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我的198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1章 与废品站生意谈妥

“大娘你说那收购站,地方应该离这儿没多远吧?”孙来鹏问大娘。

“不远,我这不就是刚从那儿出来没多久么!”

大妈立即转过身,抬手指那处国营收购站的地点给他看。

揣上钱,大妈还特地谢了两句。

板车变空,不费劲了,兜里还多了钱,大妈推着空板车继续往家去时,苦恼一扫而空,觉得今天运气还行。

孙来鹏当即改变了计划,“岳峰食品厂”暂时不去了,反正那个不一定非得今天,下次有时间来城里再说。

两人按照大妈指的路,一路往国营废品收购站找过去。

永善瞅大妈已走远,冲孙来鹏直竖拇指:

“我刚也想编个啥说法,一时就是想不出合适的来。买这些废袋回去种花种草用,你咋几秒钟就想出个这么像模像样的理由来?人看来还是得多读书,脑子转得快!”

“顺嘴一说呗,反正也没谁细推敲这事。一会到了废品站,咱们还是这说法不变!”孙来鹏回道。

总之,就是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要把废水泥袋卖去鞭炮厂。

虽然需求就摆在那儿,并非什么秘密,但把一供一需两头扯起来的,就只有孙来鹏一个人。那么,它就是商业机密。

有了花圃装泥巴这个马马虎虎还过得去的说辞打掩护,真正事实就能够长时间掩盖着,这笔轻松来钱的生意他也就可以做很久。

大妈说得没错,走过这段,路边有一排房,房后面还搭了篷。

跟后世常见那些私人收购点不同,这收购站看着规模就不小,后面搭篷的坪地有个篮球场那么大。

房是一层的,但有好几间连在一块,都是灰旧的瓦屋顶,石灰刷的外墙已经看不出原本颜色,变得全是泛黑、泛灰。

中间那房的门上方写着毛笔字,显示着它的正式叫法。

“废旧物资综合利用门市部”。

孙来鹏一跨进去,就看到人还不少。

有专门捡破烂的正在卖板车上收集而来的废品,也有戴老花镜的老太抱着大叠的旧报纸特意跑这来卖。

算上工作人员,十来个是有的。

有人眼尖。一个左太阳穴附近长了个大痦子的中年男人连忙过来劝住他俩:

“你们这两担啥,水泥袋是吧?这个你赶紧挑回去,不收了,上边已经打了招呼不要收了,这东西弄又弄不干净,冲又不能冲洗,没法回收,啥用没有!”

孙来鹏不急,放下担子:

“听说你们这积了有不少这东西?”

“可不是,两千多斤在后头那篷下堆着呢,占地,扔都没地扔去!”

“那你们啥时候扔?”

永善这会儿倒是嘴快,迫不及待地望着对方,眼光热切。

“不是……你俩不是来卖这废袋的吗?”

对方总算感觉到他两个的来意似乎有点不大一样了。

孙来鹏这才把自己的想法简单说了一遍。

还是那说法,自己一家是花农,能帮他们解决废袋积存在这儿占地方的问题,拉回去花圃装泥用。

但既然是装泥,价格就没法高了,只能给五厘。

对方惊讶了一下,他也是头一回看到居然还有人上门来不为卖废品,而是要收购他们手里的废品。

平时,他们收到手的废品自然有上边统一运输,安排去处,卖去哪根本不在他们关心范围内。

“这事我可做不了主,我给你问问站长!”

虽然叫“废旧物资综合利用门市部”,但对这儿的负责人,底下人还是叫站长,就好比外边对这儿的称呼习惯叫“废品站”。

不一会,一个五十来岁面部有点“地包天”的男人跟着走了过来。

“这邬站长,你们跟他说吧。”

“你俩没开玩笑,真打算要那些废袋?”邬站长一走近便问。

孙来鹏原话再说了一遍。

邬站长摆了摆手:

“是放在那占地没错,但五厘没法卖。当初我们是按一分钱一斤收的,现在堆在那儿确实是个问题,但低于一分卖掉就更成问题了。亏掉的那钱,我们上哪补给公家去?”

意思挺明白。占地不影响他们工资,但亏本卖掉就变成有了窟窿,这个对他们真有影响。

“也是哈!”

孙来鹏那表情像是恍然明白过来。

他一咬牙:“那就一分吧,不让你们亏!”

永善看着他痛下决心的样子,还适时拉了他一把,“小声”嘀咕:

“这样不划算吧,真要买?”

以前多老实的永善,跟他出来一趟,有样学样,都演上了!

邬站长不让永善有太多插嘴的余地,果断打断,问孙来鹏:

“这么多你可挑不走,啥时候让车过来拉?”

“不定是后天还是哪天,反正最近我会叫车过来。”

孙来鹏当然是想尽快了,早拉走早赚钱呐!但车的事还得请永善姐夫私下帮忙,没商量之前哪知道他姐夫哪天有空?

“你要是不放心,我可以先给个定金。两千多斤是吧?我一会去后边瞅瞅,真有两千多斤的话就是二十几块钱,我可以现在先付你十块定金都没问题!”

孙来鹏立马又补充道。

邬站长听他这么说,马上带他去后面那处篷子底下,穿过破铜烂铁各种废品。

孙来鹏看到有一处还堆满了特别多的牙膏皮子,有中华牌,有蓝天六必治、泡泡多、紫丁花、白玉牙膏,真是琳琅满目。

小山头似的牙膏皮,里面也不知包含着多少娃子的口水与泪水。

肯定有些皮子是里面牙膏还很多,就被娃子挤掉,拿皮子换糖吃,吃完然后被家里揍得哇哇叫。

来到最角落处,果然有一捆一捆的水泥袋堆放在那儿,袋子上印的字还都不一样,显然出自不同水泥厂家,然后从各个不同工地收上来的。

孙来鹏挺满意地点着头:

“确实还挺多。那行,我给你定金,你开张收据给我,回头我过来拉废袋时,把剩余十几块补上!”

邬站长立马让人拿纸和笔去了。

收了孙来鹏的一张大团结,邬站长很快在纸上写了一行字,大意是已收到孙来鹏定金十块,余钱后补,那两千多斤废袋将交给孙来鹏处理。

孙来鹏将签了字的这张纸揣回兜里。

在他叫车过来拉货之前,短短几天本身也出不了啥问题。当然,现在有了这张纸,就更踏实了。

这笔钱基本是跑不掉了。

一天工夫,这笔交易能够挣到手的,起码会是城里工人好几个月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