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2章 野蛮人(6)
5月26日一早,顺安通出行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将以每股24港币的价格对中巴公司进行局部收购。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应。中巴的股价在开盘后迅速飙升,一度突破了25港币每股。
颜成坤应该是早有准备,当天下午,由于涉及到中巴公司重大股权转移,申请紧急停牌。并同时发布反制公告:
一、中巴公司不欢迎顺安通出行的收购,他们报价不能充分反中巴公司的真正价值,不符合中巴公司股及公众股民利益。
二、正式委任宝原投资为中巴的财务顾问。
三、已经委托评估公司对中巴物业重新估值,呼呼小股东冷静,不要接受顺安通出行的收购价格,认为这场收购并不是为了公众利益着想。
5月28日,希尔顿酒店的会议厅内,记者招待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曲凯祥作为顺安通出行的代表,站在台上,面对着一群咄咄逼人的记者。
他的神情从容不迫,语气坚定有力,显然对这场收购战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曲生,我是《香江日报》的记者。雷永孝先生此次收购中巴的目的是将组建大型控制香江民生的公司,意图垄断香江的民生行业?”香江日报记者率先发问,问题直指核心。
曲凯祥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却不容置疑:“这位记者朋友,我们收购中巴的目的很简单。中巴目前的经营过于保守,无法适应香江的快速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收购,提升中巴的服务质量,优化运营效率,为香江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
他的回答显然没有完全满足记者的好奇心。另一名记者紧接着问道:“曲生,如果雷永孝先生成功控股中巴,是不是意味着今后香江的地产发展企业,必须得和雷生合作?”
曲凯祥依然保持着微笑,回答道:“雷生名下的所有企业都将依法运营,所有的经营活动都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我们收购中巴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而不是为了控制其他行业。”
记者们显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纷纷抛出更多尖锐的问题。
“曲生,中巴公司刚刚发布了新的物业估值报告,显示中巴的物业资产净值高达13.8亿港币,即每股27.5港币。而顺安通出行的报价仅为24港币每股,这是否意味着你们的报价低估了中巴的价值?”
曲凯祥早有准备,从容回应:“中巴公司的估值报告存在不切实际的地方,尤其是其中提到的物业估值。这些物业目前仍作为中巴的厂房使用,所谓的‘待实现利益’并不具备现实基础。
我们提出的24港币每股的现金收购价,是基于中巴的实际经营状况和资产价值,完全合理且符合市场规律。我们建议中巴的小股东们理性看待这份估值报告,接受我们的报价。”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显然经过了精心准备。然而,记者们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
“曲生,中巴公司明确表示不欢迎顺安通出行的收购,并认为你们的报价不符合股东利益。你们对此有何回应?”
曲凯祥神色不变,语气坚定:“中巴公司管理层的不欢迎态度,我们表示理解。但我们相信,我们的收购方案符合中巴公司及其股东的长远利益。
中巴目前的经营模式过于保守,无法适应香江的快速发展。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收购,为中巴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记者招待会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曲凯祥始终保持着冷静和自信,逐一回应了记者们的提问。他的表现无疑为顺安通出行赢得了不少舆论支持。
然而,这场收购战的硝烟并未因此消散。中巴公司的反制措施依然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颜成坤显然不会轻易放弃对中巴的控制权,而雷永孝也早已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当天晚上,雷永孝在深水湾的大宅中召开了内部会议。曲凯翔以及获利多的袁天凡等人悉数到场。
“颜家的反应比我们预想的要激烈。”曲凯翔汇报道,“他们不仅在舆论上反击,还在暗中吸筹股份。我们怀疑,颜家可能已经与某些机构达成了秘密协议。”
雷永孝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颜成坤不会轻易放手。不过,我们也不必急于求成。24港币每股的报价只是开始,如果他们不买账,我们可以逐步加码。”
袁天凡补充道:“雷生,我们还需要继续在舆论上施加压力。今天的记者招待会效果不错,但还不够。我们可以通过媒体进一步强调中巴经营保守的问题,争取更多小股东的支持。”
雷永孝赞同地点头:“曲经理,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另外,你继续盯紧市场动向,尤其是颜家的动作。如果他们真的在暗中吸筹,我们必须尽快采取反制措施。”
会议结束后,雷永孝独自站在阳台上,眺望着远处的海景。
他知道,这场收购战不仅是对他商业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他耐心和策略的挑战。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他都必须坚持下去。
与此同时,颜成坤也在中巴公司的总部召开紧急会议。他的脸色阴沉,显然对顺安通出行的步步紧逼感到愤怒。
“雷永孝这是要逼我们出手啊。”颜成坤冷冷地说道,“24港币每股,他以为这样就能拿下中巴?”
一名董事会成员忧心忡忡地说道:“颜生,现在市场对顺安通出行的收购反应很热烈,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股价可能会继续上涨,到时候我们可能会失去主动权。”
颜成坤沉默片刻,随后果断下令:“立即联系我们的盟友,准备反收购。另外,放出消息,中巴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4港币每股远远低估了公司的价值。”
随着双方的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香江的资本市场和公共交通行业都被这场风波所牵动。
雷永孝能否成功收购中巴,成为香江巴士市场的霸主,仍然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