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问题
一 研究背景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该倡议随后得到有关国家和地区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赞同。此后不久,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全面论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以及倡议提出一年多以来中国所采取的积极行动,为世人描绘了一幅美好未来的画卷。民心相通是“五通”重点内容之一,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它倡导文明宽容,而求同存异、兼容并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往的文化之道,只有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才能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在此过程中,挖掘、培育和传播共享价值观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民众的文化交流,构建和谐互容的文化生态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是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价值观更加有利于加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和认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交往历史悠久,贸易往来频繁,人文交流繁盛,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国家。东南亚同时也是海外华侨华人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几代乃至十几代的华侨华人在此地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用这句话来形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交往再合适不过。不仅如此,这句话也提出了国家交往中民间交往的重要性和实现路径。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础就是能够理解彼此的文化意涵和价值关切,如果能够理解彼此的价值观,甚至共享彼此的价值观,由此成为共享价值观,不仅民间交往顺其自然,而且国与国的交往也水到渠成。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也确实体现在遵从它的人们的言行之中,因此我们谈论和研究价值观,不仅要上升到哲学与文化的高度,也要能够实实在在地感知到它,能够用经验方法研究和分析它。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尤其是该群体对所在国和中国的文化较为熟稔,从而能够起到“桥梁”的作用,关于这一点学界谈得比较多,但是相关的实证研究不是很多。英格尔哈特及其团队通过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绘制的“英格尔哈特-韦尔策尔世界文化地图”(the Inglehart-Welzel World Cultural Map),以较为直观的方式为人们展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的联系。他们通过“传统价值观—世俗价值观”与“生存价值观—自我表达价值观”两个维度来展示文化间的联系,这些做法和方法虽然还有很多有待商榷之处,但是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这让本研究看到了可行的前景。
二 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东南亚华侨华人与所在国的民众在价值观上的异同,以及两者间存在的影响关系。由该问题出发,中国民众与东南亚国家民众的价值观异同、东南亚华侨华人与中国民众的价值观异同、东南亚华侨华人与所在国其他族群的价值观异同等都是由主问题派生出的子问题。在价值观异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寻找比较对象间共同持有的价值观是主要的研究目的之一,如果能够找到此类共享价值观,就或许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心相通有其文化和现实基础。此外,东南亚华侨华人对所在国民众的价值观的影响也是应当被讨论的问题,虽然该问题较难通过量化实证研究直接分析,但是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去尝试研究和解答,从而为培育国家间的共享价值观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和路径。
由主问题和子问题出发,本书将从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以及开放社会心态三个层面入手,并解答与它们相关的具体问题。文化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文明的基本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和运行中所体现出的有关基本问题的价值观。开放社会心态是开放价值观在个人态度和行为倾向上的表现,通过它可以感知开放社会价值观。本书将对中国和泰国等东南亚七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描述统计,并对它们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从中发现文化价值观可能的影响模式。同样地,本书也将对中国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开放社会心态进行描述统计和影响因素分析,其目的是弄清楚中国人和东南亚华人的价值观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影响他们价值观产生和变化的模式。最后,本书将聚焦华人及其所在国的其他族群,分析他们在文化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开放社会心态上存在的差异,同时也要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寻找对他们有共同影响的因素,以及不同族群的影响模式的异同。
三 研究意义
民心相通是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根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需要国与国之间携手合作,相向而行,还需要各国民众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民心相通倡导不同文化间应求同存异、兼容并蓄,而不同文化间的交往离不开对彼此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不同历史时期的华侨华人在此地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向所在国民众展示和传播了中华文化价值观,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所在国的文化价值观,据此研究华侨华人与东南亚国家文化价值观的关系就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学术意义主要有:第一,通过研究,可以增添跨文化价值观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扩展已有的认识和知识;第二,在西方跨文化价值观理论基础上,融入中国价值观元素,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精神内核的价值观体系。
现实意义主要有:第一,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由于价值观差异所导致的文化障碍和冲突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寻找价值观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减少文化冲突,促进跨文化交流提供参考依据。第二,总结提炼华侨华人在东南亚国家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的路径和方式,为有效传播“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寻找能够被东南亚民众所接受的路径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