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望诊

望诊是运用视觉对人体全身情况、局部表现、舌象及分泌物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获知患者健康状况,了解病情的诊病方法。望诊主要包括望全身、望局部、望舌、望排泄物等。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丹溪心法》云:“有诸内者,形诸外。”机体内部发生病变必然会反映在体表上,往往会出现神、色、形、态等方面异常。因此通过望诊可以预知机体内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变化情况。

(一)望神

《难经》中有“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说法,其认为人若目光奕奕、神情爽朗,是精力充沛的表现,谓之“有神”;若目光无彩、神情呆板或萎靡不振,谓之“失神”。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望神非常重要。初次望诊时,若患者尚“有神”,病虽重,但只要医患密切配合、措施得当,仍有九死一生的机会;若望之“失神”,即便是肿瘤疾病的早期或中期也须千万小心,此为难治之症。而晚期肿瘤患者多缺乏信心,悲观失望,常可见神志淡漠,精神颓废,谓之“失神”,这时应以“心”治“神”为原则,激发患者强烈求生意愿,并配合医疗和护理措施,减轻其病痛,实属关键之举。若肿瘤已发展至极晚期,患者出现循衣摸床,两手撮空,两目呆视,此为神气将绝之兆,这时中医治疗及护理需非常谨慎,以免突发意外。

(二)望病灶

仔细检查肿瘤生长部位、数量、大小、形状,表面是否粗糙,周围界限是否清晰,皮肤有无充血发绀、血管曲张等。如出现溃疡时,须检查其部位、大小、边缘,溃疡底是否光滑,有无分泌物及其颜色、性质、气味等。

(三)望舌

舌诊是望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医辨证施护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临证验舌法》曾记载:“凡内外杂证,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瘥,主方不误焉。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能客观地反映正气盛衰、病邪深浅、邪气性质、病情进退,可以判断疾病转归和预后,指导护理措施正确执行。望舌分为四部分:望舌苔、望舌质、望舌体、望舌下络脉。

1.望舌苔

舌苔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而中医认为舌苔或为胃气所生,或由邪浊上升而成;或因饮食积滞所致。因此,舌苔主要反映胃肠道消化功能和邪浊深浅。

(1)正常舌苔:

由胃气形成,其状薄白而清净,不干不湿,不满舌。

(2)厚腻苔:

多见于肿瘤患者。早期肿瘤患者正气尚能抵抗邪气,患者病症较轻,气血未受影响,舌苔表现正常,变化不明显。随着肿瘤疾病发展到中晚期,患者正气不足,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受阻,气滞、痰凝、瘀血内蕴不化,影响脾之运化,从而产生厚腻苔。晚期肿瘤患者中,剥脱苔比例增加。在胃肠道肿瘤中,因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生化之源,故不论有无外邪、内伤,病证都能较早地反映在舌苔上。

(3)舌苔发黑:

为热极化火所致。舌苔发黑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中医认为,此苔多见于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的患者。肠胃疾病患者,易生寒湿,舌苔多厚腻,随着病情的变化颜色由白逐渐变成黄色或黑色。临床发现恶性肿瘤的患者病情恶化时,也会出现黑苔,这是病情危重的征象之一。

2.望舌质

舌质指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薄薄的一层苔状物下有着丰富的肌肉、血管与神经组织等。望舌质主要观察舌的神、色、形、质等。常见的舌质包括淡红舌、红舌、青紫舌、淡白舌等。

(1)淡红舌:

舌体颜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是多数健康人的常见舌质。早期肿瘤患者的舌质虽属淡红舌范畴,却常见舌质两边颜色晦暗,有淡淡的瘀斑、裂纹、齿痕等改变。病理性淡红舌的生成多数是肿瘤形成、精神抑郁、心火内炽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2)红舌:

舌质鲜红,多为体内有热邪或阴虚生内热。舌质鲜红无苔多属阴虚火旺,舌红起刺多属阴分热盛。按部位区分:舌尖红为心肺热盛;舌边红为肝胆热盛;舌心干红为胃热阴伤;舌光红无苔(镜面舌)为津液大伤之象;舌红如紫,出现紫色斑块或斑点,是血热兼瘀的表现。

