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图传奇:袁天罡、李淳风的惊世预言与奇幻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朱温篡唐后被杀的预言

谶曰:

荡荡中原,莫御八牛。

泅水不涤,有血无头。

颂曰:

一后二主尽升遐,四海茫茫总一家。

不但我生还杀我,回头还有李儿花。

颂曰的第一、二句“一后二主尽升遐,四海茫茫总一家”,已然点明了唐室的灭亡。“升遐”即升天西归之意,唐朝最后的一后二主,正是何后、昭宗以及昭宣帝。而灭亡唐朝之人,便是梁主朱温,也就是朱全忠。

谶曰中的“荡荡中原,莫御八牛”,意即偌大的中原竟抵御不了“八牛”,八牛上下组合,正是“朱”字;“泅水不涤,有血无头”,则暗指“温”字。

黄巢之乱后,藩镇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甚至直接干涉朝政。其中,宣武节度使朱温和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最为骄横,李克用还曾一度攻入长安。

昭宗继僖宗之后即位,然而朝政却受制于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和太监刘季述。宰相崔胤(yìn)为改变局面,召朱温前来援助朝廷,结果朝中官员几乎被诛杀殆尽。此后,整个朝廷完全被朱温掌控,就连崔胤也遭朱温杀害。

公元904年,朱温请昭宗迁都洛阳。正月下旬,朱温胁迫昭宗从长安出发,昭宗最终抵达东都御殿受朝,改元天祐,仍为公元904年。同时,改换陕州为兴唐府,并授朱温为护国、宣武、宣义、忠武四镇节度使。

昭宗此时毫无主权,事事受到牵制,心中抑郁烦闷却又无计可施。无奈之下,他封钱镠为越王,罗绍威为邺王,期望他们能报恩勤王。

而李茂贞、李继徽、李克用、刘仁恭、王建、杨行密等人则发布檄文,共同讨伐朱温,皆以复兴唐室为口号。朱温本欲攻打李茂贞,却又顾虑昭宗英气尚存,恐生变故,便打算废去昭宗皇位,再与诸镇开战。

于是,朱温派宦官李振到洛阳,与蒋玄晖、朱友恭、氏叔琮等人共同商议。这些人对朱温唯命是从,全然不顾昭宗安危,想出了一条毒计。

公元904年的一个秋夜,昭宗宿于椒殿。蒋玄晖率领牙官史太等一百多人,前来叩宫门,谎称有紧急军情,需面奏皇帝。宫人裴贞刚一开门,史太等人便一拥而入。

裴贞见势不妙,慌张质问:“若有急奏,何必带这么多兵?”话未说完,她细嫩白皙的脖颈便挨了一刀,倒地身亡。

蒋玄晖在后面大喊:“至尊何在?”昭仪李渐荣打开窗户,只见刀剑光芒闪烁,深知大事不妙,赶忙叫醒皇上。

此时昭宗也已惊醒,穿着睡衣光着脚,从寝室奔出。刚到寝室门口,便迎面遇上手持长刀的史太。昭宗明白来者不善,转身便逃,却发现门口已被堵住,只好绕着房间四处奔逃,史太在后面紧追不舍。

李渐荣见皇上处境危急,挺身而出,用身体护住皇上,试图挡住史太的刀。刀未刺中昭宗,却刺中了李渐荣。李渐荣倒地时高呼:“陛下快走!”

昭宗此时吓得面如土色,只听背后一声“杀!”,随后颈项一阵剧痛,两眼一黑,便倒地死去。至此,“一后二主”中已死去一主。昭宗享年三十八岁,在位十六年。

何后听闻外面人声嘈杂,夹杂着厮杀之声,慌乱中从屋内走出。看到手持刀剑的军士和倒在地上的昭宗,她顿时六神无主,只得趴在地上向蒋玄晖求饶。蒋玄晖心生怜悯,放过了何后。

随后,蒋玄晖对外谎称是李渐荣、裴贞杀害了君主,接着假借诏命立辉王李祚为皇太子,改名李柷,监军国事。次日,又假称皇后旨意,令太子李柷在昭宗灵前即位。当时李柷年仅十三岁,即位后为昭宣帝,尊何后为皇太后。

时光流转,又过一年,昭宣帝不敢改元,仍称天祐二年。此时,朱温已决意篡唐,计策既定,便派蒋玄晖邀请昭宗的儿子们到九曲池赴宴。宴会上,朱温将诸王灌醉,随后命武士将他们全部扼死,尸体投入九曲池中。

朱温一心想当皇帝,不断催促蒋玄晖让昭宣帝行禅让礼。然而,蒋玄晖认为此事不宜急于求成。偏偏宣徽副使王殷嫉妒蒋玄晖,在朱温面前进谗言,朱温愈发觉得蒋玄晖有问题。

何太后住在积善堂,得知朱温要逼儿子让位,生怕母子性命不保,于是暗中派宫人阿枚、阿度去找蒋玄晖,请求他在昭宣帝禅位后保全母子性命。

此事被王殷知晓,他便诬告蒋玄晖、柳璨、张廷范在积善堂夜宴,与太后焚香立誓要兴复唐祚。朱温遂令王殷捕杀蒋玄晖,而后进入积善堂杀了何太后。至此,“一后二主”中的“一后”命丧黄泉。

