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具有造血干细胞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伴有血细胞质和量的异常。其特点是:主要好发于老年人;外周血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常为全血细胞减少;病态造血和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
MDS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发病率为5~10人/10万人。其发病率与年龄成正比,86%的MDS患者年龄≥60岁,中位诊断年龄为70~75岁,7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45人/10万人。我国目前尚缺乏科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按照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估算,我国年发病人数在10万左右。目前,MDS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研究显示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MDS从低危到高危甚而进展为急性白血病,往往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定期评估病情(血象、骨髓象、流式细胞术、染色体、基因突变)并相应调整治疗方案。对于部分相对年轻的高危患者,经过针对本病特点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也需要长期随访(原发病、移植物抗宿主病、感染、心理问题等)。要科学管理这些非常复杂、烦琐又需要规范化的大数据,建设MDS专病数据库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目前,国际较大规模的MDS相关数据库,包括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欧洲白血病网络(European Leukemia Net,ELN),均不够完善。国内则尚未建立MDS的专病数据库。本数据集基于网络数据平台建设流程构建,数据经采集、清洗、重构、整合、挖掘等步骤集成到云端数据中心,进行综合利用,以实现标准化、结构化、规范化为最终目标,旨在构建专业领域中一个开放、共享、可扩展的标准数据集。全数据集从医学和数据两个维度进行设计,共集成12个模块,包含疾病诊断、预后分层、治疗、随访等全病程管理过程。
本数据集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指导下,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MDS专病数据库建设应用为基础,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同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专家集体编撰,以期助力各单位乃至全国MDS数据库建设。我们期待通过此次MDS专病数据库建设,对本病开展临床研究、数据总结,最终提升MDS的临床诊治水平。
常春康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