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谣:侯小声音乐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吾此生,已不短。音乐著作出版交集中,曾约人写过序,也为人写过序。悟道中,窃以为,写序宜秉持书义概括、文字精练、读者爱看之三要素为好。

为此,今以大约几百字的序,书陈陋见三小点:

(一)关于传唱

业界共识——流传比获奖更重要。此乃真理。音乐作品,唯立体,唯传播,方有生命。拙书从半个世纪五千曲作遴选一百,自设有诸多标准,却总以社会认可、群众喜爱为最。列举的是不经意间之镜头:当我在广西采风听闻乐友说到《美丽的花环》已成合唱队保留曲目时;在天目山听到孩子们随口唱起《雏鹰之歌》时;在上海体育馆亲耳聆听“开普杯”流行歌手决赛中十人有六人选唱《分离》时;在看到上海少女合唱团赴台演出节目单上有《装扮蓝色的地球》时;当年岳母在公社大喇叭听到转播电台节目教唱《八十年代新一辈》,说了句“广播里在讲侯小声”时;还有当下我在网络平台上看到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广场上华人舞者的旗袍秀视频、看到朋友发来湖南岳阳芦苇节演出的节目视频、在本市水霞公园亲见舞者健身的现场等,无不都在用《上海谣》音乐伴舞时。凡此种种“之时”,均乃作者欣慰之时。

(二)关于主项

行至创作相对成熟时期,人不仅要有多维驾驭的张力,更需具个人风格的定力。因社会所需,因鄙人之缘,我把自己的主项定位在吴越音乐与上海民歌之中。风格自不待言,项目则以汾湖地域大山歌、上海港码头号子和浦东钹子书等作为主打,以长期服务于江南水乡、春申宝地、上海一带为志趣,似已形成作品系列、风格群落:大型的有田歌音乐剧《角里人家》,中型的有浦东说书情景剧《嫁女歌》等,以《上海谣》为代表的小型声(器)乐作品则积累了一大批。拙书曲目的选编,亦以此风此韵之呈现为宗旨。

(三)关于人生

常听一些成功人士在事业总结中有云“一生只做一件事”,说的是他(她)做专、做精、做成功了一个领域的专业。小声不才,却也同理。若是人们还能记得和认可:侯小声其人曾为“非遗”传承之事出过一点力,为民族音乐创新之业写过一些歌。那么,吾之此生足矣!

是为序。

figure_0020_0040

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