当时,外界舆论对朱温极为不利,他不敢立刻篡位,此事又拖延一年。朱温极为注重表面功夫,一面逼迫昭宣帝退位,一面又佯装推辞。等到众人再三劝进,朱温才装作不好意思的样子穿上龙袍。

就这样,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国运,在这半推半就之中被朱温篡夺。昭宣帝被废为济阴王,迁居曹州,由朱温派兵看守。又过一年,朱温用毒酒将其毒死。至此,“一后二主尽升遐”。“四海茫茫总一家”,唐朝江山落入朱温一家之手,然而朱温并未一统天下。“不但我生还杀我”,此句预示着朱温后来被儿子所杀之事。

朱温篡唐后,改国号为梁,是为梁太祖,建都开封。梁的疆域仅涵盖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湖北的一部分。

朱温做皇帝已有十几年,始终未立皇后。昭仪陈氏、李氏起初皆因美貌得宠,待姿色稍衰,便被打入冷宫。

朱温有个养子叫朱友文,被封博王,颇具才艺,朱温对他疼爱有加,甚至胜过亲生儿子。朱温迁都洛阳时,将汴梁交给朱友文管理。

朱友文的妻子王氏,容貌绝美,朱温对她颇为欣赏,便以侍奉自己养病为由,召她到洛阳侍寝。王氏不仅不推辞,还极力奉承。缠绵之时,王氏提出希望朱温将来将梁室江山传给朱友文,朱温欣然答应。

然而,有一个女人在暗中作梗,且存心要与王氏拼个你死我活。这个女人便是朱温亲生儿子朱友珪的妻子张氏。张氏同样娇艳动人,在王氏未入宫前,她是朱温专宠的儿媳,常与朱温亲昵苟且。如今王氏得宠,张氏心怀怨恨,更何况王氏的要求可能使丈夫失去皇位。于是,她派人暗中窥探王氏的行踪。

公元912年,一日,朱温屏退左右侍从,单独召王氏进入房间,神色隐秘地对她说:“我病入膏肓,恐怕难以痊愈。明日你前往东都,将友文召回,我要嘱咐后事,不可延误。”王氏听闻,喜出望外,即刻启程去传递消息。

然而,此事被人秘密告知了张氏。张氏听闻后大惊失色,急忙去找朱友珪。

“官家要把皇位传给友文,若等他们夫妇得志,我们恐怕都性命难保啊!”张氏一边哭诉,一边说道。

朱友珪也惊得目瞪口呆,正手足无措时,突然一人插话道:“哭有什么用?当务之急是先下手为强!”

朱友珪抬头一看,原来是仆夫冯延谔。他怔怔地看了冯延谔半晌,突然灵机一动,拉着他进入密室,密谈许久。

此时,崇政院派来的诏使已走进大厅。朱友珪出来接旨,却得知自己被贬为莱州刺史。这一消息让他更为惊骇。他勉强送走诏使,而后回到密室与冯延谔继续商讨对策。

朱友珪换上便服,悄悄潜入左龙虎军营,与统军韩勍(qíng)秘密商议。韩勍早已目睹诸多功臣宿将被朱温诛杀,人人自危,心中惶惶不安。朱友珪的到来,正合他意。

韩勍率领牙兵五百人,跟随朱友珪乔装混入禁门,按照计划分头埋伏妥当。

待到夜深人静,朱友珪带头冲破宫门,径直冲入朱温的寝室。宫内侍从听闻有兵闯入,知道大事不妙,纷纷四散而逃。只剩下一位老者,听到喧哗声,揭开蚊帐,匆忙披衣而出。见自己的儿子满脸杀机地提剑而入,他顿时怒不可遏。

“你这逆子,悔不该当初没杀了你!你竟敢造反,天理难容!”朱温怒吼道。

“老贼,今日便要将你碎尸万段!”朱友珪早已不把父亲放在眼里。朱温身上未带武器,只得转身狂奔。朱友珪紧追不舍,挥剑连刺朱温腹部三次。朱温年老多病,疲惫不堪,没跑几步便眼前一黑,头晕目眩,摔倒在地。朱友珪上前一步,朱温惨叫一声,气绝身亡,享年六十一岁。这正应了颂曰第三句“不但我生还杀我”的预言。

那么,颂曰的第四句“回头还有李儿花”又是何意呢?

朱友珪杀父后,当了三年皇帝,后因政变失败而自杀,梁末帝继而即位。

当时,沙陀人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英锐雄武。梁末帝一直被李存勖击败,最终于公元923年,梁被李存勖所灭。

李存勖灭掉后梁后,改国号为唐,即唐庄宗。因庄宗姓李,国号为“唐”,所以被称作“回头李儿花”,尽管李存勖并非唐室宗室,而是沙陀人。

金圣叹针对此象批注说:“这个预言所指的,是朱温杀害了何皇后、昭宣帝以及昭宗,然后自己称帝建立梁朝,这就是所谓的‘一后二主’。没过多久,朱温又被他的次子朱友珪所杀,这正好对应了颂语中第三句的意思。而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为了替父亲报仇,历经无数战役,最终灭掉了梁朝,之后将国号改为唐,建立了后唐,这便是颂语中第四句所表达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