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将夜魔宗开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8/53182028/b_53182028.jpg)
第46章 坦白
大唐帝国很强大。
历朝历代的皇帝,却未必都是明君。
千年的时间长河里。
无数次的出现这样一群人,义军。
他们并非生来热衷于抗争与动荡,而是被残酷的现实逼到了绝境。
因吃不饱饭而聚集在一起,走上了一条反抗之路。
封建王朝的弊端,一直都在影响着这个国家。
土地兼并,赋税加重。
各种枷锁压在老百姓的肩头,农民们辛苦劳作一年,收获的粮食却被官府和地主搜刮一空,留下来少的可怜,遇上灾年,庄稼歉收,那微薄的收成便难以维持生计。
起义掠夺,便成为了唯一的路子。
谁都知道这是一条不归路。
陈凡穿越前的世界,便有无数这样的例子。
陈凡之所以想帮助义军。
有两个原因,首先义军并不是一群无脑抢掠的强盗,他们已经有了独立作战能力,头领继承了先辈的意志,想要改变老百姓生活,他们想要整治贪官污吏,对抗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
其次,大唐的商业处于一个饱和期,想要快速的突破就要另辟蹊径,扶持义军对抗世家大族,可以起到一个不错的效果,大唐混乱起来,红星商会也可以趁机做大做强。
陈凡也存了一丝怜悯之意。
义军也只是想要活下去他们并没有错。
陈凡和司徒郎一番商议之后,敲定了一个方案。
司徒郎提议,将红星商会摘出去,建立一个空壳商会援助义军,同时安排人参与义军的政治规划,从义军内部影响,让他们对抗世家。
他手中刚好有这样的人才,去做这件事情。
司徒郎越来越佩服陈凡,修道奇才也就罢了,竟还能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
思路很简单,许多人都能想到。
但谁又敢冒着天下之大不违,去做这件事情呢。
敢想敢做的只有陈凡了。
两人商议的过程中,下人来报,四公主李渔来访。
陈凡跟着司徒郎离开密室。
李渔见到陈凡,颇感意外。
唐人宁缺,胜过了西陵光明之子,她的心中生出许多自豪感,这是对陈凡亲近西陵不会有好下场的最好证明。
李渔来找司徒郎,是要找一批工匠修缮府邸,同时购置一批家具。
司徒郎根据陈凡曾经的建议。
研究出很新式的木质家具,深得长安城里大户们的喜欢。
这些家具属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所以李渔找来了司徒府。
李渔和司徒郎谈罢了生意,然后邀请陈凡饮宴。
宁缺成为了书院的十三先生。
一时间风头无两。
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交谈的热点话题。
人们经常会把,宁缺和王腾,两个名字联系起来。
相较于西陵的客卿。
唐人更喜欢书院的十三先生。
书院二层楼,是大唐不可知之地,也是无数人心中幻想的圣地。
即便是李渔,她心里也生出过拉拢之意。
只不过,人们把宁缺的名字和王腾两个字联系起来,争锋相对,李渔只能放弃了宁缺。
书院后山不干政,这是规则。
“王腾,你看到了吧,这就是书院后山的魅力,你当初如果进入了书院后山,会比宁缺更加的荣耀,你有没有后悔。”
陈凡呵呵笑着,敷衍说道:“羡慕也没用,我已经做出了选择。”
李渔听出了话外之音,不再提书院,说起一些她的境况,朝堂上的糟心事,还有手底下官员的贪腐问题,管也不好,不管也不好,她时常感觉自己成为了一个助纣为虐的坏人。
她的公主府上养着一群在大唐吸食骨髓毒瘤,可她偏偏没办法处理这些人,她的公主府需要这些力量的扶持,她还需要给她不争气的弟弟一个争夺王位的机会。
话语中拉拢之意溢于言表,陈凡跟着打哈哈,也不做什么明确的表述,他知道自己在长安城的清闲,享到了头,该到了离开的时候。
李渔得知了他在长安,必是经常上门烦扰,陈凡又没什么借口回绝这位大唐的四公主。
洪三才提议,让刘志去青山郡教书。
陈凡和刘志刚好同行而去。
马车上,刘志道歉说道:“很抱歉,打扰了你们的平静。”
刘志不喜欢欠人什么,他这一辈子也没欠过别人什么。
上一次,为了卓尔的伤。
他来到长安城,找陈凡借银子。
这一次,为了卓尔能逃走,他一人独自来到长安城,进入那些人的监控中,又走进了王家府邸。
是为了还银子,也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给卓尔争取更多的时间。
宁缺在长安城杀人。
卓尔去了土阳城杀人。
都是仇人。
马车上,刘志讲述起关于卓尔的故事。
一个非常老土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少年……
陈凡听了,笑道:“这么说,卓尔算是我的小师弟喽。”
刘志眼中挤出泪水,一个劲的说着对不起,不是有意隐瞒,实在是魔修的身份惊世骇俗。
陈凡没有芥蒂,刘志的心里却是更加的不好受。
不管是陈凡,还是洪三才,听了这个故事之后,都没有生气,对他始终保持着一份信任。
和洪三才一样。
刘志作为一个普通的道门教徒,他的人生充满各种奇幻色彩。
诸国游历,给凡人传道,是他们作为道门教徒的使命,他的前半辈子一直在做这件事情,只是其中的一段时间,和洪三才交汇在一起。
和大唐的情况类似。
道门的本质并不坏,只是有越来越多的坏人坐上高位,使得昊天道看起来混乱不堪。
类似刘志、洪三才这样,不愿同流合污者,大有人在。
青山郡的官道上,陈凡遇到一个熟人,一个在西陵神殿藏书楼认识的熟人。
一心求道无所得的舒念。
祖上几代,都在求道,他的爷爷,他的父亲,一直在追求修行。
传到了舒念这一代,依旧。
可惜不管再如何努力,都是徒劳无功。
“王先生,真的是你,能在大唐见到你,真的太好了。”
陈凡走下马车,说道:“舒念,想不到你来唐了,我要好好的尽地主之谊。”
马车上多了一个人,却不显突兀。
反倒是让陈凡和刘志之间尴尬的气氛缓解。
三人聊的火热。
诸窍不通,又无大修行者相助,真的无法成为修行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