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互联网技术革命催生了共享经济、移动支付等新兴生活方式,以数字经济和新零售为代表的新消费时代已经来临。从挥舞指尖的移动支付到扫码即走的共享出行,从足不出户的外卖美食到自动买单的智能超市,从全景智能的虚拟导购到多感官互动的沉浸式体验……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会像今天这样,消费方式和场景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高科技冲击下快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投资缓慢、出口受阻,消费领域催生了“无接触服务”“云旅游”“云逛展”“云音乐”等众多新消费场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疫情带来的损失,而且有效带动了消费升级。新形势、新技术助催下的新消费必将释放出更多的潜能。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新期待,一方面需要提供丰富且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另一方面需要文化赋能推动国民消费转型升级。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链的终端环节和文化市场发展的“晴雨表”,消费需求的变化可以倒逼供给端产品和服务升级,提供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情景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此外,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我国消费步入“品质时代”,人们的消费需求从“物质型”向“品质型”跃迁,更加追求美学创意、设计创新,喜欢有文化气质、有格调的产品和体验,热衷于选择高颜值、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三高”产品。这需要文化元素的注入,需要依靠文化赋能带动我国消费向“品质型”转变。
时下,新技术加持下的文化消费对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形势下,《中国文化消费投资发展报告(2020)》从行业发展和资本运作双视角,全面分析我国文化消费发展和投融资状况,致力于为政府、学者、文化企业和投资企业提供我国文化消费投资发展最新的理论与实践,为政策制定、行业发展与投融资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进而有效激发文化消费潜力。本报告的主要特色亮点和创新点如下。
1.本报告是首部反映文化消费行业发展与投融资情况的报告集。报告分为“总报告”“文化企业篇”“投资企业篇”三部分,从政策分析、行业发展、投融资表现、文化企业案例、投资企业案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对于全面了解我国文化消费行业发展和投融资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2.报告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贴近行业实际。本报告主编方为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和建投华文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前者作为国内最早研究文化消费的专业学术机构之一,依托人大优势学术资源,参与文化消费多项课题研究和标准制定,为本报告撰写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后者长期专注于文化传媒、消费品及服务等文化消费领域的专业投资和运营,为本报告提供了翔实的投资数据分析。两家机构的合作能充分发挥专业学术研究机构和市场投资机构的叠加优势,让报告内容既具有前瞻学术高度,又贴近行业发展实际。
3.运用大量一手案例素材反映行业和投资发展走势。通过团队调研和专家推荐等方式,遴选了16家覆盖文化消费各细分领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优质文化企业和3家不同类型的投资企业,采用了大量来自企业的一手素材,有利于深刻剖析文化消费各行业运营模式及发展状况,力求对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及投资趋势给出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4.打通文化消费行业和资本市场信息壁垒。一方面,本报告对文化消费各行业和典型案例进行阐释,有利于金融机构加强对文化消费领域的基本理解和估值判断,提高投资成功率。另一方面,对投资机构在文化消费行业的投资逻辑和趋势进行分析,有利于文化企业更精准地把握投资偏好和行业走势,提升发展效益。
本报告收集整理并深入分析了文化消费相关的政策动向、最新的行业发展和投资数据以及典型案例,对于准确把握文化消费政策导向、行业发展状态与走势以及投资重点等,有重要的学术借鉴和决策参考价值,希望能助力“后疫情时代”文化消费提质扩容,让文化消费的潜力充分释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合强劲的“文化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20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