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常见肿瘤及症状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转移,除了有局部压迫症状外,一般无全身症状。而恶性肿瘤症状较为复杂,根据原发部位与侵犯部位不同,其症状也不尽相同,如食管癌患者常出现吞咽困难症状,肺癌有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恶性肿瘤特点为易发生转移,晚期常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食欲差、消瘦、贫血等。

(一)常见肿瘤

1.鼻咽癌

鼻咽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广东、广西等南方地区,具有一定的地域和种族特点,具有家族聚集性。30~50岁为该肿瘤的高发年龄段,且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鼻咽癌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涕、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癌细胞侵犯颅神经后症状(神经痛、头痛、眼球麻痹、耳鸣、耳聋等)。经鼻咽镜检查可见鼻咽腔有菜花样肿物,色灰白,表面粗糙或有溃疡,触之易出血。由于鼻咽位置隐蔽,且鼻咽癌早期症状比较复杂,缺乏特征性,故容易被忽视,从而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所以必须提高警惕。

2.肺癌

肺癌症状取决于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有无转移、有无并发症,以及患者的反应程度和耐受程度等。肺癌早期症状较轻微,甚至有患者诉无任何不适。中央型肺癌较为特殊,其症状出现早且重,而周围型肺癌症状出现晚且较轻,甚至无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发现。肺癌症状大致分为:局部症状、全身症状、肺外症状、浸润和转移症状。①局部症状: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胸闷、气急、声音嘶哑等;②全身症状:发热、消瘦、贫血等;③肺外症状:肺源性关节增生症(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疼痛、指端疼痛、杵状指/趾等)、与肿瘤有关的异位激素综合征(如男性出现乳房发育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腹泻、消瘦、呕吐等)、其他表现(如皮肤色素沉着、顽固性皮疹等);④浸润和转移症状:胸闷、气急、吞咽困难、腰背痛、上肢痛等,易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

3.肝癌

肝癌常见症状为食欲减退、饭后上腹饱胀、嗳气、消化不良、腹泻、恶心等,其中以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最为常见。国内外研究表明,腹泻作为肝癌常见症状之一,发生率较高,易被误诊为慢性肠炎。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导致的门静脉高压及肠功能紊乱可引起腹胀、大便次数增多,且腹胀亦可因腹水所致。胃肠功能紊乱还可导致消化不良、嗳气、恶心等症状。相当一部分肝癌患者会出现出汗、发热的症状,多数为中低度发热,少数患者可为高热(39℃以上),且一般不伴有寒战。肝癌引发的发热多为癌性发热,这是由于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原进入血液循环。

4.宫颈癌

宫颈癌是原发于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高发年龄为50~55岁。阴道流血及白带增多是宫颈癌最早和最多出现的症状。宫颈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和特殊体征,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出现接触性出血、阴道异常排液等症状。宫颈癌晚期若出现其他脏器组织的浸润转移,可出现尿频、尿急、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因此早期宫颈癌不易与慢性宫颈炎区分,可一旦出现相应症状者,其病程已发展到中晚期。

5.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总称,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属于常见肿瘤。临床上,多数患者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患者因疾病类型及所处的时期不同,其全身症状差异较大,其中以发热、消瘦、盗汗较为常见,其次会出现食欲减退、易疲劳、瘙痒等症状。并且全身症状与发病年龄、肿瘤范围、机体免疫力等有关。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差或多灶性起病者,全身症状显著。无全身症状者存活率较有症状者高3倍。

6.卵巢癌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故卵巢癌早期多无症状,妇科检查时偶有发现腹胀和下腹不适感。腹部包块为卵巢癌最常见症状之一,早期腹部包块较小,不易被察觉,随着肿瘤长大,患者可在腹部自觉肿块。当上腹腔触到浮球感的大包块时,说明已出现大网膜转移。

7.乳腺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7%~10%,以40~60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男性乳腺癌患者仅占患病人数1%~2%。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家族史和乳腺癌相关基因、生殖因素、性激素、营养与饮食、环境因素等有关。因此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乳腺癌常见症状有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糜烂,皮肤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其中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症状之一,约90%患者是因该症状来院就诊。

8.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较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约90%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导管腺癌。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明显上升,5年生存率<1%,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早期无特异症状,最多见上腹部饱胀不适、疼痛、黄疸、消瘦等症状。上述症状均需与消化道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尤其是与慢性胰腺炎进行鉴别。

