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头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微探头超声伪像的解读

超声图像中与实际解剖组织结构有偏差的影像称为伪像(artifact),由超声波本身的物理特性、仪器性能和检查操作等多种因素造成。内镜医师不仅要识别伪像,避免误诊,而且要利用伪像,帮助诊断。以下列举了内镜下常见的超声伪像实例。

1.混响伪像(reverberations artifact)

声波在探头与界面之间来回反射形成,出现等距的、明亮的线性回声,其回声强度逐渐减弱。在超声微探头中,声波在换能器与探头外壳之间来回反射,形成混响伪像,又称环状伪影(图1-10)。此外,声波遇气泡等水-气界面时,也会出现混响伪像。

图1-10 混响伪像(又称环状伪影)

2.镜像伪像(mirror image)

当物体在一个高反射界面前方时,声束发生了完全反射而形成镜像伪像。如胃腔部分注满水时,水-气界面附近容易形成镜像伪像,原理见图1-11。该伪像容易识别,胃腔内注满水、吸除气体时可避免该伪像发生。

3.声影(acoustic shadow)

由于具有强反射或声衰减甚大的结构存在,使超声能量急剧减弱,以致在该结构的后方出现超声不能达到的区域,称为声影。该发现可用于诊断胰腺钙化、胆囊内结石等(图1-12)。

图1-11 镜像伪像的原理

4.后方回声增强(enhancement of behind echo)

当病灶或组织的超声衰减甚小时,其后方回声将强于同等深度的周围回声,称为后方回声增强。囊肿和其他液性结构的后方会出现回声增强(图1-13)。

图1-12 声影(胃壁钙化灶)

图1-13 后方回声增强(食管囊肿)

5.切面扫描(tangential scanning)

当测量胃肠道管壁厚度时,需要将声束垂直照射于管壁。因为当声束斜射于管壁时,其厚度往往会被高估(图1-14)。

6.旁瓣伪像(side lobe artifact)

在声轴方向上,声强最集中的区域呈细窄瓣状,称为主瓣。除了主瓣外,主瓣周围尚有数层旁瓣(图1-15)。一般情况下,主瓣声强明显大于旁瓣,因而能掩盖旁瓣影像。但是,在胆囊、囊肿等无回声结构中,来自旁瓣反射的声能量足以产生脉冲信号,并被处理器“误认”为主瓣反射信号,形成旁瓣伪像。这种情况下,若变换换能器的扫描位置,旁瓣伪像可消失。

图1-14 切面扫描

图1-15 旁瓣伪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