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造船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5章 上架感言

终于到了这一天,很激动。

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谢谢各位的追读,评论,月票,推荐票和打赏!

感谢编辑无书大大的支持!让这本书能够和大家见面。

平时跟读者朋友互动不多,一般我都只回答了专业相关的问题。

主要是因为本人着实怕自己写得不好被骂,每次打开评论都是战战兢兢……

不过大家喷得比较多的地方,我都尽力去修改了,以后也会多看看读者们的评论的。

这次,还想通过上架的机会和读者朋友们说说心里话,希望大家能看完这将近两千字的感言。

……

首先,由于写的是工业文,所以涉及到专业知识,我都会尽量根据自身经验,结合相关书籍或论文来描写。

这也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甚至超过了我码字的时间。

当然,我也知道这其实对小说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是没办法,既然做了,就要尽力。

我的目标是,也许除了小说,也能把它当作一本科普读物,让青少年看了之后,会对船舶产生一定的兴趣。

所以我自认为我的文,应该算是老少皆宜的。

当然,船舶知识千千万,肯定会有遗漏或错误,如果有行业大佬指正,在下将不胜感激。

……

因为我自己也是造船人,所以书中涉及到的一些设计案例,还有部分人物,都是我身边发生的真事。

是的,你没看错,包括阿拉伯船东来华夏造船是真的,匡学霸的学神家族也是真的。

当然,书里的具体情节纯属虚构,尤其是一些反派角色,还请不要对号入座。

我认识的造船人基本都是真诚可爱的。

……

然后,我想说一说书名。

这本书叫大国造船人,而没有选择叫大国造船或大国船舶,其实是我有意为之。

其实造船并没有像很多人想得那样,好像有了一两项关键技术,就可以实现弯道超车,甚至一飞冲天。

每一块钢板,每一道焊缝,每一张图纸都由千千万万造船人的血汗铸成的。

所以,相对于很多大神书中大国重器的威风八面,我更想写一些造船的人。

这也造成了有很多读者不满意,觉得不够大气,不够爽。

但我却觉得那些大神已经写得够好了,在他们笔下华夏军舰都已经征服世界了,在下笔力有限,实在写不到他们那样爽。

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有更多人能够了解造船这个行业,了解造船人的工作,生活,心路历程,行业艰辛等等。

所以,对有些读者说的:“都重生了还带系统?”“工业文有系统必死!”这些说法,请恕在下不敢苟同。

想要改变造船行业,就算给你上百亿的神豪系统(艾达魔都邮轮,海洋石油981,大型LNG船,天鲸号等,随便一条就是几十个亿的成本),加上重生的阅历和知识,再加上所有图纸资料和高精尖的技术,也不一定就能成功。

造船是需要几十万人共同努力,加上国家层面的支持,再加上一些机运,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所以华夏船舶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着实来之不易。

但如果你问华夏造船还有没有遗憾?我认为还是有不少的,相信每个造船人都能理解我的话。

重生文就是用来弥补遗憾的,除了弥补行业层面的遗憾外(后面会写),也想要弥补作为造船人的遗憾。

也许是想弥补一下学业上的遗憾,也许是想挽回一些重大事故,也许是想有一份刻骨铭心的感情……

由衷地希望每个同行,每个造船人能像我书中一样,体面地生活,走上人生巅峰!

……

造船不易,造船人更不易。

究竟有多不易呢?我想通过一件事来证明:

曾经有个985的博士来船厂,我说船厂环境有点差,你要有心里准备。

他说没关系,只要给钱多,他能吃苦!我开玩笑地跟他说,我带你去个车间,你什么都不用做,只要站着,站一天我给你100块。

他说好!结果我带他去了涂装车间(喷砂房,懂的都懂的),半个小时不到就捂着脸出去了,头疼了一上午。

他说:“就算给我两万我也不做!”

所以正如我书中说的,造船人都是有情怀的勇士!

如果你身边有造船人,请善待他们。

……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这么多,可能会有些乱,抱歉。

另外,说一说上架的计划。

由于我是下班码字,真的挺累的,加上又是小众题材,说实话真得很艰难。

所以上架首日先更一万字,大概明天1号上午11:30左右发。

如果首订还行,后面再不定期加更。

不过大家放心,就算只有一个人订阅,我也会尽力将本书写完,给余航一个完整的人生。

最后,非常感谢各位能看到这里!你们的陪伴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如果喜欢本书,请不吝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