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少年赵匡胤 一
第1章 少年赵匡胤 一
“得国由小儿,失国由小儿。”这是元朝的伯颜,拒绝宋使的口头语,但事后追忆起来,却似有着绝大的因果隐伏在内。宋室的江山,是从周主柴宗训处夺来。宗训冲龄践阼,晓得什么么保国保家的法儿?周主继后符氏,又是初入宫中,所有宫廷大事,全然不曾接洽,陡然遇着大丧,整日里把泪洗面,恨不得随世宗同去。可怜这青年嫠妇,黄口孤儿,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那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便乘此起了异心,暗地里联络将弁,托词北征;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居然自做皇帝,拥兵还朝,
好容易南收北抚,混一区夏,偏是皇天有眼,看他传到十七八世,元将伯颜引兵渡江,势如破竹,南宋一线只遗下赵氏一块肉,孤苦伶仃流离海峤,徒落得崖山覆没,帝子销沉,可见得果报昭彰,天道不爽。
却说残唐五代之时,天下荒荒离乱,朝属梁而暮属晋,干戈不息;更兼连连蝗灾,万民遭涂炭之灾,百姓受倒悬之苦。
为此,后唐明宗夜夜焚香告天,祝曰:“我乃胡人,不能整治天下。愿天早生圣人,抚安黎庶!”
那玉帝感他立念真诚,为君仁爱,即命赤须龙下降人间,统治天下。
唐明宗天成二年,洛阳的夹马营内,生下一个香孩儿,远近传为异闻。什么叫作香孩儿呢?相传是儿初生,赤光绕空,并有一股异香围裹儿体,经宿不散,因此叫作香孩儿。这香孩儿便是赵匡胤。
赵匡胤祖籍涿州,世代为官,不同微贱。父名赵弘殷,少骁勇,善骑射,后唐庄宗时,曾留典禁军,后来他所在的部队解散,赵弘殷衣食无着,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大雪天流落到洛阳郊外杜家庄。雪越下越大,赵弘殷饥寒交迫,躲在一户人家的骑楼下。这户人家姓杜,家丁开门后见他相貌堂堂,就把他请到家中吃饭,让他雪停了再走。谁知雪一下就是半个月。赵弘殷不拿自己当外人,担水劈柴修修补补,就跟猪八戒初到高老庄一样。老杜动了心思,就将四丫头许配给了他。
赵弘殷十分能干,第一胎便生一男,取名匡济,不幸夭逝;第二胎复生一男,就是这个香孩儿。香孩儿体有金色,数日不变。
一眨眼,赵匡胤10岁了。这时的他恐怕绝不会想到:即将发生的一件事会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麻烦,也是他的继任者们世世代代搞不定的任务。一个名叫石敬瑭的沙陀人为了自己的性命与皇位,决定将灵魂出卖给魔鬼。他将幽云16州送给当时的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以换取他对自己起兵反唐建晋的支持。成功后的石敬瑭说话算话,完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还以自己45岁的中原老皇帝之‘尊’拜当时只有35岁的契丹国主为父,成了遗臭万年的儿皇帝。同时也为赵匡胤的大宋深深种下了亡国的祸根。
赵匡胤16岁时,卖国求荣的晋高祖终于郁闷而终。接替皇位的是他的侄子石重贵。石重贵刚上台的第一个表现就让耶律德光哭笑不得。他竟然派使者告诉德光:从今往后,我辈份上是你的孙子,但在工作关系上我俩是平等的,我绝不向你称臣!耶律德光勃然大怒,决定与孙儿撕破脸面,让他清楚地知道:你的石晋由我所立,自然也可以由我而废!
果然,4年后的天福12年(947)正月初一,经过三次反复的拉锯战,耶律德光雄赳赳气昂昂地跨马进入后晋首都大梁。此时赵弘殷将军暂时失业。老将军先后侍奉过7位主子,到现在居然还是禁军中的一个军官。现在契丹人到此一游,赵家人仍然毫发无损。
这时就有了一个流传后世的传说:契丹军队进入开封城打草谷,赵弘殷举家避乱,赵夫人一根扁担挑两个儿子,华山老神仙陈抟一见大笑道“莫道世间无天子,今日天子一担挑”。开始我觉得陈抟慧眼识人,但细考之后觉得这传说绝不真实。宋太宗赵光义生于天福4年,此时9岁。而太祖赵匡胤比他整整大了12岁,此时21岁。这样的扁担能保持平衡吗?更何况,二十多岁的孩子在箩筐里坐得住吗?
不过传说归传说,信不信由你。后来后汉立朝,赵弘殷又再出仕。
赵弘殷与贺金蝉的父亲贺景思都住在护圣营官舍,交情非常好,赵匡胤与贺金蝉青梅竹马,经常在一处玩耍。贺家有一种自酿的酒,非常香甜可口,赵匡胤经常去她家喝酒,醉翁之意不在酒,贺氏成了他的结发妻子,从此情系一生至死不渝。然而贺氏体弱多病,最终红颜薄命,没能与他白头到老。他当了皇帝之后,思念爱妻,忆及往昔,下旨向贺家索要这种酒,贺氏族人将酒和酿法一起献了给他,赵匡胤看到酒后赐名“鉴湖春”。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