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水煮肉片

欧阳修嗜酒却不挑酒,御赐的琼浆他甘之如饴,农家的浑酒他也来者不拒。

得知店中鬻卖之酒乃自家私酿,他已将期待降至最低。

想也知道,此等小店酿出来的酒必定浑浊不堪,口感远远无法和正店的佳酿相比。

酒水甫一呈上,欧阳修眸光骤亮。

琉璃杯中盛着琥珀色的酒液,色泽清亮澄澈,竟无一丝杂质!

苏洵不禁感慨:“蜀中店家多用陶碗配浊醪,现饮现滤。东京果真富庶,在路边随便寻个小店,竟也以琉璃杯盛清酿,真教苏某大开眼界。”

欧阳修抚掌而笑,心中却暗暗吃惊。

寻常小店酿的浑酒,即便经过多次过滤,也决计达不到这种清澈度,事实上,这般成色的清酿连京郊的大酒坊都难得!

老苏说自己是大开眼界,他又何尝不是大开眼界?

在京为官二十余载,此等不同凡响的小店,欧阳修也是头一回遇见。

三人同举杯,凉意沁入掌心。

这酒竟是冰的!

仰颈畅饮,冰镇酒液滑过喉头,喉间不约而同溢出轻叹。

酒味虽不及清风楼的玉髓醇厚馥郁,但胜在清冽爽口,无半点苦涩之味,更兼分量实在,价钱实惠,同样分量的玉髓,在清风楼须贵十倍不止。

欧阳修摩挲着冰凉湿润的杯壁,心想梅圣俞所言不虚,这家店果真味美而价廉,此等佳酿仅卖五文一杯,以他的俸禄,大可日日饮用。

看来老夫又多了一个饮酒的理由啊……

单是这杯酒,老醉翁便觉得不虚此行了。

言谈间,李二郎已端上下酒小菜:黄飞红五香花生米一碟——自然也是老爷子留下来的存货,尚在保质期内。

在吴铭的强烈推(hu)荐(you)下,可算是卖出去了。

花生的原产地在南美,传入中国是几百年以后的事。

在座的三人压根没听说过这种食物,只因吴铭说了一句“此乃本店特色”,欧阳修和梅尧臣便下意识以为是蜀地特产,苏洵则认为是东京独有的美食。

三人相视而笑,心照不宣,谁也没再多问。

该说不说,这花生米又酥又香,真是顶好的下酒小菜!

三人花生米就酒,不一会儿便将杯中酒饮尽。

“店家,取酒来!”

“好嘞!”

李二郎端着空杯快步进到后厨,在吴掌柜的指导下操作了一次,他已学会如何斟酒。

此时便打开冰箱,取出蓝色的“易拉罐”,拉开拉环,将酒水倒入琉璃杯中。

忽听得滋啦一声响,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

李二郎循香看去,只见灶台上搁着一盆火红的汤菜,吴掌柜正往汤菜里淋油,滋啦声响中,辛香四溢而出。

微辣版水煮肉片(猪里脊),礼成!

吴铭冲已然看呆的李二郎打个响指,吩咐道:“走菜!”

李二郎先为客官上了酒,再折返回来上菜。

水煮肉片落桌时,三人俱是一怔。

好足的分量!

只见瓷盆大如面盘,堆尖的肉片浸在红汤里,赤油的表面铺着一层川椒粉和疑似茱萸的鲜红食材,浓郁的辛香直冲面门。

这香气初闻有些呛鼻,再闻已是舌底生津,喉头不自觉滚动。

欧阳修指着汤面打趣道:“瞧瞧这川椒和茱萸,一看就是蜀地风味!”

不不不,我们蜀地没有这样的风味!

苏洵至今仍没想明白,他怎么就点了这样一道菜?

是了,是因为掌柜的说:水煮肉片乃本店特色,虽非蜀地菜肴,却是纯正的蜀味。

简而言之:必点!

同样必点的还有东坡肘子和炝炒凤尾。

欧阳修和梅尧臣鲜少吃川饭,不懂其中的门道,只能寄希望于苏洵。

而苏洵,他怀疑自己可能是个假眉州人,枉活四十有八,吴掌柜口中的特色菜、必吃菜,他竟一道也没听说过!

最后稀里糊涂的,点的全是吴掌柜推荐的菜。

苏洵永远不会知道,吴铭强烈推荐这三道菜的理由其实很简单:猪里脊、猪肘子和莴笋尖滞销,再不兜售出去就要砸手里了!

欧阳修拨开汤面的川椒粉和茱萸,夹起一块肉片送入口中。

霎时间,辛气刺舌,热浪窜喉,惊得他倒吸凉气,同时响起的还有另外两道吸气声。

“嘶——”

三人急取酒杯,哐哐痛饮,冰酒入喉方得喘息。

就这么片刻的工夫,老醉翁竟已被辣出一头热汗。

他擦拭着额汗发问:“我和圣俞也就罢了,明允蜀人亦惧此辣?”

苏洵夹起一小段辣椒细细端详,正色道:“蜀菜之辣和此菜之辣非同一种辣。”

“何以见得?”

“蜀中辛味多取自姜芥茱萸,此菜之辛味却来自此物!”

能生养出苏东坡这个老饕的苏洵自然也是个老饕,只尝了一口,便已锁定“真凶”。

欧阳修和梅尧臣面面相觑:“这不是茱萸吗?”

“非也,其外形与茱萸并不相同,其辛味……”

苏洵说着,将辣椒放入口中细细品尝。

“吐吐吐!”

梅尧臣急递空盏。

苏洵连忙吐出辣椒,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哈着气说:“其辛味远胜茱萸!”

不消他说,二人也都看出来了。

“店家,取酒来!”

“好嘞!”

李二郎再度回后厨斟酒,顺便向吴铭打“小报告”:“掌柜的,你那水煮肉片,我瞧那三人似乎不太爱吃啊……”

“是么?”

一定是因为太辣了。

不应该啊!

水煮肉片在川菜里真不算辣的,何况他已经减辣了,用的辣椒压根没什么辣味,只能算微微辣的程度,这样也接受不了吗?

看来宋人的口味比我预计的更加清淡……

吴铭忽然灵机一动,揭开电饭锅的锅盖,打一桶饭,交到李二郎手里,笑道:“将这桶饭给三位客官送去,就说……”

“掌柜的嘱咐,水煮肉片须佐饭而食。”

李二郎如实转述吴铭的话,桌上的木制饭桶还蒸腾着热气。

欧阳修依言舀了一碗饭,肉片压着米粒送入口中。

果然!这回便不觉得呛喉了,辛辣化作醇香,油润裹着米香在齿间漫开,教人食欲大振!

闷头连扒数口饭,不知不觉间,碗底将空,额角虽有细汗渗出,通体却畅快无比。

“妙极!”老醉翁击箸而笑,“此菜佐饭,当食三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