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诗心:与李白同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日常随侍

晨曦微露,柔和的光线宛如轻纱,透过雕花窗棂,悄然洒落在李白那略显简陋却充满诗意的居所。李教授如往常一般,早早便从榻上起身,动作轻缓,生怕惊扰了仍在沉睡的李白。他轻手轻脚地走向屋外,从井中汲取清凉的井水,再小心翼翼地提回屋内。井水在桶中轻轻晃动,倒映着他满是关切的面容。

回到屋内,李教授将铜盆放置在案几之上,缓缓倒入井水。随后,他拿起洁白的布巾,轻轻浸入水中,待布巾完全浸湿后,再拧至半干。此时,李白的房间里静谧无声,唯有窗外传来的几声清脆鸟鸣,打破了这份宁静。李教授端着铜盆,蹑手蹑脚地走进李白的卧房。

李白侧身而卧,呼吸均匀,脸上还带着一丝未醒的倦意。李教授静静地站在床边,凝视着李白,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这位在诗坛上光芒万丈的诗人,在生活中竟也有着这般平和、安然的一面。李教授轻轻将布巾搭在李白的额头,试图以此唤醒他。片刻后,李白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还带着一丝迷茫,但很快便恢复了清明。他看着眼前的李教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李兄,又要麻烦你了。”李白的声音略带沙哑,却透着一股独特的魅力。

“李公子,这是我分内之事,何来麻烦一说。”李教授微笑着回应道,声音轻柔而温和。

李白坐起身来,李教授赶忙递上布巾,让他洗漱。洗漱完毕后,李教授又从厨房端来早已准备好的早餐,简单却精致,有热气腾腾的胡饼、清甜的米粥,还有几碟爽口的小菜。李白大口吃着早餐,一边吃一边与李教授闲聊,谈论着昨夜的梦境,或是近日在长安城中听闻的趣事。李教授则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不时插上几句,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

早餐过后,阳光已洒满庭院。李白踱步至庭院中的石桌旁,坐下,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李教授则在一旁静静地研墨,墨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为这宁静的清晨增添了几分诗意。不一会儿,李白似乎有了灵感,他拿起毛笔,饱蘸浓墨,在洁白的宣纸上挥毫泼墨。李教授站在一旁,专注地看着李白,只见他笔锋游走如龙蛇,字迹飘逸洒脱,每一笔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轻声吟诵着自己刚刚写下的诗句,声音悠扬,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仙境。李教授听着这优美的诗句,心中不禁对李白的才华又增添了几分敬佩。他深知,李白的每一首诗都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是他对生活、对自然、对美好的深刻感悟。

在李白创作的过程中,李教授始终保持着安静,生怕打扰到他。他静静地站在一旁,观察着李白的一举一动,看着他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嘴角上扬,沉浸在诗歌的世界里。有时候,李白会突然停下笔来,抬头望向天空,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迷茫与孤独。李教授注意到了这一点,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心疼。他知道,李白虽然在诗坛上声名远扬,备受众人敬仰,但他的内心深处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孤独与寂寞。

午后,阳光变得有些炽热,李白放下手中的笔,伸了个懒腰,说道:“李兄,今日这太阳可真是毒,我们不如去酒肆喝上几杯,解解暑气。”李教授笑着点头答应。于是,两人一同走出庭院,朝着城中的酒肆走去。

长安的街道上依旧热闹非凡,行人如织,车水马龙。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各种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繁华的市井画卷。李白和李教授走在街道上,不时有人投来敬仰的目光,低声议论着李白的诗作。李白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他昂首挺胸,步伐洒脱,仿佛世间的一切都无法束缚他。

两人来到一家熟悉的酒肆,酒保看到他们,连忙热情地迎了上来。“李公子,您可来了,小店今日新进了一批上好的女儿红,您要不要尝尝?”酒保满脸堆笑地说道。李白听了,眼睛一亮,说道:“哦?那敢情好,快给我们来两壶。再把你们这儿的招牌菜都上一遍。”酒保应了一声,转身去准备酒菜。

不一会儿,酒菜便摆满了一桌。李白拿起酒壶,为自己和李教授各倒了一杯酒。他举起酒杯,说道:“李兄,来,干了这杯!”说完,一饮而尽。李教授也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酒入喉咙,辛辣中带着一丝甘甜,让人回味无穷。

在酒肆里,李白一边喝酒,一边与李教授谈论着诗词、人生。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期待。然而,在他的眼神深处,李教授依旧能捕捉到那一丝淡淡的孤独。李教授不禁问道:“李公子,您心中是否有什么烦恼?为何我总感觉您的眼神中透着一丝忧愁?”

李白听了,微微一愣,随即哈哈一笑,说道:“李兄,你倒是细心。其实,我心中的烦恼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世间之事,总是让人捉摸不透。我虽有满腔抱负,却无处施展,只能在这诗词中寻找慰藉。”

李教授点了点头,说道:“李公子,您的才华举世无双,我相信总有一天,您的抱负会得以实现。只是,在这过程中,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莫要太过忧虑。”

李白看着李教授,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说道:“李兄,有你这句话,我便知足了。来,我们继续喝酒!”说着,又举起了酒杯。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将整个长安城染成了一片金黄。李白和李教授从酒肆出来,脚步有些踉跄。两人相互搀扶着,走在回家的路上。此时的长安,街道上依旧热闹,但与白天相比,多了一份宁静与祥和。远处的宫殿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壮观,仿佛在诉说着大唐的辉煌与荣耀。

回到家中,李白坐在庭院中的石凳上,望着天空中渐渐升起的明月,陷入了沉思。李教授坐在他身旁,也静静地看着明月。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纱。许久,李白开口说道:“李兄,你看这明月,如此皎洁,却又如此孤独。它高悬于天际,俯瞰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却无法参与其中。就如同我一般,虽才华横溢,却在这尘世中孤独前行。”

李教授听了,心中一阵酸楚,他说道:“李公子,您并不孤独。至少,还有我陪伴在您身边。而且,您的诗词会流传千古,让后人铭记。您的才华和精神,将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

李白转过头,看着李教授,眼中闪烁着泪光。他紧紧握住李教授的手,说道:“李兄,谢谢你。有你这样的知己,是我李白此生的荣幸。”

在这宁静的夜晚,李白和李教授在庭院中对月畅谈,分享着彼此的心事与梦想。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见证着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李教授深知,作为李白的书童,他不仅是在照顾李白的生活起居,更是在陪伴李白走过他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旅程,感受他的喜怒哀乐,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而李白,也在李教授的陪伴下,找到了一丝心灵的慰藉,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