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背叛的专家
王楷!
苏氏集团曾经最资深的矿产勘测专家,掌握着大量核心机密。
苏仕明的心猛地一沉。之前苏家矿脉枯竭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一夜之间传遍临城,给苏氏造成了致命打击。他们父子二人一直在追查泄密的源头,却苦无线索。现在看来,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
“王楷,”苏仕明的语气冰冷,带着深深的失望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没想到,你也在这里。”
王楷的脸色更加不自然,他强装镇定,避开苏仕明的目光,低声道:“苏董……良禽择木而栖,苏氏……苏氏怕是撑不下去了,我……我也要为自己找条出路。”
“出路?!”苏仕明怒极反笑,声音陡然提高,“你的出路,就是将苏家推向深渊,然后去给那个一直觊觎我们产业的豺狼当狗吗?!”
王楷被骂得面红耳赤,却不敢反驳,只是将求助的目光投向李志华。
李志华拍了拍王楷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转向苏仕明,脸上的假笑终于敛去,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的欲望与贪婪:“苏老哥,何必动怒呢?识时务者为俊杰嘛。王专家是个人才,跟着你,明珠暗投了。”
他上前一步,逼视着苏仕明,声音带着一股掌控一切的傲慢:“废话少说,苏董。看在我们相识多年的份上,我给你一个机会。九号矿区,我出……一个亿!卖给我,你拿着这笔钱,或许还能东山再起。如何?”
一个亿!
买下曾经价值数十亿,甚至可能更高的九号矿区?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羞辱!
现场的记者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闪光灯如同骤雨般亮起,记录下这充满戏剧性的一幕。所有人都知道,李志华这是要趁火打劫,彻底踩死苏家!
苏仕明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志华,嘴唇哆嗦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志华看着苏仕明憋屈的模样,心中畅快无比。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了。想当年,他初入商界,处处被苏仕明压一头,那种滋味,他至今记忆犹新。现在,风水轮流转,该轮到他李志华,将苏仕明狠狠踩在脚下了!
他得意地笑了笑,似乎觉得这还不够,又补充道:“哦,对了,苏老哥,如果你觉得一个亿太少,不愿意卖,也没关系。”
他侧过身,看向身后不远处,一直站在人群边缘,西装革履,表情倨傲的一个中年人。
“周行长,该你登场了。”
那个被称为“周行长”的中年人,闻言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缓步走了出来。他正是临城大通银行分行的行长,周宇阳。
周宇阳走到苏仕明面前,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公事公办地说道:“苏董,根据我们银行的记录,贵集团尚有十亿元贷款,已于上周到期。我们已经多次发出催款通知,但贵集团至今未能偿还。”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冰冷而强硬:“今天,是最后的期限。如果苏氏集团在今日之内,无法偿还这笔十亿贷款及相应利息,那么,我们银行将别无选择,只能启动法律程序,申请冻结并拍卖苏氏集团名下的所有资产,包括……这九号矿区!”
轰!
周宇阳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十亿!
银行逼债!最后通牒!
如果说李志华的一个亿收购价是羞辱,那么周宇阳的这番话,就是将苏氏集团逼上了绝路!
记者们彻底沸腾了!
“天啊!苏氏竟然还欠银行十个亿!”
“完了完了,这下苏家彻底完了!”
“李志华和周宇阳联手,这是要置苏家于死地啊!”
“内有叛徒泄密,外有强敌窥视,银行釜底抽薪……苏仕明这次是真的回天乏术了!”
议论声,闪光灯,幸灾乐祸的目光,同情的叹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巨大的网,将苏仕明和孤零零站在他身边的苏九,紧紧包裹。
苏仕明脸色煞白,身体摇摇欲坠。他怎么也没想到,连一直合作良好的大通银行,也会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周宇阳以前对他可是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如今却翻脸比翻书还快!
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商场!锦上添花者众,雪中送炭者无!
李志华看着苏仕明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的快乐达到了顶点。他慢悠悠地踱到苏仕明面前,用一种戏谑的,仿佛猫捉老鼠般的语气说道:“哎呀呀,苏老哥,真没想到,你竟然还欠了银行这么多钱啊?啧啧啧,十个亿,可不是小数目呢。”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欣赏着苏仕明脸上绝望的表情,然后才假惺惺地说道:“这样吧,看你这么可怜,我李志华也不是不讲情面的人。”
他伸出一根手指,在苏仕明面前晃了晃,脸上带着恶劣的笑容:“只要你,苏大董事长,现在,当着所有人的面,求我!说一句‘李董,求求你,买下我的九号矿区吧’,我就大发慈悲,出……十个亿!买下你的九号矿区!这十个亿,足够你还清银行贷款,还能剩下一点养老钱。怎么样?够意思吧?”
十个亿!
从一个亿,瞬间飙升到十个亿!
但这十个亿,却带着赤裸裸的人格的羞辱!
他要的不是矿区,他要的是践踏苏仕明的尊严!要的是让这位曾经的临城首富,在他面前摇尾乞怜!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苏仕明身上。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商业巨擘,此刻脸色苍白如纸,身体微微颤抖,屈辱、愤怒、绝望……种种情绪在他眼中交织。他紧握着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是跪下求饶,苟延残喘?还是保持最后的尊严,玉石俱焚?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空气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一个清朗而冰冷的声音,如同穿云裂石般,从不远处传来,清晰地响彻在每个人的耳边:
“李总,你是不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太好?”