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系病临证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支气管哮喘

一、西医部分

1.定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的高反应性,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随病程延长而导致的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构。

2.诊断

典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①反复发作性喘息、气促,伴或不伴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和化学性刺激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②发作时及部分未控制的慢性持续性哮喘,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2%,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或抗炎治疗4周后与基线值比较FEV1增加>12%,且FEV1绝对值增加>200ml(除外呼吸道感染)。②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一般应用的吸入激发剂为乙酰甲胆碱或组胺,通常以吸入激发剂后FEV1下降≥20%,判断结果为阳性,提示存在气道高反应性。③呼气流量峰值(PEF)平均每日昼夜变异率(至少连续7天每日PEF昼夜变异率之和/总天数7)>10%,或PEF周变异率{(2周内最高PEF值-最低PEF值)/[(2周内最高PEF值+最低PEF)×1/2]×100%}>20%。

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何1条,并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及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

3.治疗

治疗哮喘的药物可以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以及重度哮喘的附加治疗药物(表1,表2)。

(1)控制药物:

需要每天使用并长时间维持的药物。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全身性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缓释茶碱、甲磺司特、色甘酸钠等。

(2)缓解药物:

又称急救药物。这些药物在有症状时按需使用,通过迅速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包括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抗胆碱药、短效茶碱和全身性激素等。

(3)重度哮喘的附加治疗药物:

主要为生物靶向药,如抗IgE单克隆抗体、抗IL-5单克隆抗体、抗IL-5受体单克隆抗体和抗IL-4受体单克隆抗体等,其他还有大环内酯类药物等。

表1 哮喘患者长期(阶梯式)治疗方案

注:ICS:吸入性糖皮质激素;LAB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β2受体激动剂;LAMA:长效抗胆碱药物。

表2 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

续表

传统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茶碱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一线用药,吸入为首选途径,主要有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β2受体激动剂可分为短效(维持时间4~6小时)、长效(维持时间10~12小时)及超长效(维持时间24小时)3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又可分为快速起效如福莫特罗、茚达特罗、维兰特罗及奥达特罗等和缓慢起效如沙美特罗。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常用药物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茶碱类药物主要有多索茶碱、氨茶碱等,能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同时改善心肌供血,预防心力衰竭。白三烯调节剂和抗胆碱药均具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及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吸入性抗胆碱药,如短效抗胆碱药(SAMA)异丙托溴铵和长效抗胆碱药(LAMA)噻托溴铵,具有一定的支气管舒张作用。现阶段临床药物治疗已经从单独用药向联合用药方向发展,如ICS+LABA+LAMA三联复合制剂氟替卡松-维兰特罗-乌美溴铵干粉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格隆溴铵气雾剂,都是在ICS+LABA复合制剂基础上再加LAMA。重度哮喘患者使用吸入的三联复合制剂更为方便。分子靶向治疗成为哮喘患者新的治疗方案。支气管热成形术目前已成为哮喘治疗的新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