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6章 落叶归根
李斯走出宫门一段距离后,随即拐入一条僻静的小巷,确认四周无人跟随,便折返回宫。
他在敲打完卢阳等法家官员后,表面上泰然自若,步履坚定地朝着宫外走去,实则那都是他故作为之。
并且,刚才敲打卢阳等法家官员的举动也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他早有预谋之事。
陛下决定推行“内儒外法”治国之道,便知晓朝中法家官员一定会反对此事。
昨日便让他全权处理朝中法家官员的反对事宜。
因此,为了确保“内儒外法”之策能够顺利实施,李斯才会出面敲打和提醒卢阳等法家官员,让他们莫要自误。
少时,李斯轻车熟路地来到了皇帝的书房外。他轻敲房门,得到允许后,方才推门而入。
书房内,嬴政正坐在案前,审阅着一份份奏章。
见到李斯来了,他没有丝毫惊讶,反倒像知道李斯一定会来一样。
嬴政轻轻指了指案桌左前方的椅子,示意李斯坐下。
“如何?卢阳等法家官员反对之事,可处理好了?”嬴政目光锐利,直视李斯。
李斯俯身行礼,恭敬地回答:“陛下,臣离开宫门后,已按照陛下的旨意,对卢阳等法家官员进行了严词警示。”
嬴政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满意,他轻轻点头,示意李斯继续说下去。
“臣相信,经臣的严词警示,卢阳等人必然会明白‘内儒外法’之事已是定局,已无法更改......”李斯语气坚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臣相信,他们短期内不会再有所动作。”
末尾,李斯又补充了一句:“但为了以防万一,臣会继续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不会让他们干扰到内儒外法的推行。”
“好!”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若他们仍要自误,朕允许你先斩后奏。”
李斯听罢嬴政之言,心中一凛,知道这是陛下对他极大的信任,也是对他极大的考验。
他沉声应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嬴政收回目光,转向了另一件事:“赵实封赏之事,如今已完成了第一步。后续封赏等土豆成熟后再作打算。”
“倒是有一件事可以现在就开始准备了。”嬴政说到这,停顿片刻,随后目光直视李斯,道:“李斯,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增加赵实对大秦的归属感。”
李斯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陛下,赵实乃是后世之人,并非天然的大秦,对大秦的归属感不强烈。
若要增加他对大秦的归属感,臣以为可以从‘落叶归根’这方面去入手。”
“落叶归根方面入手......”嬴政听罢,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眼睛闪过一丝光芒,抬头看向李斯开口说道:“你的意思是让赵实在大秦生根?”
李斯微微点头,答道:“正是如此,陛下。赵实虽是后世之人,但人心皆有所属,若能让他在大秦生根发芽,自然会对这片土地产生深厚的情感。”
嬴政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他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开口问道:“李斯,你所说的让赵实在大秦生根,具体有何良策?”
李斯沉思片刻,答道:“陛下,要让赵实在大秦生根,臣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联姻,二是封地,三是教育。而其中,联姻最为直接有效。”
嬴政眉头微皱,问道:“联姻?你是打算将皇室女子许配给赵实?”
李斯微微一笑,道:“陛下英明,正是此意。赵实虽是后世之人,但他的才能无人能及,想来陛下也想赵实心甘情愿地为大秦的繁荣昌盛施展其才能。”
嬴政轻微地点点头,他确实有这样的想法。
李斯见状,微微一笑,继续道:“虽然现在赵实也在尽心的为大秦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但是他终归不是大秦人,心里肯定有芥蒂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得知自己身处大秦后会有逃离的想法。
若想让赵实心甘情愿的为大秦施展才能,必须让他在大秦生根,等他在大秦生根了,自然就对大秦有归属感。
如何才能让赵实快速在大秦生根呢?那么让赵实在大秦成家立业无疑是最快的办法。”
李斯停顿片刻,缓一缓后继续道:“联姻既可以达成让赵实在大秦成家立业的目地,又可以让赵实与皇室绑定在一起。
届时,赵实自然会心甘情愿地为大秦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嬴政听后,觉得甚是有理,他沉默片刻,道:“皇室女子众多,你认为哪位公主适合赵实?”
