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动态概览
垄断资本学派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意识到需要将金融整合进垄断资本理论。在接下来的30多年里,随着金融化具体历史过程的展开,垄断资本学派的两代学者为理解这一现象做出了不懈努力。他们在《每月评论》上刊载了一系列论述美国资本主义金融化的文章。哈里·马格多夫(Harry Magdoff,1965年)强调美国日益依靠信用发展经济。[6]巴兰和斯威齐认为金融、保险和不动产同销售努力一样,是吸收剩余的重要方式之一。[7]此后,马格多夫与斯威齐展开了对金融上层建筑的具体分析,并且出版了一系列重要著作。[8]进入21世纪后,以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弗雷德·马格多夫(Fred Magdoff)以及罗伯特·麦克切斯尼(Robert McChensney)为主要代表的垄断资本学派的继承者继承了垄断资本学派第一代学者对金融化的分析,并且据此提出了“垄断金融资本”的概念。[9]垄断资本学派的继承者汉斯·德斯本据此提出了“斯威齐金融不稳定性假说”。[10]
自21世纪初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学界日益意识到垄断资本学派对金融化与资本积累理论研究所做出的开拓性贡献。罗伯特·泼林强调了斯威齐、马格多夫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已经注意到金融在资本主义运行过程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且认为他们是最早注意到金融化并对此展开系统性研究的学派。[11]科斯塔斯·拉帕维查斯认为垄断资本学派为金融化分析奠定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并且最早尝试将垄断资本学派的金融化理论与阿瑞吉、调节学派、布伦纳以及后凯恩斯主义等关于金融化的研究进行比较。[12]乔治奥斯·阿吉提斯、特雷弗·伊万斯、乔·米歇尔以及简·托普罗斯基等人比较了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以及循环主义对金融与危机的分析,强调了垄断资本学派对资本主义金融化的洞察力及其积累理论与卡莱茨基和斯坦德尔等人的关系,不过他们也指出垄断资本学派缺乏对金融问题更为细致的分析。[13]托普罗斯基介绍了垄断资本学派与波兰政治经济学家卡莱茨基的渊源,并且在其构建的金融化理论框架中强调了垄断资本学派对生产与金融的分析。[14]理查德·贝福雷和约瑟夫·哈利维在比较垄断资本学派与明斯基对债务扩张机制展开研究的基础上,肯定了垄断资本学派为金融化分析提供了基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金融化时代资本主义所出现的两点新变化,强调了劳动对金融资本的实质隶属。[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