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时间发展维度:注重成长性
如果说空间关系维度的考察是为了了解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的当下这一时间截面上的生活关联性,那么时间发展维度的考察则是将这些空间的关联性置于时间发展的脉络中,理解服务对象成长改变的进程以及服务项目可能给服务对象的未来生活安排带来的改变。[7]这也意味着,项目服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时间跨度比较大,通常需要一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在设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时,时间发展维度的考察就显得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服务对象成长变化的规律,配合服务对象成长改变的步伐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活动安排,让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能够随着服务对象成长改变步伐的变化有不同的侧重点。
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时间上是一个连续展现的过程,每一个时间点上发生的事情都以之前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同时又影响着之后的日常生活安排。服务对象需要解决的困扰也处在这样的生活脉络中,社会工作者提供的项目服务也是如此,都脱离不开时间的要素,甚至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分析和界定问题的过程也需要考虑时间的要素,而不能仅仅看作某个时间点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因为服务对象在寻找和明确自己的问题的时候,他的日常生活安排和人际关系也因此发生改变。为应对这样的变化,项目设计思路也就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类型化服务方式,而需要引入时间发展维度,除了分析服务对象困扰产生的原因和当前的状况之外,社会工作者还需要考察服务对象之后的发展以及每一步项目服务可能给服务对象带来的改变,预估服务对象的成长改变趋势,采用互动中循环推进的方式理解项目设计的逻辑。这样,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也就拥有了阶段性和灵活性的特征,它不仅需要适应服务对象当前的生活状况,而且需要跟随服务对象成长的步伐,及时调整服务的安排。
时间发展维度考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把服务对象的成长改变过程放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不能只是将服务对象视为成长变化的,需要把服务对象生活的周围环境也看作不断改变的(Germain & Gitterman,1995:819)。这样,在理解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就需要注意服务对象生活的时代背景的变化,特别是其中的价值原则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服务对象的成长有直接的影响。例如,在设计有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项目时,就会涉及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看法以及社会医疗保健制度的建设,包括医疗费用能否报销、是否需要照顾,以及如何分担照顾责任等,这些方面的变化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安排。可见,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时间发展维度考察是具有历史内涵发掘的要求的,它让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扎根于服务对象生活的历史处境中。
如果说空间关系维度的考察让服务项目的活动能够融入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安排中,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具有社会性,不再是相互割裂的多种活动的机械组合,那么时间发展维度的考察则让服务项目的活动能够结合服务对象的成长改变的时间要求,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具有历史性,不再是抽离时代处境的不同活动的简单叠加。这样,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设计也就从服务对象具体遭遇的日常生活困扰中看到了相关联的社会和历史的处境,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具有了社会历史的专业“深度”(童敏、许嘉祥,2019:117)。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服务项目多么优秀,它终究有结束的一刻,而服务对象的生活却不会因服务项目的结束而停止。从这个意义而言,服务项目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延伸考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服务对象在特定处境、特定时间的成长改变要求,以便让项目的服务成效能够与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安排更好地对接,在服务项目结束后仍旧能够对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发挥积极的作用,甚至服务对象能够“举一反三”,把学到的运用于其他的生活方面,而不是项目实施时间的延长。因此,服务对象自身对困扰的理解以及在整个服务过程中的参与状况就成为项目设计不可忽视的考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