(3)青紫舌:

舌体局部或全部呈青紫色的舌象。中医认为青紫舌多为气血瘀滞之象,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舌质多为青紫、紫暗,或伴有瘀斑、瘀点。舌紫而肿大,为湿毒攻心之象;舌紫而晦暗,多属瘀血蓄积,常见于肝癌;舌紫而苔焦干,多是热毒伤阴;舌紫而暗淡滑润,多是虚寒之证。部分早期肝癌患者,舌两侧(肝胆区)常出现青紫色或少量瘀斑、瘀点,此特点可作为疾病敏感体征之一,可重点观察。

(4)淡白舌:

舌色淡白,舌质胖嫩,主虚寒证,为阳气虚弱、气血不足之象。淡白舌以白血病最为常见,也常见于骨髓瘤或肿瘤晚期贫血。

(5)镜面舌:

舌苔未经过人为擦拭而出现自然完全脱落,舌面光滑无苔,是剥苔中最严重的一种,又称为光剥舌、无苔舌。镜面舌在鼻咽癌、腮腺癌以及头颈部肿瘤进行局部放疗时多见。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因有瘘管形成,使得大量消化液丢失,亦可见镜面舌。

3.望舌形

舌形多指舌的形状。正常舌体大小适中。肿瘤患者以舌体胖大,齿痕舌多见。同时,随着肿瘤疾病病程的进展,患者身体阴液亏损,阴阳亏虚,出现裂纹舌。裂纹舌多见于中晚期肿瘤患者,尤其以胃癌最为多见。

(1)胖大舌:

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舌胖而色淡,多为脾肾气虚;舌胖而色深红,多是心脾热盛,癌性发热可见此舌象;舌胖而青紫色暗,多见于中毒后、应用大剂量化疗药物制品后。

(2)瘦薄舌:

舌体瘦小而薄。主气血两虚、阴虚火旺证。舌体瘦薄而色淡者,多见于气血两虚;舌体瘦薄而色红绛,舌干少苔或无苔,多是阴虚火旺。

(3)齿痕舌:

舌边出现齿痕或齿印,不论舌体胖瘦或表现何种舌色,有齿痕者一般认为属虚证。如舌体胖、色淡、有齿痕,多见于脾气不足;舌体瘦、舌红、有齿痕,属气血两虚。

(4)裂纹舌:

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舌面多裂纹为阴液亏损,不能荣润舌面所致,以胃癌最多见。若舌质红绛而有裂纹,多为热盛津伤,阴精亏损,是肿瘤放疗后常见舌象;舌色淡白而有裂纹,多属血虚不润。

(5)芒刺舌:

舌乳头增生、肥大,高起如刺,摸之棘手者。多为邪热内盛。舌尖芒刺为心火亢盛,舌中芒刺为胃肠热盛,舌边芒刺为肝胆火盛。

4.望舌下络脉

舌下络脉是舌下位于舌系带两侧的纵行静脉,主要反映气血的运行状态。望舌下络脉主要观察其长度、形态、色泽、粗细和舌下的小血络等。舌下络脉异常,多指舌下络脉主干长度超过舌尖与舌下肉阜连线的3/5;或主干舌下络脉明显隆起,呈圆柱状伴有弯曲;或外带小静脉扩张。舌下络脉颜色若呈青紫、紫红、淡红、淡蓝、或见出血点、瘀血点等为异常。癌症患者舌下络脉异常比例显著高于正常人群。

舌质反映机体脏腑器质性变化,舌苔多反映其功能变化。舌质变化较慢,舌苔变化较快,因此二者相互影响,要统一观察,不可偏废。同时,连续动态地观察舌色,注重前后对比是舌诊观察重要方法。肿瘤治疗过程中,患者舌质由紫色转淡红或由晦暗转明润,舌苔由厚转薄或由无苔转为薄白苔,提示疾病好转;若相反,则应警惕肿瘤有无发生转移、扩散及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