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路随人茫茫(求追读支持!)
宁采臣一边说一边回头去看,却看到烟雨朦胧的身后,周崇面不改色,昂然迈步。
雨滴落在周崇的身上而不打湿衣裳,竟然顺着衣角直接滑落在地上。
在一片雾气缭绕之中,周崇宛如仙人一般。
“周兄真乃神仙中人!”
周崇的脸上红扑扑的,略微有些兴奋。
他刚才试了一下,竟然能通过掌心的金光将法力覆盖至全身,从而隔绝了雨水。
这种曾经只在仙侠电影里面见过的手段,如今周崇却能随意施展,难免让他觉得有些兴奋。
兴奋得让他放声高歌:
“人生路,美梦似路长……”
“路里风霜,风霜扑面干……”
……
“一丝丝梦幻般风雨,路随人茫茫!”
周崇的歌声在法力的加持下,声音显得更加激昂洒脱;
听在宁采臣的耳朵里,只感觉忽远忽近,如同梦幻。
歌词应景,同时腔调之中似乎有古韵,让人听了觉得意味深长,不像是人间的篇章。
“周兄的歌声真好听,如此潇洒的语调词句,完全不像是滚滚凡红尘之中该有的……”
宁采臣小声的嘟囔着。
一旁的聂小倩心疼他浑身上下被雨打湿,小声催促道:
“高人他有道术在身,自然是不怕这点风雨的。宁公子,你可是肉体凡胎,千万别受了风寒,还是快些走吧!”
“没事,我的身子骨好着呢!”
宁采臣笑了笑,让聂小倩放心,也不再担心身后的周崇,一心往前赶路。
转过了前面的山腰,水流湍急的白江就已经出现在宁采臣的眼前。
此处急转直下,不过一里路的路程,就有一处渡口。
渡口旁边有大石,上面刻着三个字“张家渡”。
“太好了,终于到了!”
宁采臣看见这块大石头,心里就有了底,于是继续加快了脚步往山下走。
只不过从来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尤其是此时又是雨天,山路泥泞湿滑,宁采臣急切之下竟然踩了空,顺着小路连滚带爬滑出去好长一段距离。
聂小倩漂浮在一旁,又帮不上忙,心里只能干着急:
“宁公子,你没事吧?”
“不打紧,不打紧!都是常有的事情,还好坛子没有破。”
满身泥浆的宁采臣顾不上自己身上的脏污,而是最先关心怀里装着聂小倩尸骨的坛子,有没有被这一跤跌破。
亲眼看到坛子完好无损之后,宁采臣这才松了一口气。
也得益于他这一路连滚带爬,渡口旁的小屋已经近在眼前。
“你真是个呆子……”
聂小倩看着他脏兮兮的样子,还在一脸傻笑,语气里一半是怪罪,一半是心疼,但更多的却是一片甜蜜。
这一人一鬼在雨中深情凝望彼此,眼中含情脉脉,似乎都忘了,此刻还坐在雨中的泥地里。
还是一位老伯推开小屋的门,这才打破了暧昧的氛围:
“哎呀呀!你这个书生走路怎么这么不小心?下雨天下山,也不知道慢点走!”
“有没有摔疼啊?你看看你这一身湿的,快进来烤烤火驱驱寒!”
有生人在场,聂小倩立刻便隐去了身形。
直到这时候,宁采臣才觉得身上有些疼,不好意思地朝老伯笑了笑:
“多谢老人家关心,都是我不小心……哦,对了,我还有一个朋友在后面……”
宁采臣时候才想起来,身后还有一个人。
他回头要去找身后的周崇,却发现身后朦胧的雨雾之中已经没有了周崇的身影。
没找到人的宁采臣一脸的疑惑:
“诶,周兄人呢?明明刚才还在身后听到他的歌声……”
“你说的是那个,穿的跟叫花子似的年轻人吧?他早就到了,就在里面喝姜汤。”
“也是怪了,这雨声这么大,他也没开门来看,怎么知道你已经到了?”
“如果不是他提醒门外有人,老汉,我还真没发现!”
老伯让开身形,宁采臣才发现周崇已经坐在了里面,正用粗瓷碗喝着刚煮好的姜汤。
“宁兄,你侬我侬完了吧?还不快进来喝点姜汤驱驱寒,这可是老伯刚刚熬好的。”
“周兄,你明明在我后面,什么时候跑到我前面去了?”
宁采臣甩了甩衣服上的水,这才慢慢地走进屋子里,一屁股坐在了火堆旁烤火。
湿透的身子让他冷得有些瑟瑟发抖,周崇非常及时地把一碗姜汤送到他的手边:
“给,赶紧喝吧!什么时候?当然是你们俩说悄悄话的时候。”
“那也不对,我明明没看到你从我面前走过……”
宁采臣接过温热的姜汤猛灌了几口,这才让湿透了的身子感觉到有些暖和。
他心里还在奇怪,但一想到周崇是身怀道术的世外高人,就是出现再奇怪的事情,也不觉得有什么意外了。
“真是奇了怪了,你们两个明明是一起的,怎么还会一前一后?你这个书生淋成这样,还摔成这样,他怎么身上连点水都没有似的?”
老伯嘟嘟囔囔的唠叨着,顺手关上了屋子的门,隔绝了寒气吹进来。
“可能是我的脚程快吧。”
周崇也不多解释,含糊应付了过去。
宁采臣从怀里掏出一点钱,直接递给了老伯:
“多谢老伯的姜汤,我们要去离山村,还请老伯驾船送我们一程。”
老伯也不跟他客气,他一个人住在这渡口边的小屋里,做的就是驾船载客的生意。
“你们要去离山村,那里倒是不远;可是现在外面风雨交加,水流也变得湍急。老汉我的船小,经不起风浪。”
“依我看,你们就先在这里烤烤火,等雨小了,我再驾船送你们。”
老伯说的话是实情,宁采臣当然明白:
“那是自然,一切都听老伯的安排。”
“行,你们也饿了吧?我先给你们弄点吃的……”
老伯的服务倒是周到,既然已经收了钱,除了姜汤,也顺带提供一点简单的食物。
只不过在这种地方,肯定也不可能会有什么山珍海味,只有一点掺了杂粮的白粥,和一锅用小鱼熬成的鲜汤,勉强足够裹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