李斯答道:“陛下,公主众多,各有千秋。但臣以为,华阳公主最为合适。她聪明伶俐,品貌双全,且与赵实年龄相仿,堪称良配。”
华阳公主嬴阴嫚,嬴政最宠爱的女儿之一,她聪慧且多才多艺。
嬴政点点头,表示同意:“华阳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不过,赵实是否会接受这门亲事,还需你去试探一下他的态度。”
李斯俯身行礼,道:“臣遵旨。陛下放心,臣一定会妥善处理此事。”
……
当日午后,嬴政与李斯商谈完毕,便微服出宫,亲自前往涼山村。
一来是为了将封赏给赵实的黄金百两和良田千亩的凭证亲自交到他手中,二来也是想亲眼看看土豆的种植情况,以了解这个后世之物在大秦的适应性。
嬴政换上了一身便服,只带了几个贴身侍卫,轻车简从地离开了皇宫。
李斯则先行一步,安排好了一切,确保沿途的安全。
抵达涼山村时,太阳开始向西斜,金黄的阳光洒在田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嬴政和李斯步行进入村庄来到开辟种植土豆的田地时,见到赵实正带领着农政司的官员忙碌于田间,指导他们如何种植土豆。
嬴政走到赵实身后,轻声唤道:“先生。”
赵实回头一看,见是嬴政,不禁吃了一惊,连忙跪下行礼:“陛下,您来了!”
嬴政扶起赵实,微笑道:“朕来看看你,也来看看这土豆种植得如何了。”
赵实领着嬴政走到田边,指着一片已经翻耕好的土地,说道:“陛下,您看,这片土地已经准备好了,半亩的土豆种子即将播种完毕。”
嬴政听后,兴趣盎然,他脱下鞋子,卷起裤脚,下地亲自瞧了瞧。
脚下的泥土湿润而柔软,嬴政蹲下身,用手抓起一把泥土,感受着它的质地。
“赵先生,这土豆种植后,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吗?”嬴政问道,眼神中透露出对土豆的重视。
赵实回答道:“陛下,土豆种植后,首先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发芽和块茎形成期,水分是关键。
其次,要注意除草,土豆田间的杂草会与土豆争夺养分和水分。
最后,就是施肥,土豆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肥料,以促进块茎的发育。”
嬴政点头,继续追问:“那如何判断土豆是否成熟,可以收获了?”
赵实耐心解释:“陛下,土豆的成熟一般是在开花后15到20天,当土豆的叶片开始枯黄,块茎的大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收获了。
不过,陛下,这土豆的收获也有讲究,不能在雨后或者土壤湿润时进行,以免土豆块茎在搬运过程中破损。”
嬴政听得很认真,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对赵实说:“先生,您真是博学多才,朕相信,在你的带领下,土豆的种植一定会成功,为大秦带来丰收。”
赵实谦虚地回应:“陛下过誉了,这都是草民应该做的。草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确保土豆种植成功。”
此时,太阳已经西沉,天边泛起了晚霞。
土豆种子已经全部播种完毕,农政司的官员们正忙碌着覆盖土壤,为土豆的生长做好准备。
嬴政看着忙碌的众人,心中充满了期待。他对赵实说:“赵先生,朕今日来此,除了观看土豆种植,还有一事要告知于你。”
赵实疑惑地看着嬴政,不知道嬴政葫芦里要卖什么药:“陛下请讲。”
嬴政抬手示意,一旁的宦官立刻会意,从随行的箱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份金黄色的文书和一块沉甸甸的金牌,捧着走向赵实。
赵实看着宦官手中的物品,心中有些不安,不知道这是何意。
他谦卑地俯首,等待嬴政的指示。
嬴政接过宦官手中的文书和金牌,面对赵实,严肃地说道:“赵实,你自后世而来,为大秦带来了诸多新知、革新之物,为大秦繁荣昌盛做出巨大功绩,朕心悦诚服,特此封赏。”
赵实听后,发现嬴政原来是要奖赏于他,他还以为什么呢。
随后,他连忙跪地,在接旨前想到了电视剧里的大臣在接受皇帝封赏时要故作谦虚推辞的剧情。
于是他也学着推辞道:“陛下,草民何德何能,敢受如此重赏?”
嬴政见状立即扶起赵实,语气坚定:“赵实,你的才能和贡献有目共睹,朕岂能视而不见?这百两黄金,是朕对你的一番心意,你务必收下。”
赵实闻言,接着便利索地接过金牌和文书。
他打开文书,只见上面用工整的小篆写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赵实忠心耿耿,才学出众,特赐黄金百两,良田千亩,以表彰其功勋,钦此。”
赵实看完文书,再次跪地,按照电视剧里的情节,谢恩道:“陛下隆恩,草民无以为报,唯有肝脑涂地,为大秦效力。”
嬴政扶起赵实,微笑道:“先生,朕期待你为大秦创造更多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