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髋臼周围手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骨盆的关节连接韧带

(一)骨盆环后方稳定性

骶髂关节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面构成,关节面凹凸不平,彼此结合十分紧密,关节囊紧张,有骶髂前韧带和骶髂后韧带加强,关节后上方尚有骶髂骨间韧带充填和连接。骶髂关节具有相当大的稳固性,以适应支持体重的功能。在妊娠妇女中,其活动度可稍增大。

髋骨与脊柱之间常借下列韧带加固(图1-7)。

图1-7 骶髂关节周围韧带

a.前面观;b.后面观;c.内面观;d.外面观。

1.骶髂骨间韧带

是人体最强大的韧带结构,联合髂骨结节部和骶骨,构成骶髂复合体,形成后方稳定。

2.骶髂后韧带

主要分骶髂后短韧带及骶髂后长韧带,短韧带起自髂骨结节和髂骨嵴,斜行经过骶髂关节,止于骶骨后上棘和后下棘;长韧带由长纤维束构成,起自髂后上棘,止于骶骨外侧并与骶结节韧带起点会合,覆盖骶髂后短韧带。

3.骶髂前韧带

外形扁平,由横行和斜行纤维组成,起于骶骨前面,止于相邻髂骨前。

4.髂腰韧带

为腰方肌表面筋膜的增厚部分,强韧肥厚,由L5横突横行至髂嵴的后上部。

5.骶结节韧带

位于骨盆后方,起自骶、尾骨的外侧缘,呈扇形,集中附着于坐骨结节内侧缘。其覆盖区域与骶棘韧带交错。骶结节韧带的内侧缘扩张成为镰状韧带缘,并与闭孔筋膜连接,在外侧的上部起点提供了臀大肌的附着点。此韧带构成了骨盆出口的一部分。

6.骶棘韧带

为一三角形薄束,位于骶结节韧带的前方,起自骶、尾骨侧缘,止于坐骨棘,起始部为骶结节韧带所遮掩。骶棘韧带将坐骨区划分为坐骨大切迹和坐骨小孔,骨盆面覆盖并贴于尾骨肌。

所有的后方韧带共同形成了骨盆的后方张力带,将腰椎与骨盆连接起来抵御外力。横行的韧带、骶髂后短韧带、骶髂前韧带、髂腰韧带和骶棘韧带抵抗横向扭力,垂直走行的韧带抵挡纵向剪切力。这些韧带的共同作用确保了骨盆环后方稳定性。

(二)骨盆环前方稳定性

耻骨联合由两侧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构成的耻骨间盘连结构成。耻骨间盘中往往出现一矢状面的裂隙,女性较男性的厚,裂隙也较大,妊娠妇女和经产妇女尤为显著。在耻骨联合的上、下方分别有连接两侧耻骨的耻骨上韧带和耻骨弓状韧带。耻骨联合的活动甚微,但在分娩过程中,耻骨间盘中的裂隙增宽,以增大骨盆的径线。

耻骨的固有韧带亦即闭孔膜封闭闭孔并为盆内、外肌肉提供附着。膜的上部与闭孔沟围成闭膜管,有神经、血管通过。

(三)髋臼部韧带

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属多轴的球窝关节,髋臼的周缘附有纤维软骨构成的髋臼唇,以增加髋臼的深度。髋臼切迹被髋臼横韧带封闭,使半月形的髋臼关节面扩大为环形以紧抱股骨头。髋臼窝内充填有脂肪组织。

髋关节的关节囊坚韧致密,向上附着于髋臼周缘及横韧带,向下附着于股骨颈,前面达转子间线,后面包罩股骨颈内侧2/3(转子间嵴略上方处),使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骨折之分,关节囊周围有多条韧带加强。

1.髂股韧带

最为强健,起自髂前下棘,呈人字形向下经囊的前方止于转子间线。可限制大腿过伸,对维持人体直立姿势有很大作用。

2.股骨头韧带

位于关节内,连接股骨头凹和髋臼横韧带之间,为滑膜所包被,内含营养股骨头的血管。大腿半屈并内收时韧带紧张,外展时韧带松弛。

3.耻股韧带

由耻骨上支向外下于关节囊前下壁与髂股韧带的深部融合。可限制大腿的外展及旋外运动。

4.坐股韧带

加强关节囊的后部,起自坐骨体,斜向外上与关节囊融合,附着于大转子根部。可限制大腿的旋内运动。

5.轮匝带

是关节囊的深层纤维围绕股骨颈的环形增厚,可约束股骨头向外脱出。

髋关节可做三轴的屈、伸、展、收、旋内、旋外以及环转运动。由于股骨头深藏于髋臼窝内,关节囊相对紧张而坚韧,又受多条韧带限制,其运动幅度远不及肩关节,而具有较大的稳固性,以适应其承重和行走的功能。髋关节囊的后下部相对较薄弱,脱位时,股骨头易向下方脱出。

髋关节承载人体的重量随着活动而变化。单脚站立时,所承受的力为体重的2.1倍;而行走时,关节在站立相的负重为体重的2.6~2.8倍。然而髋关节接触压力的最高点始终位于髋臼的上后区,这与临床观察到髋关节发生退行性变的部位一致。

(黄文华 谭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