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纵观世界各国的医学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制度都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的根本保障,也是医学教育的最重要环节。自从百年前现代医学进入我国,住院医师培训就已开始,但一直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培训模式和方法,直至1987年卫生部在全国部分省份进行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并于1993年首次颁发了《关于实施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的通知》,1995年颁发了十个学科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此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扩展规模和专业,不断积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1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须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临床工作的核心能力。关于临床医师的核心能力,美国毕业后教育认证委员会作出定义,国际眼科理事会对核心能力做了解释。核心能力包括:①医疗服务(medical care);②医学知识(medical knowledge);③基于实践的不断学习和完善(practice based learning and improvement);④沟通技能(communication skills);⑤基于系统的实践(systems-based practice);⑥职业化(professionalism)风格。
目前,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和临床能力训练,其中临床能力培训由两部分组成: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实践中,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水平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住院医师阶段通过规范化培训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是成为合格医师的基本要求,对每一位住院医师今后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