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陈朝崛起
第12章 陈朝崛起
萧梁皇室自相残杀、互相火并之时,有两员大将成了南朝的救星,他们就是广州军的陈霸先与荆州军的王僧辩。
公元544年,一伙由新州豪族卢氏率领的叛军攻打广州。作为广州刺史麾下的悍将,陈霸先率领三千精兵抵挡数万叛军。一场激战过后,“贼众大溃”,陈霸先一战成名。
萧衍听说战场上出了这样一位靓仔,赶紧命人画陈霸先的画像送来都城建康观赏,并赐陈霸先食邑三百户。
陈霸先出身寒门,早年当过村官,做过油库小吏,直到中年投身行伍,建立战功,才跻身官场。
侯景之乱爆发时,陈霸先的顶头上司是广州刺史元景仲。元景仲出身北魏宗室,本就不服南梁统治,不愿出兵救援建康,反而与侯景勾结。陈霸先一看上司背叛朝廷,再次展露猛人本色,立马带兵讨伐,把元景仲逼到自缢身亡。
陈霸先迎立南梁宗室萧勃为广州刺史,并平定了响应侯景的广州十郡叛乱。但是新任刺史萧勃只想吃瓜看戏,不愿派兵北上。
面对萧勃的劝阻,陈霸先义正辞严地说:“我出身卑微,才能低下,幸而得到国家栽培。之前听说侯景渡江,便想带兵赴援,但遭到元景仲等人阻挠。而今京城倾覆,主上蒙尘,我已下定决心北上勤王!”
陈霸先独自率领大军从岭南出发,出大庾岭,沿赣江至九江,准备与荆州军的王僧辩会师。
起初,追随陈霸先的只有数千老兵,要去讨伐占据建康、号称拥有二十万大军的侯景,无异于以卵击石。但陈霸先以国家大义为旗帜,拉起自己的创业班底,这支队伍得到南方军民的支持,转眼间发展到甲士3万人、战船2000艘,并储备军粮50万石。
552年,陈霸先与萧绎部下王僧辩会师。
王僧辩乃荆州军名将,他见陈霸先足智多谋,本来颇为忌惮。为了打消王僧辩的顾虑,陈霸先主动将其50万石粮食分出30万石给荆州军,缓解了荆州军的缺粮危机,也在平叛军队中树立了威望。陈霸先与王僧辩在白茅湾登坛宣誓,歃血为盟。二人一度私交甚密,甚至订为儿女亲家,但因为赶上王僧辩的母亲丧事,两家儿女才没能成婚。
东、西两路大军会师后,在建康与侯景展开决战。
侯景被陈、王联军打败后,带着心腹乘船逃亡海上。昔日为梁武帝死守台城的名将羊侃之子羊鹍混入其中,半路上趁侯景睡觉时掉转船头,随后一刀砍死了侯景。
侯景死后,尸体被送往建康,京城百姓争相食其肉,连骨头都没剩下。
侯景之乱不得民心,他自己兵败身死,而留在北方的五个儿子也相继被北齐处死,可谓身死族灭。
侯景被灭后,王僧辩率领荆州军进入建康,远在江陵的萧绎被部下拥立为帝,即梁元帝。此前简文帝萧纲已被侯景杀害。为了免除后患,萧绎命王僧辩将萧纲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沉水溺死。
荆州军攻克建康后,也和之前侯景的军队一样“纵兵蹂掠”,甚至一把火烧毁了建康的宫殿和官署。原本形势大好的梁元帝萧绎就这样失去了扬、越一带的民心,只好以建康凋敝残破、王气穷尽为由,定都江陵。
王僧辩凭借平叛之功,被梁元帝萧绎封为太尉,留守建康。萧绎也没有忘记广州军的功劳,任命陈霸先为扬州刺史,镇守京口。
岳阳王萧詧得到西魏宇文泰的协助后很快攻陷江陵,俘虏了梁元帝。
西魏士兵将梁元帝拉到他的侄子萧詧面前下跪。萧詧将他的七叔斥责一番后囚禁起来,不久后命人用装满沙土的袋子将他压死,随后用粗布、蒲席草草收殓,埋葬在城外。
江陵失守后,王僧辩与陈霸先实际上掌控了南梁的军政大权,他们共同拥立梁元帝萧绎之子萧方智为嗣君。
北齐看到西魏在荆州占了那么大便宜,也想分一杯羹,于是将梁武帝之侄萧渊明送回建康,要求南梁拥立萧渊明为帝,同时派大军压境兵临长江。
王僧辩听说北齐大军南下,“大惧”,打算答应北齐的条件,接受萧渊明为帝。
陈霸先认为王僧辩辜负了梁元帝的嘱托,于是对部下说:“梁武帝子孙众多,唯有元帝能平定侯景之乱一雪前耻,他的儿子有什么罪过被废除?我和王公都曾受先帝托付,而王公依靠北齐改变主意,他究竟意欲何为啊!”
陈霸先一连派了四次使者劝阻王僧辩,但王僧辩还是将萧渊明扶上皇位,并把萧方智赶下台,原本亲如一家的陈霸先与王僧辩发生了严重的分歧。
陈霸先未必忠于梁元帝的儿子,但王僧辩的一意孤行给了他夺取朝中大权的机会。
555年,驻扎在京口的陈霸先得到“齐兵大举至寿春”的消息。可他派人去调查后却没有发现北齐军的动向。这个消息可能是王僧辩集团传给他的假信号,以此分散他的注意力。
陈霸先决定先发制人,他利用这个消息调遣军队,亲自统帅步骑渡江直逼石头城。
王僧辩正在卧室里处理政务,被士兵包围后束手就擒。
是夜,陈霸先命人将王僧辩父子缢杀。
王僧辩死后,陈霸先迫使萧渊明退位,再度迎立萧方智即位。陈霸先被任命为尚书令,取得都督中外诸军事的特权,担任扬州、南徐二州刺史。
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北齐建立傀儡政权的计划落空,北齐统治者恼羞成怒,于是接连出兵南侵。
北齐要求召见萧渊明,并且说接到萧渊明就同意撤军。陈霸先备好船只把萧渊明送回去,可到半路上萧渊明却背疽发作而死。
陈霸先从此掌握了南梁朝廷的权柄,先封陈公,加九锡,后进爵为王。
557年,梁敬帝萧方智将帝位禅让给陈霸先。后人有诗叹曰: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陈霸先即位后大赦天下,将长期关押的囚徒释放回原籍;免除农民欠下的逾期地租与债务;派人对丹徒、兰陵二县的沃土进行开垦,并亲自视察。这些举措推动了江南生产力的恢复。
公元559年,戎马半生的陈霸先病逝。
后来隋灭陈时,隋军将领王颁是王僧辩的次子,他不忘父仇,与旧部掘开陈霸先的陵墓剖棺焚尸,“投水而饮之”。之后王颁自缚到隋军统帅杨广那里请罪,杨广因其“孝义”赦免了他。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