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江南西道”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江南西道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江南西道位于秦岭和南岭之间,北以长江为界,南逾五岭,西起武陵、雪峰山,东至武夷、天目等山脉,地处北纬24.1°—31.7°、东经109.6°—119.6°,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区域。在这个大区的中部,以幕阜、九岭以及罗霄等山脉为界,又明显分为两个相对完整的地理亚区:东部亚区主要以汇入彭蠡湖的诸条水系,如赣、饶、信、抚及修等为脉络;西部亚区则以汇入洞庭湖的诸条水系,以湘、资、沅、澧四大水系为主干。这两个地理亚区的自然条件,除地貌较为相似之外,在气候、温湿度以及降水等方面也颇有相同之处,但同时又存在着自身的一些特点。下面主要依据相关的地理著作及研究成果,结合个人分析,首先对江南西道内部东、西两个亚区的山川水系,其次对南界五岭及北界长江,最后对气候、降水及土壤等自然地理因素进行讨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