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9章 悦客
回到客栈,我静静坐在床边,屋内的烛火跳跃,光影在墙壁上晃荡。我双手交叠,脑海里不断翻涌着今日在张有灵府上鉴赏字画、瓷器的场景。
我对各类物件的品鉴,向来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与敏锐直觉,这对我而言不过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旁人的反应却让我意识到,这或许是个在小镇立足的契机。
那些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乃至寻常百姓,都对真假、价值之事十分在意。而我恰好有这能力,能为他们分辨。既然如此,开一家鉴赏店铺,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能打发时间,又能有个营生,还能少些漂泊。
主意打定,我也没过多纠结。第二日清晨,我便起身前往张有灵的府邸。
站在张府门口,我神色平静,向守卫表明来意,不多时,便被引入府中。在庭院里,我见到了张有灵。
他转过身,面带微笑:“公子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我拱手行礼,语气平淡:“大人,我有意在这小镇开一家鉴赏物品的店铺。我四处游历多年,对各类物件略有见识,想必能做好这营生。只是手头银钱不足,想向大人借些周转。日后店铺盈利,我自会归还。”我神色坦然,直视他的眼睛,毫无忐忑与不安,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张有灵听后,微微挑眉,饶有兴致地打量我:“哦?公子有这想法倒也新奇。只是开店不易,你可想好了?”
“想好了。”我简短回应,没有多余的解释与保证,这份从容,源于我对自身能力的绝对自信。
张有灵盯着我看了片刻,突然笑了:“好,我信你。”说罢,他吩咐下人取来一百两银子。
我双手接过银子,神色依旧平静:“多谢大人,日后若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大人尽管开口。”
离开张府,我步伐平稳地朝着客栈走去。阳光照在身上,我却没什么特别的感触,不过是新生活的开始罢了,没什么值得激动的。
回到客栈,栖心正坐在窗前发呆,见我进门,立刻起身迎了上来。她目光落在我手中沉甸甸的钱袋上,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紧接着转为好奇:“公子,你这是去哪儿了?怎么带回来这么多银子?”
我将钱袋随意放在桌上,语气平淡地把向张有灵借银子,以及打算开鉴赏店铺的事告诉了她。栖心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惊讶,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兴奋地说道:“公子,这真是个好主意!只是,开店的事儿千头万绪,我们从何处着手呢?”
“先找店铺。”我言简意赅,脑海中已经开始思索小镇里热闹且人流量大的地段。
随后的日子,我和栖心穿梭在小镇的大街小巷。每到一处,我都仔细观察周边环境、人流量以及过往行人的衣着谈吐,判断此处是否适合开店。期间,栖心看中一处临街的铺子,位置不错,可我发现铺子后方紧邻一处嘈杂的作坊,终日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不利于顾客静下心来鉴赏物品,便摇了摇头。
又寻觅了好几日,终于在小镇最繁华的主街上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店铺。店铺不大,但门面规整,木质门窗古色古香,门前的青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平整。我当场便与房东谈妥了租金,预付了半年的费用。
紧接着,便是店铺的布置。我亲自挑选了几方古朴的木质柜台,用于摆放各类待鉴物品;又寻来几张雕花桌椅,供顾客休息交谈。墙壁上,挂着几幅我从过往游历中收集的山水字画,为店铺添了几分雅致。栖心则忙着购置笔墨纸砚、锦盒软布等杂物,用于记录鉴定结果和妥善存放物品。
一切准备就绪,我为店铺取名“悦客鉴”,取自让顾客满意而归之意。开业当天,没有大张旗鼓地庆祝,只是在店门口挂了两块崭新的牌匾,静静等待着顾客上门。
刚开张不久,一位衣着朴素的老者怀揣着一幅画卷走进店内。他神色拘谨,双手微微颤抖着展开画卷:“公子,这是我家祖传的一幅画,我一直拿不准它的真假,听闻公子慧眼如炬,能否帮我看看?”
我轻轻接过画卷,缓缓摊开,目光瞬间被画面吸引。这幅画笔墨苍劲,意境深远,落款处是一位北宋名家。我俯下身,凑近画面,仔细端详着笔墨的走势、纸张的纹理以及颜料的色泽。一番观察后,我直起身,平静地对老者说:“老人家,恭喜您,这幅画是真迹,保存得相当完好,价值不菲。”
老者的眼眶瞬间红了,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太好了,太好了!我一直担心这是一幅赝品,如今听公子这么说,我这颗心总算是落了地。”
送走老者后,陆续又有几位顾客进店,带来了瓷器、玉器、古籍等各类物品。我一一仔细鉴别,或指出是真品的精妙之处,或分析赝品的破绽所在,每一次判断都精准无误。随着一桩桩成功鉴定的事例传开,“悦客鉴”的名声在小镇上逐渐响亮起来,前来求鉴的人也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