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剂
大承气汤
《伤寒论》
【方证提要】
1.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 热厥、痉病、发狂者。
【辨证要点】
数日不大便,脘腹胀满疼痛,苔黄厚而干,脉沉数有力。
【证型】
1. 阳明腑实证。
2. 热结旁流证。
3. 里实热证。
【治法】
峻下热结。
【处方】
酒洗大黄四两(12g) 炙厚朴半斤(24g) 炙枳实五枚(12g) 芒硝三合(9g)
水煎服。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溶服芒硝。
【组成巧记】
大黄销枳朴。
释义:大黄销售枳实和厚朴。
对应药物:大黄硝枳朴。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
【方解摘要】
大黄苦寒泻热,攻积通便,荡涤邪热积滞;
芒硝咸寒软坚,泻热通便,助大黄峻下热结;
重用厚朴,行气消胀除满;
枳实下气开痞散结,助厚朴行气而除痞满。
本方峻下行气,通导大便,有承顺胃气下行之特点而名“承气”。
【注意事项】
原方煎药时,先煮枳实、厚朴,后下大黄,汤成去滓后溶入芒硝,本方药力峻猛,应中病即止,慎勿过剂。热结不甚、年老体弱者及孕妇不宜使用。
大陷胸汤
《伤寒论》
【方证提要】
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而痛不可近,大便秘结,日晡潮热,或短气烦躁,舌上燥而渴,脉沉紧,按之有力。
【辨证要点】
心下硬满而痛不可近,苔黄舌燥,脉沉。
【证型】
邪热内陷,水热互结之大结胸证。
【治法】
泻热逐水。
【处方】
大黄六两(10g) 芒硝一升(10g) 甘遂一钱匕(1g)
水煎,溶芒硝,冲服甘遂末。
【组成巧记】
大黄销甘遂。
释义:大黄销售甘遂。
对应药物:大黄硝甘遂。
大黄、芒硝、甘遂。
大陷胸汤与大承气汤比较(有2味药相同)见下表: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对比见下表:

续表

【方解摘要】
甘遂苦寒,泻热散结,尤善峻下泻水逐饮,《珍珠囊》言其“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
大黄苦寒,荡涤胸腹之邪热;
芒硝咸寒,泻热通滞,润燥软坚。
三药相伍,共奏峻下逐水泻热之功。
【注意事项】
煎药时,应先煎大黄。本方药力峻猛,中病即止,以防过剂伤正;素体虚弱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