9.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其中,血便为结肠癌的主要症状,也是直肠癌最先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所在部位的不同,出血量和性状各不相同。晚期则表现为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若出现肝大、腹水、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等,常提示为肿瘤的晚期并发生转移。

10.食管癌

食管癌是常见肿瘤之一。食管癌的症状与疾病的进程有一定关系。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进食时有哽噎感、胸骨后异物感;中晚期则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持续性胸骨后疼痛或背痛、明显消瘦等症状。手术治疗后,早期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90%,而中晚期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降至20%~30%。一般来说,食管上皮细胞从重度增生发展成癌细胞需数年,由早期癌发展到中晚期癌需一年左右。

(二)肿瘤常见症状

根据肿瘤所在器官、病变部位以及疾病发展程度等,肿瘤常见临床症状可分为以下四类:

1.肿瘤局部表现

(1)肿块:

多由癌细胞恶性繁殖形成,可在体表或深部触及。甲状腺癌、腮腺癌或乳腺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及肿块。肿瘤转移至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容易触及,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结。而身体较深部位胃癌、胰腺癌等肿块,则要用力按压才可触及。

(2)疼痛:

肿瘤膨胀性生长或破溃、感染等,可使末梢神经或神经干受刺激或压迫,出现局部疼痛。疼痛的出现往往提示肿瘤已进入中、晚期。癌性疼痛开始时多为隐痛或钝痛,而后逐渐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停,尤以夜间明显,口服止痛药效果差。

(3)溃疡:

多为体表或胃肠道肿瘤生长过快,出现供血不足而导致组织坏死或继发感染。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处出现火山口样或菜花样溃疡,血性分泌物,感染时可有恶臭味。

(4)出血:

多由癌细胞侵犯血管或癌组织小血管破裂而产生。如肺癌患者可出现咯血、痰中带血;胃癌、食管癌、结肠癌患者则易出现呕血、便血;泌尿系统肿瘤患者可出现血尿;子宫颈癌患者可有阴道流血;肝癌肿瘤破裂患者可引起腹腔内出血等。

(5)梗阻:

多由癌细胞迅速生长而造成空腔脏器阻塞。呼吸道发生梗阻即可出现呼吸困难、肺不张等;食管癌梗阻可出现吞咽困难;胆道部位肿瘤可阻塞胆总管而发生黄疸;膀胱癌可阻塞尿道而出现排尿困难;胃癌伴幽门梗阻可引起餐后上腹饱胀、呕吐。

(6)其他症状:

颅内肿瘤可引起视力障碍(压迫视神经)、面瘫(压迫面神经)等神经系统症状;骨肿瘤侵犯骨骼可导致骨折;肝癌易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而致腹水;肿瘤转移可出现区域淋巴结肿大;肺癌胸膜转移引起癌性胸水。

2.全身症状

肿瘤疾病早期多无明显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体重减轻、食欲缺乏、恶病质、大量出汗、贫血、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此外,10%~20%的肿瘤患者发病前或发病时会产生肿瘤伴随综合征,表现为肿瘤热、恶病质、高钙血症、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类癌综合征。

3.肿瘤转移

癌细胞可通过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种植性转移四种方式转移至邻近、远处组织器官。

(1)直接蔓延:

随着肿瘤的不断长大,肿瘤细胞连续沿组织间隙、淋巴管、血管或神经束衣浸润,破坏邻近正常器官或组织,并继续生长。

(2)淋巴转移:

多数先转移至邻近区域淋巴结,也可出现“跳跃式”,不经区域淋巴结而转移至远处。

(3)血行转移:

肿瘤细胞侵入血管,随血流转移至远隔部位,如腹内肿瘤可经体循环静脉系统、门静脉系统、椎旁静脉系统等播散至其他组织器官。

(4)种植性转移:

肿瘤细胞脱落后在体腔或空腔脏器内发生转移,最多见为胃癌种植至盆腔。

4.系统功能紊乱

肿瘤组织可引起所在器官的系统和生理功能出现紊乱。例如,颅内肿瘤除引起头痛外,还能引起视力障碍、面瘫、偏瘫等症状;肝癌除可引起肝肿大、肝区疼痛外,还可有食欲缺乏、腹胀等胃肠功能失调的表现;功能性内分泌瘤如胰岛瘤、嗜铬细胞瘤、甲状旁腺瘤,可引起内分泌异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