘉心里很是得意,看向昌平公主道:“你要知道诗词有着独特的魅力,一首好的诗词,是可以传世的,传送千古那种。”
传世也轮不到你,本公主手上的这首才是真正的王炸....昌平公主斜睨了郭嘉一眼,随后淡淡道:“那你加油!”
郭嘉诧异的看着昌平公主,竟然没有数落他?
李太白叹息一声:“杨兄,你当年要是早点出仕,如今早就可以比肩当今丞相了。”
青阳居士笑而不语。
“李兄所言甚是。”兵法大家张良抿了一口茶:“杨兄此去,当为民请命。”
闻言,青阳居士昂首挺胸道:“杨某必不负二位之期望。”
李太白一声叹息道:“如今这朝堂只知道媚上欺下,玩弄权谋,我大武泱泱大国,如今竟是这般弱小。”
青阳居士沉声道:“放心吧李兄,我此去,为我稷下学宫开疆拓土,为重振朝纲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我稷下学宫学子奠定根基,相信后来的年轻人一定能够力挽狂澜,还我大武朝一个太平盛世。”
李太白和张良相视一笑,随后后者扭头,看向亭外的学子:
“好了,到你们赠诗的时候了,谁先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