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4 一切皆是记忆
记性、解题的直觉和情绪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联,但实际上它们是记忆的不同表现形式。作为记忆的一部分,它们有一些核心的共同点。
首先,这三者并非我们与生俱来的。没有人天生就了解勾股定理、魑魅魍魉的含义或“bathroom”这个词的用途。同样,没有人未经学习就能掌握解题技巧,或是确定自己对学习的喜好。这些都是通过学习和经验逐渐积累的。
其次,尽管人类可能不清楚记性、解题的直觉和情绪的确切来源,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例如,刚开始学习英语时,我们可能觉得自己的记性很差,总是记不住单词。然而,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入,记住的单词越来越多,我们的记性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好,记新单词变得轻而易举。同样地,在数学学习中,随着解题数量的增加,我们的直觉也会变得更加敏锐,很多题目只需看一眼就能迅速找到解题思路。甚至我们的情绪也会随着我们的经历和学习而发生变化,比如被老师表扬后,我们可能会觉得数学变得更加有趣。
最后,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对大脑的记忆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提出了多重记忆子系统的概念,将传统的记忆、技能、习惯以及条件反射(包括情绪)都纳入了记忆的范畴。这一框架表明,所有这些记忆形式都可以被建立、修改、巩固以及遗忘。
因此,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练习和努力,成为拥有出色记性、敏锐直觉和积极情绪的学霸。尽管记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但我们对它的了解十分有限,不清楚它具体包括哪些方面,以及它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也正是我们未来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