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岂是池中物
话表陈玄、老子二人,在渑池城中住过一日,次日启程拜别县令,要往西行。
县令赵光叮嘱道:“两位仙师若要去函谷,却是要经上阳城,我这渑池城中亦有从那里逃亡而来的百姓曾言,上阳城早年来了一个妖邪,将满城百姓尽数奴役,仙师若要前往,我即派遣兵士护送你们一程。”
陈玄自思,此地方圆八百里,黄鳝精、蟾蜍精都已伏诛的伏诛,降服的降服,剩下那个奴役上阳城的妖邪,该是新安县城隍土地所言,法力最强的锦鲤精了。
他于是婉言谢绝道:“县令大人安心,我与先生二人自西出洛邑,有妖邪处斩妖邪,若是派遣兵士护送,却是教我束手束脚,不能施展法力专心降妖。”
县令赵光只好作罢,吩咐下人送了些干粮,又因临近冬日,天气骤冷,送了两领棉袍给他们路上带着御寒,再亲自将两人送出城外十里,方才返回渑池城中不题。
陈玄牵牛而行,犹记得当日于崤函古道上,道路难行,心生侥幸欲要用个缩地符一事。
如今不知不觉过了新安,渑池两城,再过了上阳便是函谷,行程已走过大半,他反倒不觉得道路难行,反而心中清净自在,只想踏踏实实护持着老子走完这一程,好回去武当山和师父交差。
老子在青牛背上,察觉陈玄心性变化,亦是微微点头。
他于人间观道一场,欲要观人间因果,便不能以自身入道,故而只能教身边护持之人代为揽下途中艰险。
陈玄帮老子揽下观道因果,护持一程,老子亦帮他破除妄念,稳固道心。
如是因果了却,方能见得真我。
天气转寒,地上土壤亦冻得硬,两人一牛行至上阳地界,前方一阵大风骤起,忽有一土地爷拄着拐杖拦路道:“且慢行,且慢行,两位莫要再往前走了!”
陈玄牵牛停下,远远地问道:“土地爷缘何拦路?”
那土地见陈玄气象不凡,乃是一个养气炼气的人仙,忙拱手躬身道:“容禀上仙,小仙乃上阳土地,因此方有一妖邪法力高强,奴役了满城百姓,小仙法力低微,斗它不得,只好暗中护送了些百姓外逃往其他地界。”
“今见你二人赶着牛儿前来,上仙又是道士装束,恐你二人落入那妖邪之手,被他拘束在三门河边奴役驱使,故而前来劝你们莫要再往前走。”
陈玄便问道:“莫非那妖邪专门残害道士不成?”
土地爷便细细道来这上阳城三门河妖邪一事。
却说此处乃是四渎之宗的悬河中游,水系众多。
当年大禹治水之时,因见上阳城周围山势复杂,挡住水路,若有雨水蓄积山中,便成洪灾,于是手持神斧,劈开三座大山,造就三道峡谷为疏水门户,又凿龙门,开砥柱,以疏为主,疏堵结合,方才治得此处悬河水患。
那三道疏水门户,乃是人门,神门,鬼门,因而这条河道亦被称为三门河。
此处河道,原有悬河龙王二子辖理,就住在三门河旁的双龙湾水底龙宫,原本与民秋毫无犯,怎料十四年前忽然来了个法力高强的妖邪,出手打死了悬河龙王二子,占了一座水底龙宫,自称锦鳞大王。
那大王也不爱吃人儿女,也不贪敛金银,唯独下了一道法旨,教满城百姓但有青壮劳力者,即须赶赴三门河充当劳役,采石挖土,拓宽河道。
陈玄闻言笑道:“莫非这大王是个好心的,要学昔日大禹,为上阳城治理水患?”
土地却说道:“这大王拓宽河道,乃是为了容纳悬河水运,助它走水化龙,两岸百姓叫苦不迭,更不知有多少农田被淹,却是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上阳城中官差百姓悉数化作劳役,任他府中妖精驱使,但有道士前来,即命去观望山水气运,算得拓宽河道须挖几尺几丈,方能教他越过三门之时,吸收水运化作鱼龙。”
“上仙一身道士打扮,更牵牛而行,若再往前走,恐教他把牛夺走充当劳役,把上仙拘去望气,测算水运,上仙虽无性命之忧,到底这位老先生年老体弱不堪驱使,只怕是要被那小妖吃了去。”
陈玄心中了然,鲤鱼化龙一说自古有之,昔年大禹治水,曾在洛水之北凿开龙门,有鲤鱼自悬河溯游而上,至龙门水流湍急之处,若能奋力越过便化为龙。
龙者,掌行云布雨之职,见居江河湖海,于天地有灵众生有莫大功德。
这锦鳞大王以此三门河为道场,营造水利,越过大禹留下的人神鬼三门,其化龙之后便如同脱胎换骨,不仅聚集悬河水运在身,自身修为更是会因此暴涨。
当真是好大手笔。
陈玄对土地爷说道:“不瞒土地,我与先生是从周都洛邑一路西行至此,要往函谷关而去,路上也曾降服些妖魔鬼怪,救得些黎民百姓,今见上阳百姓疾苦,岂能坐视不理?”
“你与我照看好先生,休要再往前去,我且往那三门河探一探锦鳞大王实力深浅。”
“若是能将其降服,即解除百姓劳役,若是不能,我使个脱身法回来再作商议。”
土地爷即牵了青牛颈上辔绳,在原地保护老子。
陈玄拜别老子,使个缩地法,径往三门河而去。
却说那黄泥河,金鸡山,各有小妖逃窜往上阳城,原是黄泥河中水属精怪,径直来到双龙湾水底龙宫见了锦鳞大王,俱述前事。
锦鳞大王闻言冷笑道:“这两个馕糠的废物,便是死了也不冤,往昔我劝他们修行道力,莫要贪图一时享乐,唯有成就长生正果,方才不死不灭,逍遥自在,他们两个倒好,但凭自身些许微末道行,欺压几个凡人就心满意足。”
“如今身死的身死,受罚的受罚,却好教他们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那黄泥大王和金蟾大王麾下小妖便请锦鳞大王为两兄弟报仇。
锦鳞大王却是皱眉道:“他两个技不如人,如何教我与他们报仇?三门河道今已拓宽二十丈有余,化龙在即,休要再议此事。”
锦鳞大王心中暗道,那金蟾不过仗着有些天上身份,才能与自己结拜,黄泥那点微末道行,若非金蟾举荐,他还真就看不上眼。
将要化龙之鱼,岂是池中之物?
又岂会真心将那些个不思进取的废物精怪当做结拜兄弟?
须知锦鳞打死悬河龙王二子,占据这双龙湾水底龙宫,劳役上阳城百姓拓宽河道之时,早已将自己当做了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