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哲学资料选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册

前言

《日本哲学资料选编》是在我主持的教育部2003年至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结项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承蒙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至为感谢。日本哲学是东方哲学特别是东亚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中国哲学的联系十分紧密,日本的思想文化古来即属于汉字文化圈(或称中国文化圈、大乘佛教文化圈等),因此很有必要深入进行研究。现在许多大学都开设了日本哲学课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开拓,新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出现。但是,至今国内还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日本哲学资料出版,这与日本哲学的研究现状很不相衬,是亟须弥补的一大缺憾。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认为,编选一套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较系统的、完整的日本哲学资料,不仅对于推进日本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且对于深入研究东亚哲学,开展中、日、韩(朝)等国的比较哲学研究以及东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对于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扩展学术视野,都是十分必要的。

日本哲学方面的资料选编成果,最早有1962年、1963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东方哲学史教研组编写的两集《日本哲学资料选集》(以下简称《选集》)(古代之部和德川时代之部),该《选集》前言说:“第一集古代之部和第二集德川时代之部均由朱谦之负责编译,并于原文比较难读的地方加以注释。就中安藤昌益,采用了中山大学马采教授的注释。”这是日本哲学资料选编方面的开创性和奠基性的工作。然而这两本资料当时印量很少,现在很难见到,而且这两本资料的内容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在日本哲学教学和研究的需要,有必要加以修改、补充。该《选集》只编了古代部分和德川时代部分,没有近现代部分,也不够完整。自此之后,没有类似的学术成果问世。

这部《日本哲学资料选编》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第一编古代和第二编德川时代,是在上述《选集》的基础上增补、修改而成的。其一,增加了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著作(选录),如增加了日本佛教净土宗的创始人法然及其著作《选择本愿念佛集》;日本儒学阳明学的重要人物熊泽蕃山及其著作《集义和书》;日本复古国学的代表性人物本居宣长及其《古事记传》。他们和他们的著作在日本哲学史上是不可忽视的。其二,增补选录了原《选集》中已收人物的代表性著作,如最澄的《守护国界章》、空海的《即身成佛义》、道元的《正法眼藏》、日莲的《观心本尊钞》、中江藤树的《翁问答》、佐藤一斋的《〈传习录〉栏外书》、吉田松阴的《松阴文抄》(梁启超编)等,都是这些人的代表作。其三,对原《选集》进行了校勘,收录的文献于文义有明显影响的错漏处改正并出校记;对注释中不当或不够明确之处作了必要的修改。

《日本哲学资料选编》保留了《选集》的内容,凡增补的文献皆在目录中用*号标出,增补的校勘记以及对原内容的改动处,则用中括号标明。原《选集》中标点有不当处,径改不出校。

下册包括第三编明治时代和第四编大正时代与昭和时代前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主要由孙彬负责修改,编选、翻译了这段时期二十七位有代表性哲学思想家的重要著作,为深入研究日本近现代哲学提供了较为系统和可靠的文献依据。下册所收译注文献,凝聚了诸多学者的心血,有一部分已发表过,我们按“选编”的体例和内容要求进行了选择、整理加工;还有相当多的译文没有发表过,甚至迄今没有中文译本,是译者的新成果。

《日本哲学资料选编》在每篇资料前加“史料简介”,资料内加简略注释,以便阅读。可以用做大专院校日本哲学、日本思想文化等相关学科的讲授教材或阅读教材,可为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者或从事比较哲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套基础文献,也可为对日本哲学和日本思想文化感兴趣的各界读者提供一套便于阅读的较系统的原著选文。书中不当之处,诚望读者指正。

魏常海

二〇二〇年六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