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圈阅的艺术,一字之差的讲究
为了做好这次步行街的拆迁工作,院里把精兵强将都抽调过来,协助指挥部工作。
这天刚上班,还没等易辉上楼,就被邹为盛给一把拉住。
“易辉,等会龚院长过来,多注意点。”
龚民声平时很少露面基层工作现场,只有比较重大的场合,才会显露行踪。
“多谢邹哥!了解。”
越是年轻领导,对于细节上的关注就越高。
心气高,见不得下属有什么明显的错漏。
不到九点,甄益民开着他那台二手奥拓,后面跟着台红旗,开进了指挥部的院子中。
车刚停稳,甄益民迅速推开车门,一溜小跑来到红旗车前,毕恭毕敬的站好,等着龚民声下车。
易辉站在二楼,目睹了这一切。
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和龚民声接触,能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取决于等会的表现如何。
院里几位审判委员会的成员陆续抵达,跟在龚民声身后,踏上楼梯。
“易辉,一会儿如果龚院长问什么问题,斟酌着回答,别太直接。”
虽然易辉办事沉稳,但年纪摆在那里,万一有个把握不住,很容易造成误会。
邹为盛再次叮嘱了一句。
临时法庭设在二楼,分为办公室和简易法庭。
办公室是通间,进门之后一览无余。
“同志们!龚院长百忙之中过来看望大家,大家赶快欢迎!”
甄益民人未至,声先到。
算是给里面的人提个醒,免得让上级看到什么不该看的行为。
龚民声今年35岁,典型的实权少壮派人物,顶着个光秃秃,锃光瓦亮的大脑门,一看就显得非常智慧、强力。
“各位同仁!”
进门之后,龚民声迅速站定主位,洪亮的声音响起。
邹为盛领着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迅速起身,开始鼓掌。
这个时候要随大流,万万不可标新立异,易辉跟着站起,拍手应和。
“大家辛苦了!”
刚说完第二句话,掌声雷动。
龚民声很满意这种效果,双手抬起,朝下虚压。
“同志们的工作热情,都十分饱满!精气神保持得非常好!虽然这边条件简陋,但区委区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需要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去体现,去落实,去执行!”
这个时候,要做出认真聆听状,配合领导发言。
“这次我代表院领导、审判委员会前来现场看望大家,希望各位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切实、踏实、扎实的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克服困难,不畏艰难,认真负责,协助指挥部快速处理好拆迁工作中的问题,做到无遗漏,无差错,无抱怨。”
“同志们!有没有信心?有没有决心?有没有恒心?”
不愧是领导,开口就像是作报告一样,还用设问收尾,让易辉好一阵恍惚,误以为到了什么培训会场。
“有!”
办公室里也不过寥寥七八人,但回应的声音,气势惊人。
龚民声笑容满面的在室内来回走动了一番,和每个人亲切握手,以示鼓励。
“你就是易辉吧?小伙子不错嘛!高高大大,一表人才,很能代表我院的精神面貌。”
过目不忘的本领不弱。
“龚院长好!”
被人热情的拉住双手,自然要给予回应。
“易辉现在由谁带?”
龚民声扭脸问向甄益民。
“目前邹为盛带。”
甄益民靠拢过来,沉声回答。
“小邹啊~现在手头上有些什么案子?今天我过来,不但是为了看望大家,也是现场办公。手里有什么需要审批的文件,集中拿过来,今天我们也来个快速处理。”
松开易辉的手,龚民声找了张桌子,大马金刀的坐了下去。
一旁的甄益民赶紧递过去一支笔。
“易辉,把你手头上那两份卷宗拿给龚院长批阅。”
邹为盛有心让易辉在院长面前露露脸,开口吩咐道。
拿起桌上两份卷宗,易辉翻到判决书那个部分,摆在台面上。
龚民声默不作声,翻阅起了整份文件,显得颇为严谨仔细,不放过每一页材料。
领导办公的时候,最忌讳有人开口打扰,以免打断了思绪,现场鸦雀无声。
翻看了大约十来分钟,龚民声拧开笔帽,开始在空白处,笔走龙蛇。
易辉离得最近,看到龚民声在第一份卷宗上签下大名,然后仔仔细细的画了一个完整的圆,作为结尾。
上辈子的工作积累,易辉明白这就叫圈阅。
圆圈越圆润,表示领导越认可。
但也有例外:如果圆圈画得太大,就意味着还有商榷的空间,需要单独请示。
第一份卷宗批阅完成,易辉上前拿起合拢,回身摆在办公桌上,这个案子可以准备结案报告了。
仿佛刚才看卷宗,耗费了巨大的精力,龚民声扭了扭脖子,才开始审阅第二份。
这次耗费的时间更长。
时而眉头紧皱,时而一脸严肃,把整个现场的气氛弄得异常紧张。
邹为盛有些把握不准,生怕有什么令对方不满意的地方。
“这段判决词为什么会用这样的开头?”
龚民声指着判决书上【判决如下】那一段问道。
正好是易辉当初鬼使神差,写下一段话的离婚案子,邹为盛觉得那个开头非常新颖,一字未改用了上去。
“龚院,案子是这么个情况……”
邹为盛走过来,开始向龚民声介绍案情。
甄益民心里有些急,生怕这种突破常规的遣词造句,惹来上级的不快,正准备出言批评一番。
“很不错!有理有据,合情合理,还是年轻法官有创新意识,在法律框架允许范围之内,能和当事人共情,充分体现了我们作为法官,人情味的一面,值得大家学习、参考、借鉴!”
没想到龚民声会当众表扬,甄益民差点措手不及,幸亏嘴不快,否则很容易下不了台。
“龚院长,我可不敢贪功。这段判决词的开头,是易辉所写,我觉得不错,照着这个思路写了出来。”
邹为盛这人能处,有功不贪,这样的机会,还拉易辉一起。
“哦?没看出来我们院里的实习生,还有这种格局。易辉,你很不错!年轻人的朝气,都体现在这段判词上了,好好干!”
领导说话,艺术性至少三四层楼高,如果不是易辉从后世回来,指定会热血沸腾。
龚民声提笔就写:同意。民声,1997年12月11日。
这种落款方式,易辉同样清楚。
少写了一个姓,表示心情很好,这份判决书将成为下次研讨会议上的范本,代表了一种认可。
一字之差,在外人看来,没有任何区别,只有跟在领导身边的人,才能看出来讲究。
体制内从来不缺乏这种门道。
等易辉将第二本卷宗收好,龚民声也把笔帽套好,代表着今天的现场办公,正式结束。
甄益民脸上堆着笑,显得有些谄媚。
“龚院辛苦了!为盛啊~一会儿你去安排下,龚院还有各位领导,中午在这边吃工作餐。”
邹为盛点头回应:“明白!”
“易辉啊~中午一起吃顿便饭。我妈昨天还在问:她老邻居的儿子现在怎么样了,正好趁着今天了解了解。”
工作时间结束,表面上是平易近人,其实也算说给在场的几人听。
“好的,龚院长。”
放在其他人身上,领导的这种和声细语,简直让人受宠若惊,可易辉心里很清楚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