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人禅诗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唐代文学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升到高峰并由高峰开始下降时期的产物”,[1]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最繁荣的一页。唐诗作为有唐一朝文学的代表,不仅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而且还展现出极高的审美艺术价值。禅宗,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佛教,“因其‘对印度宗教的中国化革新’而被高标为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文艺复兴”[2]。禅宗是中国佛教文化大观园中一朵最为绚丽夺目的奇葩,对中国社会、思想以及文化产生了诸多影响,诚如冯友兰所说:“‘中国的佛学’(禅宗)则不然,它是另一种形式的佛学,它已经与中国的思想结合,它是联系着中国的哲学传统发展起来的……禅宗虽是佛教,同时又是中国的。禅宗虽然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可是它对于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的影响却是深远的。”[3]禅与文学结合产生了禅文学,禅诗属于其中之一。作为一种融通宗教(禅宗)与文学(诗歌)的特殊创作,禅诗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对唐代诗歌、中国文学的影响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